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廣場─文字人天地》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美國孩子體育運動一瞥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童年時,我是一個喜歡蹦蹦跳跳的孩子,體育課我出人頭地,備受體育老師青睞。因最終沒能在體育上有所發展,如今已是中年的我,偶然跟孩子提起從前,仍隱隱地為自己遺憾。

美國人喜歡用“GIFTED”來形容有天賦的人,當然也包括指運動素質高的孩子。我在運動上可以算為得上天恩賜的,不過那年頭在中國,不少像我這樣的少年,因家長不重視,社會不重視,缺乏體育環境,沒有客觀條件的配合,終究荒廢了上天所賦的運動才能。

記得一九八四年在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中國射擊選手許海峰以566環的成績奪得男子自選手槍金牌。這子彈打的非同尋常,打破了中國在奧運會上零的記錄,打掉了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恥辱。這個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里程碑,使舉國上下萬民振奮。八十年代,以袁偉民為教練,二傳兼隊長的孫晉芳,享譽盛名的鐵榔頭-郎平和天安門城牆-周曉蘭為主力隊員的中國女排,因著五聯冠的成績成為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

體育場上,中國隊員的出色成績,可與世界體育強國抗爭奪牌,標志著中國體育的進步。在中國普通民眾心目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體育大國。

如今加盟美國NBA職業籃球隊的姚明,因著他知名度的提高,不僅使火箭隊和休斯頓跟著沾光,而且在美國的中國人也揚眉吐氣。

但驕傲也好,揚眉也罷,在美國日子久了,不得不認同美國體育的優勢。其優勢是靠著全民意識和整體素質作支撐的。

在美國普通家庭中,孩子們很小就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體育活動。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四、五歲甚至再早些就開始足球、壘球、籃球等團體項目,以及游泳等其它個人項目。其中初級的團體項目是季節性的,費用很低,屬於群眾體育運動。即家長自願擔任組織者、教練、陪練,而且是無報酬的。家長們的觀念裡,孩子們在參與嘗試過程中,培養了對運動的興趣,利於身體的協調和靈活,既鍛煉了身體,又為日后在體育上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在團隊運動中,孩子們通過人際交流,培養了團隊精神,對孩子的成長,今後的學業和事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有一位同事的兒子從小參加摩托車訓練,現在是高中生,是位出色的摩托車手。那位屬於工薪階層的父親,為了方便兒子的訓練,賣掉城中的房屋,全家搬家到郊區,在那裡買了一大片土地,除了蓋棟房子,還為兒子修建了摩托場。大概受了這位同事的影響和啟發,另外一位同事的兒子除了參加常規運動項目之外,在七八歲時開始摩托車訓練。據這位父親說,他兒子算是起步晚的,很多孩子四五歲就開始了。

有些項目是需要花大錢,美國人捨得花,而這些父母並非一定很有錢,如同我們這些中國人,當初赤手空拳來美國,今日進入小康,日子寬裕或拮据,都捨得為孩子買鋼琴,捨得長年累月地花錢請老師。

在美國,通常小學裡的體育是綜合性的,沒有分類,然而這個階段對孩子們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培養孩子興趣的階段,是初步選擇項目以及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裡,各種球類和個人項目訓練都是在校外進行的。校外的各類項目雖然都是業餘,教練也都是由家長擔任,但是家長們的熱情卻很高。大多數家長們並不是將孩子送去了事,而是陪著孩子訓練,陪著孩子比賽。家長對孩子們的支持,無形中起到鼓勵的作用。特別是室外運動,如足球,壘球,風吹日晒,蚊叮蟲咬,比賽場外的搖旗吶喊,賽季時期的長途跋涉。如果家長對體育沒有興趣,對體育不重視,做起來談何容易。

初中開始學校才有正式的體育隊。男生常見的有足球,籃球,橄欖球,田徑;女生常見的有排球,籃球,田徑。學校的校隊為所有學生公開,每位學生都有權利報名,之後進行公平競爭。報名參加的學生經過各項考核,由老師根據各項考核成績進行排隊錄取,並分為A、B 或A、B、C隊。之前沒有經過小學階段基礎訓練的孩子,很難有機會進入學校的強隊。拿休斯頓的中學女生校隊為例:七年級開始有校隊,秋季是排球季節,冬季是籃球季節,春季是田徑季節。只要能考核通過,一個人可以參加一個兩個或所有的項目。

進入高中,隊就更多了,除了初中的隊之外,還有足球、網球、高爾夫球、游泳等。經過初中三年的不同嘗試,在高中體育更有競爭的情形下,參加校隊的學生大多選擇一個項目。但是高中的校隊比初中更嚴格,比賽的范圍的更大了,除了本學區比賽,還有跨學區,跨地區比賽。最高成績是州內排名。

學校為培養體育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美國與中國的相同之處,不同之處是在校外。

在中國,孩子的校外體育很貧乏,雖然有少體校,但少體校只為少數人開門。進入少體校的孩子們,像是進入了高牆大院,很小就被決定了他們今後的道路。體育是他們的事業和前途,這些祖國的體育健兒們不僅靠能力,還要靠運氣,經過少體校訓練,由國家專門培養成才。高牆之外,很多有天賦的孩子得不到培養,他們與牆內的孩子們差距越拉越大。近些年來,中國一些著名的音樂家開辦了自己的音樂學校,電影工作者創辦了自己的藝術學校。這些藝術家們,走出象牙塔,把知識和機會帶給民間。長久下去,中國人的藝術水準必定提高。體育也是如此。

美國孩子在校外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家長自發的民間組織,有水準相對高的俱樂部。美國沒有國家和政府管理的少體校。俱樂部是民間的,也是業余的。中國的少體校是封閉的,優秀的教練只是為一些被選定的孩子們工作,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美國的俱樂部是開放的,教練服務於社會和個人,用其特長和才能提高整個民間的體育水准。俱樂部起到了少體校的作用,但少體校卻代替不了俱樂部的全部。

以休斯頓的排球為例。學校裡的排球賽季是秋天八月開始到十月底結束,之后的十一月至五月,社會上的排球俱樂部開始運作。初中以上的孩子,在學校賽季結束后,可以參加社會上相應的俱樂部。在這半年裡,有興趣的孩子們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俱樂部,經過考核選拔,按年齡進入俱樂部不同層次的隊中。俱樂部裡不僅隊員是業余的,教練也是業余的。被俱樂部組織聘為教練的,或是學校的球隊教練,或是有打和教授排球經驗的愛好者,甚至還有國家隊退役的隊員。有的孩子不僅喜歡排球,同時擅長籃球或其它,由於拿不准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就先參加一次或多次排球俱樂部,然后再作決定。休斯頓大約有二十來個女子少年排球俱樂部,按十二歲至十八歲不同年齡分組,全休斯頓的俱樂部裡每個同年齡組的就約有六七十隊之多。全德州有多少,全美國有多少可推測而知。今年春天在堪薩斯舉行的十五歲到十八歲的女子排球比賽,有近六百個隊參加,而這只是全美排球俱樂部的一小部分隊。休斯頓只有兩個有希望得名次的隊參加。美國運動的普及程度和競爭之強可見一斑。

少年奧林匹克排球隊便是從這些俱樂部間的比賽中產生的,其它所有的運動也是如此。這些少年的業余體育愛好者們,如果在進入大學後仍然繼續打球和其它運動,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培養,代表美國參加世界級比賽的隊員們,正是從這些人中產生。中國觀眾熟悉的美國NBA籃球隊員也是走著同樣的成才之路。

美國體育人才的培養就像是一座金字塔,每個高層都有更寬厚的底層為基礎。所有耀眼的體育明星,都始於民間的群眾性的體育運動,從堅實龐大的群體中脫穎而出。

有一次,我和丈夫聊起美國的體育,我說美國人的體育觀念和對體育的重視超出中國人,丈夫說因為中國沒有錢。我不完全同意,體育固然需要錢,但錢不是體育的創造者。我們這代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很多人家裡都有乒乓球桌,每逢大家湊在一起,誰都能像模像樣地打幾下,大家對乒乓球的喜愛和參與都應歸於“童子功”。而少年功夫大都是當初在學校裡幾張破舊的乒乓球桌,甚至有些還是磚砌的台子,上面抹了一層水泥,擺些磚頭當網子的情況下練就的。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真稱得上是國球,因為它有群眾基礎。

如今在中國,父母是怎樣的觀念,孩子們在體育上最常見的項目是什麼,有些什麼新花樣,我沒有做過調查,從人民日報海外版讀到過北京的孩子們業餘時間學樂器、學書法、學舞蹈,甚至學國學。據我了解,在美國的中國家長,每逢周末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們的活動排得滿滿的。這充分說明中國人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除了重視孩子的中文教育,才藝方面自然是一鋼琴小提琴為主的樂器、舞蹈、畫畫,體育即使被排上也是排在最後面。鋼琴老師不論是同胞還是其他種族的,收到的學生一半是中國孩子,不論是學習還是比賽得獎,佔少數民族的華裔子女在鋼琴領域裡便成了多數。到了運動場上,黃皮膚的就真成了少數民族中的極少數。孩子們從父母的口氣中,知道父母以她們學習數理化語文優秀為榮。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如此,我們對我們的孩子仍然如此。

說到底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而是重視什麼和不重視什麼的問題。

中國有位作家說:「一種歷史造成一種文化。一種文化造成一種文明。一種文明造成一種民族。一種民族造成一部分人類。」

根據我們中國人祖祖輩輩的遺傳,“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已經滲透到整個民族的血液當中。在美國的中國人買房子,一定要先打聽學區的好壞,哪所高中在全市名列前茅,是否在全美有名,而衡量學校好壞的尺度是用「智」而不是「體」。每年全美高中生中獲總統獎的,華裔子女所佔比例相當高,因為上高中的孩子們大都參加與數學科學等有關的俱樂部,學校體育隊中華裔子女卻寥寥無幾。

西方文化起源於希臘文明,而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九世紀的荷馬時代,圍繞主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戰爭的貴族階層生活方式的一個突出價值觀就是競爭和競賽,並且已經出現了非定期的體育比賽。希臘文明的形成過程中,體育一直倍受民眾的重視甚至崇拜,而且延伸至今日整個西方。美國也不例外。美國家長到了一起,會交流那個中學的樂隊最好,那個體育項目最好,那個俱樂部最強,那個教練最好。他們選擇學校和我們中國人不同,他們從整體考慮。

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可以在體育上取得成功。當今在美國體壇上閃耀的兩顆華人體育明星-姚明和關穎珊,同是八零年出生,但所走的成功之路卻不同。

從常識來講,體育對中國人並不陌生。很多人不僅熟悉國內的各種重大比賽以及體育界人物,甚至對世界體育明星和各種比賽了如指掌。成年人在一起聊體育,喜歡講國內外體育新聞,可以把輸贏說的頭頭是道。而一般的美國人,除了NBA籃球和超級盃橄欖球比賽之外,並不十分關心其它項目的體育比賽。有孩子的成年人最喜歡談論自己孩子在參加什麼運動,比賽的情形如何。

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體育有本質上的不同。同樣有孩子的,中國人是體育的觀眾,美國人是體育的參與者。

觀察美國孩子在體育上得到的啟蒙、培養和發展,讓我想起借用中國人的修齊治平來描述美國人的體育之道。普通民眾對體育的修身齊家是美國體育的根本,這個根本是基礎,是動力,使美國體育治國平天下。

本專欄與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網站合作。 e-mail: gcwmi622@gmail.com

【延伸閱讀】:
夫婦得走自己的路?
我的恩師
家庭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