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徐敏雄先生你好:
讀了這期你的讀者回信,你在文章最末說,"我們的成熟與愛心往往可以感動對方,使對方自覺理虧而有所收斂。"我有個朋友,他總是對我有意見,常常用聖經上的話指責我,說我行為有誤,若我的行為,不如他所滿意,他就以冷眼和沉默面對我。耶穌說,要以善勝惡,因此,儘管他對我態度不好,我還是對他友善,結果反而造成他很大的自卑,覺得事事不如我,覺得我驕傲,刻意高高在上,讓他自慚行穢,我一再檢討我的行為是否有誤,但不管怎麼做,在他眼裡都有問題,請問面對這樣的人該怎麼處理? 謝謝! 小諾
敏雄的回復: 很高興收到小諾的留言,常常聽到一些人提到跟小諾一樣的狀況,就是自己已經盡心要對待別人友善,即便他們對我們的態度並不怎樣尊重,甚至還惡言相向!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挺複雜的,我也沒有當面見過、認識小諾以及小諾的朋友,因此只能針對某些我猜想得到的可能狀況,提出我一些想法給你參考囉!
首先,我想我們還是必須回到上週的專欄文章,去體認到一個事實:「人際間所有衝突、糾紛、不愉快的產生,必然是人與人之間抱持的待人處事原則或價值觀有所差異,甚至相互對立」。這些概念在我先前許許多多的文章裡其實也談了不少了。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去「前期文章索引」裡找找。
既然衝突或不愉快的產生是互動雙方價值觀或生活方式產生摩擦所引起,那麼該如何處理、化解這樣的問題呢?在涉及大眾利益的公共領域裡,國家的法律替我們做出了所謂的公正審判,凡事違反法律規定的一切言行舉止都得受到禁止甚至處罰。
然而,許多人際間的往來沒有這麼嚴肅,也不見得涉及什麼重大的人身傷害,這些摩擦可能是出於道德和倫理層面的差異。對中華民族而言,最普遍接受的倫理觀可能是儒家思想;但是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就可能他們信奉的神祉或教義了。一旦人們抱持某種學說立場或是信奉某種宗教信仰,很自然地會認為他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最正確。因為,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偏好、藉由理性計算的方式,從生活中找到一種最能實現自己理想或增添自己利益的方式,只不過不同價值偏好的人認為的「最大利益」可能有所不同,正如「有人愛錢、有人愛國、有人愛權」。
當然,不同宗教也會有著相異的倫理觀,例如基督徒可能就和佛教徒在某些事情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但即便是信仰相同的宗教,還是可能因為對經典詮釋角度的不同,而產生相當歧異的生活倫理。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宗教教派產生、神學流派的演變都是出於這個原因。
處在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多元化時代,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範,我們實在沒有任何權力去限制或阻礙別人的某些特定的言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有所堅持,相反地,我們還是可以抱持自己認為正確的生活方式待人處事,只要這套處事原則不違反法律規定。
但正如我在「堅持的目標」一文中提過的,當我們提倡早起的優點時,就等於是告訴大家「晚起比較不好」;堅持不要濫用私人時,就等於在罵那些走後門的人。這絕對是無法避免的。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堅持,又將會陷入「迷亂」、「虛無」、「缺乏生命目標」的困境,因為這會產生類似馬路上交通號誌故障那種混亂局面。
事實上,追求自己認為值得追求的生命目標,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待人,本來就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代表我們正朝向自己認為正確的目標前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但問題是:當我們在做這些事情時,是抱持著「自以為義」的炫耀的心態,還是善待他人的分享心態。如果我們抱持著前一種心態,做出來的事自然容易給別人壓力,甚至覺得我們想透過某些好行為凸顯對方的缺點;相反地,如果我們誠心善待別人,相信人際間的互動關係就會比較趨於和諧信賴。
小諾提到:「儘管他對我態度不好,我還是對他友善,結果反而造成他很大的自卑,覺得事事不如我,覺得我驕傲,刻意高高在上,讓他自慚行穢,……」。不曉得這個關係中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如果問題發生在小諾身上,也就是說小諾本身在進行「友善」行動時的內心還是有些「虛榮」,很難避免地,會讓對方覺得「驕傲」。當然,這裡還有一層問題是「內心態度」與「行動方式」之間的差距。就像有些人其實心地善良,可是拙於言詞,因此常常讓人覺得不友善。如果問題是發生在「表達能力」,可行的改善方式就是多看些溝通技巧的書籍,常面對鏡子練習說話,多觀摩他人比較好的表達方式,同時也請身旁的親朋好友經常幫忙提醒自己。
但如果問題是出在自己「心態」的問題,我們可能就得好好檢討。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常會提醒自己,要修正自己的「虛榮心」,不要讓它傷害別人畢竟這是人類很難擺脫的本性。這部分的討論我在「反省誠可貴、包容價更高」一文中有比較詳細的討論,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當然,如果我們虛心檢討後,覺得自己的心態堪稱真誠,待人的方式也算合宜,但別人依然惡言相向時,或許我們也就不必繼續承擔這個重擔了。畢竟要改變他人的價值觀或人格態度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響對方言行舉止的因素實在既多又複雜(例如媒體、朋友、師長、鄰里、同儕……),況且我們也不是他們的社工員或師長,實在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如果你是基督徒,也願意花些時間幫助他的話,不妨替他禱告,祈求上帝賜給他智慧與能力,讓他可以慢慢地找回自信心,與他人建立比較好的人際關係。總之,抱持一顆謙卑的心以真誠善待他人還是我覺得最簡單、也最值得堅持的生活方式,但這當中是否有虛榮心在作祟,則需要隨時反省、調整自己。給你參考看看了,有什麼想盡一步討論的,也很歡迎大家移駕到「留言版」!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