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是「好」嗎?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07.04.08


進入四月了,每年到這個時候研究所的學生就會陸續開始尋覓他們的指導教授。在每個研究生的心中,「理想指導教授」的考量標準不盡相同,有的希望自己的指導教授是學術界大老或大師;有的人希望指導教授可以幫助他在最快時間內完成論文,以便取得學位畢業;有人學生比較在意與自己溝通和互動關係的學生;當然也有很認真,真的想學東西的研究生。

每當有同學來找我,希望請我幫忙他撰寫碩士論文時,我都會希望先跟他們說明白:我對碩士論文會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沒有達到標準不能畢業,也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努力「希望」兩年畢業,但沒辦法「要求」兩年畢業。

另外,我也會跟同學提到:我不會像有些老師一樣,為他們訂定論文進度,或直接給他們一個題目。在修課階段裡,我對修課同學的要求很多、很嚴,目的是在幫助他們打下比較紮實的知識理論基礎;可是到了撰寫論文的階段,我則是會將主導權全數交給學生,因為我覺得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無論是安排論文進度或尋覓論文題目,都應該可以學習自己規劃與完成。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學生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要只是「撰寫論文」而已,還要經常思考這樣的論文主題跟自己的生命有什麼關係?論文題目能否先感動自己?我很期盼,透過這樣嚴謹的學術訓練,以及深刻的自我反省,每個研究生不僅能夠學會自我反思,也能夠好好體驗撰寫論文過程的甘苦,珍惜身旁相互扶持的親人朋友。

但是我也很清楚在多數人的價值觀裡,趕快畢業才是正道,「拖」得越久表示自己能力月差;進入社會的時間越晚,所能賺得的錢越少。就像以前念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在做傳銷的同學,月入三十萬,但是平時很少看到他出現在課堂上或學校裡。很多人很羨慕他的高所得,但我心裡想的卻是:想要賺錢,畢業以後機會不多得是嗎?怕的是踏出校門之後如果還想進修,或跟一群好同學分享討論,機會就很難獲得了!

前幾週跟教會的一個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弟弟聊天,我問他現在修多少學分?他告訴我「二十五學分」。我聽了嚇了一跳,問他為什麼修這麼多課?他說:「學長告訴我們,大三以前最好把課修完,大四就可以去補習或專心準備研究所」。聽到這句話,我心裡馬上浮現一個疑問:「研究所或其他考試的科目不就是大學所學的科目嗎?為什麼時間與金錢花下去了,卻沒想好好把這些東西學起來,還要額外花大筆銀子去補習呢?」另外,一旦修這麼多課,哪還有時間去參加社團或體驗其他的大學生活呢?

事實上,不僅是大學生活如此,每個人每一個生命階段也都是同樣的道理,走過之後,就很難再回到過去相同時光裡。但是社會上主流的價值觀卻是「快」就是好,「有」就可以,至於內容、品質卻很少人會在意。這有點像出國旅遊或逛博物館,有些人在意的只是在特定的景點拍幾張照片,有些人則會細細體會異國生活的內涵或博物館裡頭不同展場的悉心擺設。表面上這兩類觀光客都出過國或參訪過博物館,可是對他們個人來說,內容的豐富度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假使出國觀光的時間為期一個月,我們或許可以說,前一種觀光客雖然有表面的照片證明他們到過某地,但實際的生命經驗卻是空白;至於後者雖然得花費比較多心力,但是他們旅遊的每一個時刻卻都是真實且豐富的。

也因為這樣的體會,我很期盼無論是大學生、研究生或已經出社會的人士,都可以好好把握生命中每一個時刻,認真地去體驗每一個時期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人事物。因為文憑或照片只能證明我們在某一個時間點曾經出現在某個地點,這些文憑或照片能否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或記憶,端視在追求這些文憑或拍攝這些這片的時光裡,我們是否認真地在體驗身旁發生的點點滴滴。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