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儒民】发掘神国资源・结合蔚为主用 2016.05.15
中华民族上下近五千年,从来没有现在这般能广泛传扬福音的大好机会,这种良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各地教会兴起如雨后春笋
现今,数千间华人教会如今遍布世界各地。无论走到哪里,不仅可以找到可口的中餐馆,也有随处可寻的华人教会与查经班。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过去一段时间,浙江省强拆十字架事件向世界传达了两个信息:(一)十字架遭拆毁的当地教会已高达一千间以上。这说明以前宣教士开荒传道的果子已结实三十倍、六十倍、 甚至一百倍。(二)基督教会仍被社会边缘化,处在随时被打压的状况下。
尽管神的教会被逼迫,却挡不住人心归主的渴慕。在笔者的家乡湖南,除了公开的三自教会,另有更多不公开与半公开的城乡、家庭教会。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今的教会数目,远超中国乡镇与城市的总和。显然神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正兴起数以千万计 的基督徒,为他广作见证。
二、E世代福音:「好消息」一触可及
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普遍使用的今天,免费下载网路圣经是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最畅销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圣经应用软件包括:YouVersion和微读圣 经。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基督徒需要冒险带进纸版圣经,而南京「爱德基金会」印刷的圣经,因数量有限,远不敷国内日益增长的信徒需要。手机版圣经划时代 的发明,不仅解决以往圣经供不应求的古老问题,上帝历久弥新的话语,如今藉着人手一机,已悄然入住千家万户,成为随「触」可及的心灵良友。
至于网路福音资源,更如汗牛充栋,内容广泛丰富,选择多元多样:知名牧师的讲道录音、视频,重要神学着作,教会历史,教会圣诗与音乐,福音难题解答等资 讯,都轻而易举垂手可得。而近年随着微信的普遍使用,许多美好的福音文章与心灵鸡汤,常常在瞬间被成千上万的读者点击阅读。基督徒网友若能善用巧思智慧, 网路时代俨然也是「神国时代」。
三、视频即时交流,天涯若比邻
即时的社交网路与电话视频通讯,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地理阻隔,把世界变成一个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这无疑为福音带来极大的便利。远在天边的亲友,可以藉 助这些高科技媒体,同步参与某地的教堂聚会与福音布道。透过互联网注册方式,在美东大纽约地区的「生之追寻」千人福音营,近年常有专程从海外各地赶赴盛会 的亲友。
综上,今日基督徒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福音随「触」可得的多媒体时代,可以多多为主随时作见证,何其有幸!套用以斯帖的名言:焉知我们得了上帝儿女的名份,难道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行之有效的福音策略
一、做二十一世纪的哥尼流、尼希米、以斯拉
笔者在新泽西州若歌教会担任宣道执事期间,锐意推行福音宣道举措(包括「哥尼流计划」,「尼希米/以斯拉行动」),鼓励会友积极传福音给亲友,参与未得之 民的普世宣道。会友事先预备好自己,了解福音朋友常问的问题,在回国探亲度假期间,把福音传给亲友,类似「使徒时代」的彼得受哥尼流邀请。而教会牧师在回 国期间,也可因会友特约,顺道或专程前往会友家乡,探望其家人,传扬福音,甚至替信主的亲人施洗。这样不仅激发基督徒传福音的热忱,也实质扩充牧者的牧 区,拓展神国的疆域。在「海归」潮中,不少基督徒成为现代的尼希米和以斯拉,以带职宣教士身份,回国短期或长期定居,一面将专长所学回馈家乡建设,更一面 传福音给亲朋好友。
二、善用资源,常保一颗「愿做的心」
传福音的途径与管道千变万化,只要有一颗愿做的心,神都会赐福。笔者所在教会有一位弟兄,在回国探亲前,就着手准备好一套幻灯片,图文并茂地生动描绘自己 一家在美国的家庭、工作与信仰生活。他那次一口气向数十位亲友传递福音,总计在不同家庭聚会场合,共有二十多人当场表示愿意信主,可谓是一趟「福音丰收」 之旅。
另一位姊妹,长期为父母兄弟信主祷告(包括禁食祷告),并在越洋电话中向他们多次传福音,终于有机会在电话中带领母亲归主,并重修母女关系。另一位信主不 久的姊妹,在回国探望生病父亲的期间,在医院读圣经给父亲及其他病友听,福音的奥妙,引发病友们的好奇,于是姊妹当场大方分享自己信主见证,没想到竟意外 地带领好几位病友归主。
也有许多弟兄姊妹,带回福音书籍与光碟,与亲友分享且引发他们渴慕信主的感动。
三、「你们来看!」
除了「你们要去」(参马太福音28:19)的大使命宣道方式,还有一个十分有效的传福音方式,就是「你们来看」(参约翰福音1:39)。北美华人常常邀请 父母过来探亲,一方面是自己生儿养女不容易,需要有经验、爱心的父母过来帮忙照顾;另一方面出于感恩图报,给老人一个安乐的晚年。
基督徒可以抓住父母来访的难得机会,带他们参加家庭查经聚会、老人团契以及教会福音班,了解福音真理。不少父母过来后,发现孩子信主后变化很大,于是心生感动,毅然归主。即使父母一时还不信,他们通常仍会为孩子的生命改变而欣慰,并引发对基督信仰的积极思考。
四、潜移默化中生命被转变
有时候,父母不都是同时被感动。通常,先信的一方,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未信的另一半。笔者高中毕业前,父亲就病逝了,不知他生前有无机会听到福音;而母亲则在第二次来美探亲期间,与陪同探亲的弟弟一起信主受洗。
至于我的岳父母,都是老共产党员,无神论的背景,对基督信仰始终不为所动。然而,来美相当时日后,岳母在一次福音营期间,也恰是她生日那天,被圣灵感动得 热泪盈眶,幡然归主。后来岳父颇感失落,未久,在一次新年布道会末,让笔者领他决志,接受福音,喜乐归主。数年前,在我离京返美的当天早晨,对内弟一家发出信主的邀请,因着过去几年不停歇的撒种工作,没想到就在那个关键时刻,水到渠成,内弟一家与保姆阿姨同时接受福音,与我在基督里成为一家人。
面对网路时代的福音挑战
一、谨慎过滤网路资讯,有的放矢
虽然网路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福音良机,却也同时激发出许多新挑战。反对基督信仰的网路资讯,夹杂谎言与偏颇意见,也大量充斥各项媒体,拦阻人心归主。同 时,缺乏灵魂关注的网路文章和微信,大大占据人们的阅读时间,甚至让人没有时间去慎思明辨而认识真理。渴望福音的读者,需要有智慧地选择所见所闻,才不至 于随流而去。网路上有许多护教与卫道的优秀作品和问题解答,基督徒要有效地藉助网路传福音,「有的放矢」地帮助父母亲友传道解惑,势在必行。
二、子女「做光做盐」,以同理心等候
还有一些挑战来自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解放前在中国出生的老一辈父母,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沧桑与良知的扭曲、无神论的洗脑、共产主义理想名存实亡的幻灭 等,要让他们全然摒弃无神思想,信靠一位抽象的「救世主」耶稣,是有一定的难度。而文革浩劫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父母,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目睹社会巨 变,体会诸多不公不义与诚信道德危机,大多数人在各种虚幻功利交换中沉浮偷生,虽然不无罪恶感,但让他们单凭「信心」,白白接受基督拯救的恩典,也不是他 们熟悉的思路。
可以有效应对这些形形色色挑战的致胜法宝,就是基督徒「光与盐」的美好见证,活出「信、望、爱」的新生命。传福音需要的不是急躁的口传,乃是每日每时身体 力行的信仰实践。基督信仰是充满「生命力」的,正是基督死而复活的新生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归主,是福音薪火相传的关键。同辈人的见证,往往最能感动有 类似经历与想法的人。所以让慕道父母多接触那些已经信主的同辈长者,常能带出奇特的感染力,并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三、忍耐等候,自始至终
最后一个挑战是,父母直到暮年,仍然拒绝信主。基督徒出于对父母灵魂归宿的真诚关切,心里难免焦急。但我们坚信上帝仍然掌权,圣灵仍然继续感动人心。即使父母在弥留之际,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他们信主的希望。
不时听到感人见证,某某弟兄姐妹的父母在病榻前,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自己交给主耶稣基督。在那种情况下,父母即使无法睁开眼睛,他们耳朵仍然听得见,心灵仍然开放,眼泪仍然会受感动而流出。作儿女的基督徒,需要坚持不懈,以温柔的心和恳切的言辞,把美好的福音最后一次传给即将直奔永恒的父母。
如果父母离世时,没有明显的归主表示,基督徒儿女也不要失望。比我们更关心父母的,是天上的阿爸父。当守护天使,来地上接走一个个灵魂时,被接者的心是否最后一次被感动?我们无法知道。
眼见父母的生命渐渐衰老,越发激励我们平时就向父母勤传福音,而不要等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笔者虽然无法传福音给早逝的家父,但在不同场合的福音布道 中,每次看见老年同胞归主的场景,就欣喜莫名,如同自己家人归主一般。愿每位基督徒,都看见周围人的需要,散发生命中的光与热,成为远近亲朋的祝福。
◎作者小档案
张儒民,着有《新民文集》、“Cambridge Chronicle of a Modern Pilgrim”《一个现代朝圣者的剑桥记事》,以及“Words for the Word”《言道》。
**本文取材自《神国》季刊(43期,2016春季刊)
图片提供/123RF
◎本专栏与《神国》季刊合作。该杂志为「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之代表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