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基於擔心被討厭的恐懼所採取的人際盤算,無論刻意保持距離或努力討好親近,最終都很難讓我們與對方形成一個信任或親密關係,更無法感受到對方的獨特性,進而從共同生活中一起成長。
因為「恐懼」是我們看待對方的初衷,所以無論我們採取與對方分離或連結的行動,主要都是為了降低內心主觀的害怕,而不是打從心裡想好好認識對方。換言之,基於恐懼的人際關係把目光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在還沒有接觸對方之前就預設他們可能看不起我們、討厭我們,以致需要刻意疏離或親近。
在這種因恐懼而刻意營造的人際關係裡,無論對方被我們拋在遠方或拉到近處,我們很容易將對方各種言行舉動等同於對自己表現是否良好的嚴厲評比。於是,在他們面前我們不敢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只能不斷揣摩對方的偏好,努力做些可能討他們喜好的言行。
就此來看,基於恐懼所建立的人際關係無論疏遠或親近,都不貼近真實的彼此,以致很難從接下來各種人際互動中,得到新的成長觀點、真誠的鼓勵或被接納的寬容。
親密的地方
對於這個人際互動的超級難題,J. Vanier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說: 「親密的地方」就像是我們把兩隻手掌側端合起來,捧著一隻受重傷的小鳥。當我們把兩隻手掌完全攤開,小鳥可能會急切地拍動翅膀,接著就掉下地上死亡了。但如果我們把兩隻手掌密合,小鳥又會被壓得喘不過氣,甚至不斷掙扎而讓原來的傷勢更加嚴重。
所以,「親密的地方」必須是我們兩隻手掌不完全打開,也不完全合上,是隨時觀察我們與受傷小鳥之間細膩的互動,從牠的反應調整手掌的開合度,這才是一個能夠保護並給牠生長的空間。
坦承受傷之處
當然,要創造這樣「親密的地方」非常不容易,因為如同前面提到的,我們總是對別人高度不信任,以致在充滿恐懼的人際策略中,難以讓別人進入我們的地方,也不願花時間認識真實的對方。
這時候,唯有我們願意先承認自己也像那隻小鳥般,從小到大受過不少傷,甚至有難以復合的殘缺之處,也需要一個地方被好好對待;才可能接納對方也有類似的傷痛,以致需要我們的包容、接納與寬恕。
雖然我們無法強迫別人跟我們懷抱相同的價值,但有了這種人生體悟,我們才可能勇敢向自己和他人坦承自己曾受過傷,某些地方很怕再度受到傷害;在此同時,也開始聆聽對方的感受與需要,並在能力範圍內調整自己。如此,才可能撐起一個「親密的地方」。
所以,在我心中「做自己」和「聆聽他人」不是對立,而是必須相輔相成。極端「做自己」不僅可能把自己框限在小圈圈裡,還很容易在無意間傷害周遭人;過度在意別人意見,不僅可能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說到底也是從未好好認識對方。
無條件的接納
但是上述出於人與人之間的自我認識、相互信任與彼此體驗,所能產生的信任與善意力量還是十分有限,因為我們很容易對自己或對方提出超乎能力所及的要求或期待,以致於當自己或對方表現不如預期,就會感到高度失望、被排斥或甚至憤怒。
因此,H. Nouwen和P. Tillich等人都認為:唯有返回上帝的愛,才能感受到「完全被接納」,也才能徹底放下過度自責或嚴苛待人的重擔。因為無論我們聰明與否、有沒有做出社會期待的舉止,只要願意「相信自己已被上帝無條件接納」,都能得到這份恩典。因為「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10:12),所以「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了。」(約壹4:18)
參考資料:
陳逸茹(譯)(2016)。《愛勝過恐懼:進入親密、豐盛、狂喜的生命》,H. Nouwen(著)。台北市:校園。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