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樣子

【作者:愛力思網路作家Ⅰ 2020.09.06



圖片提供/123RF

一位牧師說,三歲的兒子每天跟著他來到教會,看到十字架,就知道教會到了。有時候,牧師也會介紹他認識別的教會。孩子因此得到一個印象「立十字架的地方,就是教會」。有一天,牧師開車經過路旁公墓,孩子竟驚呼:「爸爸,這裡怎麼有這麼多教會呀?」

三歲孩童用十字架辨識教會,那麼,成年人又是如何辨識教會呢? 我在成人主日學課程中向弟兄姊妹提問教會是什麼?他們說:「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就是教會;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是基督徒聚會的建築物…。」這些答案讓我想起幾件往事—

(一)夜雨中的教會

在一個濕冷的冬夜裡,一位看似遊民的男子把他全部的家當掛置在電動車上,然後將人車停置在某個教會騎樓。教會的管理員發現後,或許曾與其溝通,聯繫派出所勸導這位男子離開,幫助他到遊民收容處所。

當時,在教會內進行小組聚會的弟兄姊妹知悉後,紛紛討論了起來:「濕冷的冬夜,衣衫襤褸的遊民可能會驚嚇到隻身前往教會的姊妹」、「遊民安全性如何?出了問題,誰負責?」、「如果他以後常常停駐在這裡,怎麼辦?」、「遊民不過是來避風雨而已」、「如果連教會都容不下遊民,要期待社會哪個角落能接納他們?」…。

安全,確實是需要考量的。然而,面對社會最底層的人,也是耶穌所謂最弱小的弟兄,數百人的教會如何回應一個寒夜避雨的遊民,很真實地考驗我們的信仰及智慧。

記得初信主時,有一次過年返鄉,車子塞在偏鄉的車陣中,車內的幼兒因為暈車狂吐滿身,慌亂無助間我只有一個想法:這附近有沒有教會啊?在荒山中,教會對我而言,是燈塔,是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也是平安的所在。

這位男子來到教會騎樓,或許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在濕冷的冬夜,教會是可以取暖,是可以暫時安歇的。教會給人平安、友善、溫暖的感覺,那些背負勞苦重擔的人,才會有勇氣近前來。

(二)同來敬拜的教會

我聚會的教會進行禮拜時,有時會出現一些雜音,坐輪椅長輩深重的呼吸聲或呻吟聲、狀況特殊的弟兄傳來各式奇怪聲音…。我總是不好意思回頭張望到底怎麼回事?只看到牧師老神在在繼續講道,弟兄姊妹也淡定繼續聽講,雜音與禮拜同時進行。

我終於忍不住好奇,私下詢問一位多年在此聚會的弟兄。只見他也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說:「喔,那位特別的弟兄是XX家的孩子,他母親總是帶著他來聚會。牧師每次都會和他打招呼、聊幾句…。」

生病的老弟兄坐著輪椅定時來參加禮拜、年邁母親帶著他特殊的孩子來參加禮拜,都讓我想起那個摸耶穌衣角的血漏症女子。之後,我也開始對此習以為常,甚至更加喜歡這個教會,因為它接納所有同來敬拜的人。

(三)沒有禮拜堂的教會

某個主日,教會裡的一群孩童及家長們到戶外出遊,一位牧師也在其中。年高德劭的長輩知悉後責怪牧師不應該在主日將孩童們帶到戶外出遊,因為孩子應該要參與主日禮拜。其他姊妹也跟著應和。我解釋,牧師打算帶領他們進行野外禮拜。

長輩和姊妹們追問:「他們有在附近找教堂進行禮拜嗎?」我回答:沒有。但也提出疑問:「禮拜一定得在特定建築物裡進行嗎?」
耶穌說:「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18:20)初代教會,並沒有特別的組織或聚會場所,他們通常是在門徒的家中聚會,建築物的形式或有無,並不影響神的臨在。相對地,一座稱為教堂的建築物,若沒有受呼召的基督徒聚集其間,欠缺屬靈的實質,它也不是教會。

在那堂討論「教會是什麼?」的課程結束前,我又拋了一個問題:「教會是社會的縮影嗎?」有學生回答是,也有學生猛搖頭。

我以為或許是,但也不應該全然是。社會上各樣的人都可以走進教會,在教會中經歷生命的重新建造,並帶著新生命去影響社會。

美國倫理神學家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說:「『教會』乃是一個抗逆主流文化的社群結構,它嘗試以『成為教會』來影響世界,就是成為某個社會所不是、也永遠無法成為的東西。」我想,教會應該是這樣子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