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绘制/Dorothy
地点: 士师记6~9章
伙伴: 圣父、基甸
约书亚的死象徵以色列人进入士师时代。这个阶段的人大部分没有看过埃及的十灾,没有走过红海与约旦河,没有吃过旷野的吗哪,没有喝过磐石涌出的活泉,没有见过西奈山的密云怒雷,没有看过大城耶利哥崩毁,没有经历日头停滞……。这个未曾见过上帝明显作为的世代,他们有的是上帝赐下的律法、设立的敬拜方式、应许的产业、祖先传承的见证,以及上帝要求他们驱逐迦南人的命令,但他们没有做到。
迦南人带给以色列人的问题可以概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以色列人随从他们的风俗、文化、宗教,每个人按自己的意思任意行事,因而得罪了上帝。另一方面是随着军事、政治势力消长,以色列人经常受到压迫、逼困,真是苦不堪言啊!但事实上,这些艰难正是他们惹上帝生气的后果。
群雄纷起
可是这代表上帝完全放弃以色列人了吗?不是的,每当以色列人向上帝呼求帮助,上帝总是因着他丰盛的慈爱与怜悯,兴起英雄拯救以色列人脱离苦境。这些英雄被称为「士师」,意思就是审判者、仲裁者。
这些士师可说来自三教九流,有出身名门的俄陀聂,他的伯父兼岳父迦勒,是战功彪炳、老而弥坚的大英雄;有宛如职业杀手的以笏,他单枪匹马刺杀摩押王,并从容脱身,全程干净俐落;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士师底波拉,因没有男人愿意领军,她带着以色列人作战,大败敌人。但如果以传奇色彩而言,穷小子基甸崛起的过程可说是不遑多让。
基甸不仅出身农家,而且是家族中最微小的一支,当他得知上帝要使用他拯救以色列脱离米甸人的手,着实慌了手脚!他心想,自己何德何能呢?怕是还没出征,就被自家人笑到无地自容了。
但上帝的作为就是如此奇妙,他要让人知道不能倚靠自己、拯救自己,乃是要仰赖、信靠全能的上帝。所以上帝不但选召名不见经传的基甸,还把基甸勉强凑到的三万二千人东扣西扣,只让他带领三百人。要知道,米甸人的军队可是有十二万以上呢,以色列人只出兵三百人,岂不是以卵击石吗?连让对方操兵演练都嫌寒碜啊!
可是上帝攻心为上,在开战之前,先让米甸人胆战心惊,虽然有优势兵力,却军心涣散。当基甸和三百人高呼:「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兵分三路夜袭米甸人军营时,米甸大军竟不战而溃,以色列人大获全胜!
其心可议
基甸出人意料完胜米甸人,让以色列人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请求基甸当他们的领袖。他们看着周遭的国家,哪个国家没有君王率领他们呢?如果他们也有国王,将来有危难时,就不用呼求看不见的上帝,求君王带领他们征战就好啦。
基甸貌似谦卑的拒绝了以色列人的要求,说只有上帝可以治理他们。不过,他却用以色列人给他的金子做了一个以弗得,后来以色列人拜这个以弗得,又得罪了上帝。
再后来,基甸的野心终于暴露了。他虽然拒绝当以色列人的王,却给一个儿子取名叫「亚比米勒」,意思就是「我父亲是王」,到此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而亚比米勒果然当上了王,并残杀手足,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最后自己也死在动乱中。英雄的故事,留下让人嘘唏不已的结局。
插图绘制/Dorothy
【结案报告】耶稣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宛如英雄联盟的士师记里找到耶稣吗?首先,虽有英雄出身显赫,但更多英雄出身贫寒,甚至被当时的人看不起。而耶稣在他那个时代的人眼中,不管是生于木匠之家或成长于拿撒勒,也都受人轻视。先知以赛亚甚至说,耶稣「无佳形美容」。
再者,基甸带领人们作战时,呼喊「上帝和基甸的刀」,新约则说耶稣的道是两刃的利剑,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心中的想法也都能辨明。
最后,士师们以少数帮助了多数人,耶稣则是孤身拯救所有属他的人。所以,基督徒关心的不应是作战人数多寡,而是有否跟随救恩元帅基督,靠着他与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唯有耶稣,才是终极的英雄!
about 【家庭之歌】专栏主要写手:蔡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