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等待才是真正創造無限的豐盛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很多人都覺得一定要「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算是成功人生;但拿得到手上的,多半是用錢可以換到的「有限之物」。事實上,很多時候透過「等待」,我們能創造更多「無限或無價之寶」。我發現,

當一個父親願意等待尚未確定生涯方向的孩子,花費很多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等待的當下」他創造的是對孩子未來無限的想像;

當一個大學生願意站在宿舍門口,望眼欲穿地等待他久候多時卻遲遲沒現身的約會對象,「等待的當下」他創造的是親密關係的甜蜜感;

當一個孩子願意休學回家照料他臥病在床的長輩,「等待的當下」他創造的是與長輩一起面對病痛煎熬的親情之愛;

當一個老師願意用盡方法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等待的當下」他創造的是對學生終究能享受學習樂趣的信心;

當一個負債千萬的無家者,還願意日以繼夜地兼好幾差賺錢,而不是一走了之,「等待的當下」他創造了有朝一日清償債務的自信。

是那些「尚未發生」或「眼不可見」的盼望,才能提供我們奮力熬過高度不確定苦難的力量;當我們耐心「等待」美夢可能成真的當下,也才可能超越有限可見的東西,創造出更多人生無價之寶!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聖經的一段話:「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8:24-25》。有能力「等待」,代表我們可能超越擁有財富、權力、讚譽的驕傲,甚至不顧他人冷嘲熱諷與高度不確定茫然,踏踏實實地在當下擁有走下去的信心、勇氣與力量。

回到信仰的層面,倘若上帝是我們可以用有的具體事物,那麼祂就不是無限與萬有的;既然上帝超越我們所能理解的長闊高深,那麼就應該用極大的耐興趣等待祂。當我們能夠耐心等待上帝的美好旨意,我們才能真地接受祂所給予我超乎所知和所求的豐富,而不是把祂貶低唯一個有形的物品或某一天的小確幸。

參考資料:
Tillich, P. (1966). On the boundary: an autobiographical sketch. New York, NY: Scribner.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
生命的結束還是生命
誰可得之?
逍遙忘我人生行 --讀林鴻信老師《忘我之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