《健康人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關節病變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關節炎的種類很多:有感染性、急性、類風濕性、外傷、撞傷……等;慢性的關節炎有肺結核性、痛風、類風濕性、老化性、癌症、神經病變等……。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基因有關,而老化性關節炎則是人人有機會,只是年齡的早晚而已,這就像沒有人躲得掉白髮和皺紋的產生一樣。關節炎在臨床上可以看到紅、腫、痛的現象,可抽取關節囊的血、水加以檢驗,以確定是否有遺傳因子;若病情在中度以上,則可用X光檢驗得到結果。

●老化性●

  老化性關節炎是無人可倖免,50歲60歲以後漸行性產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比例越高。在肥胖者或受過傷的關節部份,則有可能使老化性關節炎提早到30歲發生。痛風性關節炎是因血液裡尿酸過高,沈澱在每個關節,最常發生在膝關節、踝關節、腳小關節、腳盤關節,尤其是腳的大姆指最明顯;急性發作時可立即服用藥物及冰敷,並且要食物控制,減少豆類、海鮮類、肝臟類食物的攝取,減少尿酸原料就可減輕病灶。此類關節炎發作起來非常痛,但如果尿酸控制得好,就可過著正常的生活,有效地常規、長久的控制,則可舒服地過日子。

  人體全身的關節很多,光是一條脊椎骨就由很多的關節組成;關節的構成有硬骨和軟骨,它使身體可以前後左右彎曲甚至旋轉;關節老化就是軟骨被磨損、變薄或消失,導致傳遞力量的地方易長骨刺(骨刺無法靠開刀完全治癒,只能將發炎期抑制下來,而骨刺也只有在壓到神經時才會有症狀產生)。所以發炎和骨刺是相關的,這不是細菌性發炎,而是機械性發炎。因為不當的刺激,也因為年紀越大使軟骨更新速度變慢。老化性關節炎最常發生在載重關節,如膝關節。膝蓋骨在彎動時偶爾會聽到聲音,是因筋處在收縮狀態馬上被拉直,這是正常的現象;另外一種因關節老化而產生的小小聲音,自己可以聽得到,則是因關節面不平滑互相磨擦導致發炎、腫,此時如果再去爬山、爬樓梯,會使關節受損更厲害,必須用護膝保暖加以保護。關節旁有很多韌帶和肌肉組織,有時沒有外傷但裡面會痛,則可能是小肌腱斷裂造成內出血,這會提早關節退化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運動員的運動生命很短。通常,頂尖運動員都不超過30歲,因3O歲以前人的肌肉力量、關節保護力量處在最好的狀態,除非是耐力性或技巧性的運動員例外。這是人類的限制。

●類風濕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分成老年型和年輕型;是一種免疫系統的疾病。伊甸殘障基金會的劉俠女士是典型的病例,從小關節開始發炎、軟骨剝落,甚至侵蝕到骨頭,這類發炎最常見是在頸椎、肩關節、肘關節、大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它與老化性關節炎相同。患病者以女性居多。但僵直性脊椎炎則以男性居多(是遺傳疾病)。痛風患者男女比例差異不大。關節受傷與肌腱拉傷不同,要去區別拉傷程度;關節受傷要上石膏,若是韌帶受傷則上彈性繃帶固定。長年穿高跟鞋站立的人也易關節變形。這是不斷地慢性傷害引起,數十年後骨頭移位需要手術,所以要保養關節,不可過度使用。

●治療與保健●

  關節炎的治療,首要目的是消除疼痛,藥物有很好的消炎止痛功效(分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藥物),目前的消炎止痛藥,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傷胃」,所以不痛不腫後就要停止服藥;另外讓關節在功能性良好的姿態休息很重要,保持好的姿勢以免急性期過後無法恢復原來的功能,需花很長的時間復健(物理治療法有熱療、水療、超音波、物理治療),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家庭用品買設計良好的器具很重要,例如單手開罐器易造成扭傷。所有用力過度、急性轉動、用力不當都是使關節受損的原因,保護關節就從生活細節開始。一旦關節有異常要盡快就醫檢查,因為在初期二年是破壞最快的時期,是關鍵期不可忽視!關節炎是一種長期抗戰。

  對關節炎患者而言,適當的墊上運動、拉筋運動可讓關節放輕鬆,要注意運動的份量,跑步、打籃球等激烈運動則不適合。以膝關節炎為例,關節運動可分為兩種;一、移動運動:1.墊上運動;方法是拿一包衛生紙墊在腳下,腳伸直十秒、放下五秒,反覆的作,目的是使腳的前後肌肉強壯,以強化膝關節。2.坐姿運動;不健康的腳放在健康的腳上壓十秒、放鬆五秒,兩腳交換作。3.躺著運動;像是躺著游泳訓練肌肉。4.站姿運動。二、拉筋運動:躺著雙腳抬高十秒,休息五秒。治療關節炎不是只讓關節運動.而是要讓週邊的肌肉強壯,加強支撐力。

  另外,平時有足夠的休息、適當的運動、避免受傷、老年人注意保持溫暖,如此可讓你的關節更耐久、更實用。

本專欄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

【延伸閱讀】:
走過精神科
腰酸背痛
睡眠環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