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本文網媒版發表於舉目雜誌, 全文亦受邀刊登於《文化宣教:跨學科現象與理論研究》一書,曾劭愷博士主編)
▎作者王道維為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主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五、從啟示論看ChatGPT:可承載上帝的道而帶來牧養新挑戰
1. 語言的共通性使之承載上帝的道
前文有提到,ChatGPT與之前的AI相比,最重要的特色是它比以前所有AI模型更有效掌握自然語言(文字)在表達方式與相關內容的平衡,因此比過往的模型更好地往通用型AI發展。而語言文字在人類文化中有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在於都是由有限的基本單位如音節、文字或字母組成,只需若干原則性的連接方式(也就所謂的文法),就可以類似積木一般疊加成各種豐富的形狀,幾乎可以表達人類思想範圍內的各種事物或感受,是最接近人類大腦思想的表徵(representation)方式。許許多多動物都有比人類更好的視覺功能或運動功能,但只有人類能真正掌握語言[26]。相較起來,2016年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雖然也是件歷史大事,畢竟僅限於圍棋這個特定範圍,無法直接轉譯成其他功能。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掌握了語言工具就掌握了價值取捨的方式,也自然創造跨領域的應用範圍。筆者認為這個語言的共通性才是ChatGPT能產生如此重要影響的關鍵。
有趣的是,這類「語言文字」的表達,在新約聖經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被翻譯為「道」的logos,也就是話語的意思。在希臘哲學中,這個字也描述支配世界萬物的規律性或原理,而在基督教神學中,更認為道的本體就是基督,萬物是上帝藉著道所造(約1:1-3)。由此基督教啟示論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為何ChatGPT這類模擬人類語言的AI,比起模擬視覺圖像或其他人類行為的AI更應該令基督徒覺得警醒:因為語言文字不只是可以承載、傳遞人類多樣的訊息或思想,也可以用來承載上帝的智慧與啟示(聖經即是以人類語言寫出的)。從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從信仰角度對ChatGPT這類對話機器人投以更重要的神學關注。
按改革宗的神學,上帝的啟示可以區分為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本文所提及與ChatGPT這類語言模型產生的文字並不屬於彰顯上帝存在全能的普遍啟示,亦非等於聖經文字那種特殊啟示,而是可以類比為聖靈光照信徒使之靈命成長的屬靈文字。
2. ChatGPT可以在信仰脈絡下更善加利用
但是讀者到這裡可能會有的質疑是,前文不是已經說明ChatGPT這類的AI對話機器人是以機率計算的方式來模擬人類的文字語言,其實沒有真實的意識或人性在背後,也可能充滿錯誤或偏見嗎?那這樣無法排除隨機或錯誤的文字組合,如何可能承載上帝永恆不變的真道呢?對此問題,不妨讓我們先問問ChatGPT吧,我得到的回答如下:
不知道讀者看到這個回答有何感受,或許也可以自行去問問看。但是這看起來謙遜中立的文字的確展現了ChatGPT回答相關問題時的特色。筆者曾經撰文表示[27],就一般性的語言文字理解的五個層次:字詞(word)、信息(information)、意見(opinion)、知識(knowledge)與洞見(Insight)來說明,ChatGPT的文字生成結果只能算是屬於「意見」這個層次,有種邏輯架構讓人覺得彷彿值得參考,但是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範圍中可以與外在世界的事實產生對應,確認可靠而形成「知識」。而這個與外在世界的事實如何對應,呼應的程度或標準是如何,其實與使用者個人的解讀有關。因此,即便AI機器人是藉由複雜的演算法模擬而產生文字,只要使用者本身在適當的信心與脈絡之下理解,也可能被聖靈使用來承載上帝的真道,成為我們的幫助。
此處筆者再多補充說明以上的觀點:上帝固然是透過聖靈感動先知與使徒,以人手所寫的文字記錄聖經原文。但是所有對聖經詮釋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要理解一段聖經經文的意思不可能不回到該段經文原始的場域,先理解其相關的背景,再從中提取精義而適當地應用於現代環境,同時可以從現代環境對經文的意思作不同層次的延伸與解讀。這本是一個經文詮釋的循環[28],讓基督徒於古代經文和當代現實之間保持彈性,創造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甚至連我們目前所讀的中文聖經也都是因此而翻譯過來,不適合在去除相關的文化脈絡下作靈意或私意解經[29]。
目前我們討論的AI對話機器人,就是將這些有紀錄的相關文字輸入資料庫中作為訓練材料,讓機器學習字詞間常見的關係來回應使用者的提問。因此它的回應,假設以經文解釋為例,基本上就是許多解經學者整體的統計結果[30],雖然只屬於「意見」層次,但往往也有相當的機會帶有正確的知識,因而被上帝使用來成為信徒造就的工具之一。
類似的情形也可以應用在禱告文,許多內容可能都是以前在信仰書籍中出現過的,只是重新組合而已,很難說因此就不能被上帝使用,引導使用者更接近祂。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教會應該鼓勵更多牧者善用這樣的工具來協助牧養,讓信徒有更多以個人化方式接觸真道的機會。以下筆者就詢問ChatGPT一個常見的聖經問題,也請它產生一篇祈禱文,請讀者自行判斷,也鼓勵更多的嘗試。
3. 使用ChatGPT會挑戰牧養的權柄與信徒的習慣
但是如同筆者前面提到的,當AI機器人使用於信仰或牧養領域,它的無所不答也可能把明明沒有資料的空白用其他關聯性較次要的文字抓過來填補,造成「一本正經地胡言亂語」。當遇上不容易直接檢驗的信仰議題,往往就容易誤導初信者或基本知識了解過少的人。用前面提到救贖論的角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除了需要在聖經或神學研究上更有經驗的牧者適時澄清外,似乎只得靠基督教會用自己篩選過的資料來訓練給信徒的AI對話機器人。
但一連串新問題馬上會接連出現(即使資料來源都是正統神學背景,訓練的大量經費與技術也有辦法負擔):這樣的AI對話機器人是否可能比一般牧者懂得更多、更正確呢?所寫的禱告文或靈修筆記更能造就信徒信徒遇到的信仰問題,是否就應該更多相信或接受AI的「權柄」,而對牧師不一樣的回答帶有質疑呢?
當然,熟悉牧養現場的讀者馬上可以提出,真正的牧養不只是文字上的問題解答或講道,還包括各種關懷、陪伴、勸勉、聆聽等等幾乎目前AI無法做好的事情[31]。但是基督教會畢竟需要順服上帝的啟示與真理而行,不是一個經營人際關係的俱樂部,所以筆者以為未來牧養的挑戰不只是與AI搭配互補,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協助牧者善用這樣的AI技術,將牧養帶到更高的層次,而這部分對於目前華人教會的環境而言的確不容易做到。
同時,這也對基督徒的信仰生命帶來新的挑戰,因為如果一些困難的經文或章節大意都能靠著ChatGPT這類AI機器人簡要回答與了解,那基督徒自己是否需要反芻經文或信仰議題呢?事實上,這類個人化的「屬靈文字」未來會隨手可得(如同對信徒個人的先知預言),甚至可以說因此浮濫而讓信仰價值被稀釋。若信徒還是抱著不求甚解而毫無追求真理並實踐的心態,反而會讓自己的信仰被AI模擬的屬靈架空?屆時可能連讀經禱告都覺得多餘(因為很快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資料與禱告範本),也不再成為敬虔信仰的行為標準(其實本來就不應只看行為)。如何能花時間將信仰「內化落地」成為真實活潑的生命,在未來更多AI虛擬的信仰資源出現後,會是對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另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