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我上一個清大教授的網站閒逛,無意見看到一則新聞:「八月二十三日鍾鐵民辭世」。相較於「九把刀」這個網路爆紅的小說家,「鍾鐵民」這三個字對時下多數年輕人來說可能相當陌生;但是在我的腦海裡,這個名字卻是印象深刻,因為他是台灣文學前輩鍾理和的長子。
相信喜愛林鳳嬌、秦漢電影的的影迷絕對會記得,在電影《原鄉人》中鍾理和與他的妻子鍾台妹動人且極富生命力的生命故事,而電影中的鍾鐵民也和父親一樣從小熱愛寫作。1949年鍾鐵民罹患脊椎結核 ,導致終身駝背,學期間多次休學。考試多次落榜或因健康因素休學,最後才於師大國文系畢業。
在鍾鐵民諸多著作中,「石罅中的小花」、「菸田」、「雨後」、「三伯公的傳奇」等小說及散文,奠定了他農民寫實文學風格。 1994年,鍾鐵民還組織美濃愛鄉協會,為保護在地人文與自然生態環境反對美濃水庫興建;2000年更成立旗美社區大學,擔任社大校長促進農村發展。鍾鐵民的生命故事令我敬佩,因為它不但不被身體的病痛限制,反而以他最喜愛的文學和社會行動關懷農民生活與在地文化。
在網路上瀏覽完鍾鐵民的故事後,我跟我太太分享一些讀後感,沒想到太太竟然跟我說,她大學時代看過鍾理和所寫的「笠山農場」,高中時代就看完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和鹿橋的「未央歌」......。哇!!頓時間,我也開始欽佩我的「室友」,覺得她和鍾理和父子一樣都是「藝文青年」。因為大學時期的我只懂得閱讀系上的專業書籍,很少將觸角向外擴展到文學作品,所以很羨慕學生時代就能廣泛閱讀的藝文青年。
正因為這股想要形塑自己也能有一些藝文氣息的渴望,我決定在下學期的通識教育課程中開授一門新課(課名原本叫做「自我探索與文化實踐」),讓學生們在大學時期就有機會從社會文化的鉅觀角度來認識自己各種價值觀背後的意識型態,並且運用自己喜愛的各種藝文興趣(包括文學創作、攝影、紀錄片、舞蹈、歌唱、肢體表演等),表達他們對生活世界中各類不合理框架、偏見的反思與盼望,激發出關懷社會的熱情,而不用到我這個年紀才想重拾「文藝青年」的夢想。
只是沒想到當我興致匆匆地將課程大綱擬好,給我的教學助理看後,得到的回應卻是:老師,可不可以不要用「文化」這兩個字阿?因為這兩個字給我的感覺很像中國傳統刺繡、書法、扯鈴等等的民俗技藝,同學可能會覺得很Low!另外,「實踐」這兩個字也很硬,同學可能也會搞不懂!聽到這樣的回饋,既覺得好笑又很無奈!我們的高等教育真的該檢討了,竟然讓一個大四的學生將「文化」等同於「傳統技藝」。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感觸,讓我更想下學期好好把這門課開出來;但為了吸引同學來參與這們課,而不至在選課之前就被「文化」與「實踐」這種生硬的詞彙嚇跑!我也將既有的課程名稱做了些調整,一切只希望能為學生帶來一些不同的體驗與成長!
我期待我們學校的學生不是只會問「修這門課可以考什麼證照?做什麼工作?」而是能夠從中體會到:「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更具有主體性,能夠明白哪些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社會文化框架是不合理的,哪些價值目標才是值得自己追求的,並且能夠用自己喜愛的藝文興趣為自己甚至弱勢群體的公共福祉發聲!這門課程未來在進行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新的體驗,也會再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