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教育的目的在豐富人生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為了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與途徑」,我再度翻閱了黃武雄的《學校在窗外》這本書。黃武雄很喜歡J. Krishnanmurti的說法︰「教育的目的,在於免除人的恐懼。人越了解世界,越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越能免於恐懼。」

只是黃武雄發現,台灣的教育卻讓師生們學越多,恐懼感越高。因為「我們只會在孩子身上堆積一些缺乏意義、又不經反思的知識,要他們堆積這些知識,去擁有地位與財富,結果呢?人擁有越多,越怕失去,因此心裡永遠是恐懼的。」
  深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正規教育教導學生的「套裝知識」,多半是將人類長期累積下來繽紛龐雜的經驗,透過抽象化、普遍化、分類化、標準化的編裁,整理而成系統化的論述。

這些「套裝知識」的學習,固然可以增添師生們對世界萬物的共同性瞭解,但真實世界並非就是這個樣子;師生雙方都必須須將這些套裝知識與自己的真實經驗相互印證與批判,才能與自己獨特的經驗產生連結,而非一堆沒感情的文字堆砌。

事實上,無論是老師或學生,最初都是從自我中心出發去認識自己和周遭的環境,並且認為他人的感受應該與自己雷同;當我們開始與他人產生真實的接觸,才能慢慢覺察到他人原來與自己是不同的個體,以致用同情揣摩不同處境下的他人感受。所以,黃武雄才會倡議:教育的目的在透過與外在人事物互動,打開人們的經驗世界!

寫到這裡,我又想到倫理學家R. Nozick曾提出個一個有趣的「經驗機器」(experience machine)思想實驗。   他說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發明了一種能透過刺激大腦,提供各類期待經驗的機器,無論是旅遊、閱讀、交友甚至性關係,都可以藉由神經反應的機器,讓人產生各類非常真實的心理感受,在此情況下,人們是會不會想在這台機器理過一輩子?

在諸如電影《駭客任務》或《命運好好玩》的電影裡可以發現,人們似乎不會想要一輩子待在裡面。因為人想要的人生不是單純的心理感受,而是「真實地去體驗它」!!

就像有人渴望愛與被愛的感覺,但希望是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體驗它。人們甚至希望透過親密關係的建立,培養自己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而且真的有值得被愛的特質。

由此我更加確信:如果Nozick所言不差,人唯有透過與外在世界互動,才能感受到自己活生生地存在,進而體驗豐富的人生;那麼當我們回扣到黃武雄的觀點,教育就是在引導人們與世界互動,打開人們的經驗世界,享受這豐富且真實的人生!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
無法二分的人生抉擇
學會寫程式也必須從基本做起
因材施教 用孔子的話翻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