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切肤之爱――连玛玉夫人

【作者:潘稀祺健康人生 2020.08.09



图:(左)连玛玉夫人,(右)兰大卫医师。

汉 名:连玛玉夫人
出生地:英国格兰诺福克郡(Norfolk)
学 历:苏格兰爱丁堡女子宣教学校、爱丁堡世界宣教大学毕业
经 历:台南女学老师、彰化医馆护理协助
在台期间:1909~1936

连玛玉(Marjorie Learner)女士,1884年4月15日出生于英格兰诺福克郡的库郎索匹村庄(Crownthorpe Norfolk),一个纯朴虔诚爱主的基督徒农家,父亲担任教会的执事,母亲和蔼可亲,双亲敬虔爱主,热心服事,家有七个小孩,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宗教教育,长大后有五位成为宣教师。

1896年8月,连玛玉女士全家迁移到伦敦近郊素里的红丘(Surrey Redhill),在主日的早上,他们会剪下自家花园漂亮的玫瑰花,坐上父亲所驾驶的马车前往当地的医院,将鲜花送给病人;然后再前往教会参加礼拜,在主日崇拜时,她经常听到Johnwullam的宣教事工分享,父亲也在家中设置一个专门支持宣教师事工的奉献箱,此时成为「宣教师」的种子已开始悄悄的埋植她心中萌芽。14岁时,她就受浸成为基督徒;15岁时,心中就有海外宣教的心志。

当时她的级任老师,是一位曾经在非洲服务过的女宣教师,经常在星期天的学生郊游中,向她们介绍非洲宣教的点点滴滴,也放映海外宣教实况幻灯片,这些宣教的经验都深深地吸引了连玛玉女士,让她要成为海外宣教师的决心更加坚定。

1907年,连玛玉女士前往爱丁堡女宣教师学院,接受为期二年严格的神学教育。1909年神学院毕业,同年10月12日连玛玉女士接受英国女宣道会差派到台湾。1910年初抵达台南,任职于台南女学。音乐是她的专长,当她要离家当海外宣教师时,英国家乡的教会送她一台风琴,因此她成为第一位教授风琴的女宣教师;同时,她也在学校教授英文等学科,积极地推动妇女与儿童的教育事工。

1912年11月22日,兰大卫医生与连玛玉女士在淡水的英国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的连玛玉女士,因兰大卫全心全意投入彰化医馆医疗工作而深受感动,主动加入医院院务、宣教和护理(当时医馆尚未有正式受训的护士)的工作,她除了用心照顾兰医生的生活起居,也接手管理与记录医院帐目收支工作,大大的减轻兰医生的负担。

一、热心参与教会事工,尽心服事

连玛玉女士结婚前,在学校教书因为幽默、活泼、平易近人,深受学生喜爱,当她学会台语之后,更喜欢贴近当地民众,后来她转往阿猴(今屏东县),继续巡回传道的事工,全时间投入宣扬基督福音工作。

结婚后的她,平日在医院工作已经非常忙碌,但她对于教会事工也是不遗余力的付出。1933年担任彰化教会女长老、主日学校长,1936年担任彰化教会第一代圣歌队队长、唱诗班指挥、诗歌翻译等等工作,有空时她常与妇女们一齐探访出院的病人或临近的教会。

罗马书十二章11节「不要懒惰,要努力工作,以火热的心事奉主。」


二、切肤之爱,为主得忠仆

1928年,彰化伸港乡有一位农夫的子弟-周金耀,因为意外受伤导致右膝的伤口已经糜烂到大腿上,无法愈合,且危及生命。在医疗缺乏的时代,这样的病患都会被视为无法医治而被放弃。珍爱生命的连玛玉女士却自告奋勇,由丈夫兰医生亲自操刀,从她腿上取下四块皮肤移植到周金耀伤口上。

虽然这全球首例异体移植的手术,最后因为排斥未能成功,但在兰医生夫妇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周金耀的伤口逐渐好转,慢慢地愈合,最后恢复健康。周金耀为感念兰医生和连玛玉女士这段救命之恩,在他们夫妻栽培下,就读神学院,当了牧师。他曾任职于高雄盐埕教会、台南盐水教会牧师,以及台湾长老教会总会议长,一生尽忠事主。

约翰壹书二章5节 「凡遵守主道的,爱上帝的心在他裏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裏面。」

三、才华扬溢,着作丰富

连玛玉女士文学造诣非常高,常在台湾教会公报发表,也出版许多感人的故事集。
(1)1922年,In Beautiful Formosa(美丽岛之旅)
(2)1924年,Stories From Formosa(福尔摩沙的故事)
(3)1932年,More Stories From Formosa(福尔摩沙更多的故事)
(4)1957年,Dr.Lan(兰医生)
(5)Memories of my Childhood and Youth 1884-1909 For my big family Mariorie Landsborough(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录)。

四、发挥恩赐,创作诗歌

连玛玉女士担任台湾教会圣诗委员,曾编辑的圣歌(1934年发行,共有50首诗歌)。圣诗323首「岂有平安?世间有大艰难」,是由吴威廉牧师娘及连玛玉女士两位作曲。吴威廉牧师娘被称「台湾教会音乐之母」、连玛玉女士是最早在台湾教授风琴的老师。

这首歌每节均仅有短短的两行,共三句话,「岂有平安?世间有大艰难,咱靠救主宝血心得平安。」第一句是问、第二、三句则是答,全首诗歌共有五节歌词,第五节没问句,是总结「今心免惊世间艰苦暂时,不比天顶平安与主无离。」这是一首启应诗歌。

五、离别台湾,感动千人

1936年,65岁的兰大卫医生,即将结束在台湾四十年的行医工作。教会各界于1936年3月1日在彰化礼拜堂举行退休送别会。兰医生夫妇要离开台湾的那一天,有一千多位民众集聚在彰化火车站欢送他们,难怪彰化人常说:「南门妈祖宫,西门兰医生」。由此可见他们在彰化地区的影响力,与受爱戴的程度。

回到英国后的兰医生夫妇居住于伦敦的Red hill镇。1957年11月兰医生因为车祸而过世,享年87岁。连玛玉夫人于1983年4月15日,刚好100岁的时候,她接到英国女王的生日贺电,1984年9月28日,在自宅中安息主怀,享年101岁。

她一生爱主,爱人,其佳美脚踪,深植人心,令人感佩。

【参考文献】
1.彰化基督教医院,1996,《彰基百周年纪念特册》,彰化:彰化基督教医院。
2.连玛玉,1998,《兰医生Dr.Lan》,彰化:彰化基督教医院。
3.图片:潘稀祺翻摄。
4.兰大卫医生、连玛玉夫人:潘稀祺水彩画。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