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氣韓劇《黑暗榮耀》談基督徒為何「不可復仇」?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移動我視界 2023.04.09



圖片來源/NETFLIX官網


連續假期除出遊散心,利用難得的空閒「追劇」也是不錯的選擇,喬妹(宋慧喬)主演的Netflix人氣韓劇《黑暗榮耀》(第一&第二部)[1]最近就引起熱烈討論。

這齣劇是以求學時慘遭富家女朴涎鎮(林智妍飾)所主導「霸凌五人組」傷害的文同珢(宋慧喬飾),與她的「復仇者聯盟」進行的復仇計畫為主軸。

類似的「復仇」主題在韓劇中其實很常見,一度熱播的《Penthouse上流戰爭》所談的正是「赫拉皇宮」這超級豪宅中所發生的復仇故事,兩齣韓劇也都不約而同碰觸了韓國社會中「校園霸凌」與「貧富差距」所造成極度不公平的議題。

《黑暗榮耀》之所以讓人覺得過癮,主要還是因為劇中反派「惡人」接連受報還彼此互咬。此外,因為大反派始終沒有一絲歉意,這也讓觀眾更認同女主角的報復行動,不必因此感到不安。

政大法律系廖元豪老師就說:「那種『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卻又說不出來的苦,是很多人的夢魘。現在看到不但有平凡人把苦與恨說出來,還能一個個算帳報仇;看著當年霸凌自己、毀掉自己人生的混帳們遭到報應,多麼解氣!」[2]。

復仇劇當紅,說明了深植人心中善惡「終必有報」的觀念。一如宮鬥劇《後宮甄嬛傳》劇中,曾羞辱或陷害甄嬛的余答應、曹貴人、年妃、齊妃、祺嬪、安陵容與皇后先後遭報,應驗了女主角甄嬛引用《左傳》鄭莊公所說的這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只是為了「惡人遭報」擊掌叫好的同時,仍應注意不論《黑暗榮耀》的文同珢、《Penthouse上流戰爭》的沈秀蓮、《後宮甄嬛傳》的甄嬛或《延禧攻略》的魏瓔珞,哪怕受到委屈與傷害,她們對惡人所進行的「個人復仇」仍不是聖經所認同的。

這不是說「惡人」不該受到懲罰,或「受害者」一定不能循司法途徑讓「加害者」接受制裁。事實上聖經強調我們的神是「伸冤的神」(詩九十四1)、「為孤兒寡婦伸冤」(申十18)、「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詩一〇三6)的同時,也嚴責官長們(司法單位)「喜愛賄賂,追求贓私。他們不為孤兒伸冤;寡婦的案件也不得呈到他們面前」(賽一23)。

因此「不要自己伸冤」與「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十二19)沒有完全排除讓惡人接受神所委任的司法機構制裁的可能;而是強調「不可為自己復仇」,因為「復仇」是「神的特權」[3]。

「不要自己伸冤」不是保羅自己想出來的,《利未記》很早就強調:「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利十九18)。

所謂「不可報仇」就是禁止「法律以外的報復」與「私刑」,受害者只能「把罪犯帶到不偏不倚的司法中審理(利十九15),以法律的程序帶來真正的公義」,其理由則是「只有神才有資格進行這樣的報復」[4]。

姑且不論「復仇」不可能如《黑暗榮耀》劇中那樣順利,現實生活中多的是「復仇不成反遭其害甚至喪命」的案例。有時復仇更可能讓無辜的第三者受害,一如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一心要向帶頭大哥報仇的喬峰(蕭峰)竟因此誤殺了自己深愛的阿朱。

此外,「個人的報復」只會引來永無止境「復仇的循環」,所以神強調「伸冤報應在我」(申三十二35)。因為只有神的報復「不是出於私心,乃是執行公義,為了要懲罰作惡的人」,縱然「神的審判有時,但時候到了,祂必然審判」(傳三17)[5]。

康來昌老師就說:「不要報仇,第一是我們不自義,不把自己當神在執行,我們自己不能做這件事」,但「我們不是不主持正義,只是這個正義我們放在國家的手裡」,「我們心中是愛人的,我們心中是不報仇的,我們心中是柔和謙卑的」。

但是康老師也說:「一個小偷、一個吸毒犯、一個罪犯,我愛他的方式非常可能是把他抓到警察面前」,「我是為了你好、為我鄰舍好,這鄰舍包括其他的人。因為小偷不被制裁,大家晚上都不好睡覺。我讓你被制裁,使你可以早一點改邪歸正,最少不去犯那麼多的罪惡」,「只是我們心中不是帶著自義的態度在制裁別人,這是交在神手裡」[6]。

所以「不可報仇」不是姑息養奸,而是認識到自己也是罪人,在涉及自己恩怨時,不可能公正的執行制裁。「刑事訴訟法」規定法官身為被害人、被害人配偶、家長、家屬或有一定血親或姻親關係時必須「迴避」,正是因為「個人的報復」往往充滿情感與偏見,不像「神的報復」是單單基於祂的公義,也絕對公平無私。

「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總要指摘你的鄰舍,免得因他擔罪」(利十九17)更是提醒我們,即使「受害者」試圖尋求公義,心中也不該「懷恨」。學者指出,這裡的「恨」不只是一種「情緒」,是「一種心理和思維的行動,達到一種報復和計畫行動的地步」,一如押沙龍因恨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欺負自己的親妹,最終導致他謀殺暗嫩(撒下十三22-29)[7]。

然而「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不表示我們縱容罪惡,下一句「總要指摘你的鄰舍」,這「指摘」就是「坦誠責備」(環球聖經譯本)或「指出人的過錯」(新普及譯本),其目的則是要挽回弟兄,避免其陷在罪中。

學者就說,聖經沒有要我們「壓抑情緒,任它化膿潰爛」,我們可以「將不滿的原因說出來,讓問題正面的解決」,「責備包括理性對話,表達有建設性的批評」,「這樣就把焦點從自我中心怎樣平撫自己不滿的情緒,轉移到關心別人的幸福」[8]。

只是我們不否認有些加害者可能如《黑暗榮耀》中的反派自始至終不認為自己有錯,「教會的規勸」未必能令其懊悔改過,許多時候司法單位也不必然能有效制裁每一個加害者。此時我們也只有忍耐等候,把一切交在主的手中。

因為「復仇」的行動既「單單屬於神」,我們就該「信賴」惡人若不悔改,適當的時機「祂必報應」。耶穌也為我們立下了榜樣:「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前二23)[9]。

且就像宣道出版社王礽福社長所說:「你見惡人愈來愈惡;是,很氣憤,你甚至氣憤神的婦人之仁以至麻木不仁,那也很正常」,然而「說不定這位編劇高手,就是要讓我們在祂最終出手時,擊節拍掌,大呼過癮、痛快!」[10],所以,等候祂吧!

其實即使眼見惡人真的「受報」,受害者也未必感到高興。《後宮甄嬛傳》中假冒甄嬛身分得寵,恃寵生驕後折辱甄嬛,還命奴婢在甄嬛的藥裡下毒的安答應(原為倚梅園宮女)被皇上賜死後,甄嬛心裡其實悶悶的,「只覺得心裡堵得慌」,說道:「我心裡恨極了被人暗算,可皇上真的下旨殺了他們,我這心裡並不暢快」[11]。

也因此差一點被嫉妒的兄長們殺害,後來被賣到埃及為奴、遭主母冤枉入獄受苦、與父親及親弟弟分隔多年的約瑟最終能與哥哥們「和解」這一幕讓人格外感動。

這不是要強迫受害者壓抑受傷的情緒,也壓抑不來。正如莊信德博士所說:「如果我們強迫自己,越是強迫,我們越是做不到」。但是,「當我們安靜回到饒恕我們的主面前,細細體會祂對我們的饒恕,那份由愛而生的虧欠,那份因愛而來的寬恕,將會釋放我們緊緊受捆綁的心。饒恕,便不再是一個『必須』做出來的『意志』行動,而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情感』行動。因為,『赦免多的,愛就多』啊!」[12]。




[1] 〈最新韓劇《黑暗榮耀》前二季一口氣看完,小帥看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VsoKZ2G7Y

[2] Bruce Yuan-Hao Liao教授臉書,2023-03-27。

[3] 馮蔭坤博士,《羅馬書註釋(卷四)》,校園書房,2003,頁181-184。

[4] 高銘謙博士,《利未記:神同在的會幕》,明道社,2020,頁444。

[5] 劉少平博士,《天道聖經註釋:申命記(卷下)》,天道書樓,2003,頁483-484。

[6] 康來昌博士,〈康來昌查經系列:利未記19章〉。

[7] 高銘謙博士,《利未記:神同在的會幕》,明道社,2020,頁442-443。

[8] 羅伊.甘恩(Roy Gane)博士,《國際釋經應用系列3:利未記》,漢語聖經協會,2016,頁408。

[9] 哈理遜(R.K.Harrison)博士,《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利未記》,校園書房,2002,頁219。

[10] 王礽福社長臉書,2023-03-23。

[11]【後宮甄嬛傳】EP10:https://youtu.be/CPYtyib0haY?t=1838

[12] 莊信德博士,〈馬太福音靈修筆記十八〉,2016-01-18。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