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怎样才会幸福?千万不要以为结婚就会幸福,太多婚姻就像儿童乐园里的「碰碰车」,只是不痛不痒地碰一下,只有表面打招呼,没有真正的深度交流。通常;这种婚姻的源头是当事人从年轻开始甚至从原生家庭开始就玩这个游戏,没有真正与人相连,他不跟人吵架,但是这却不是好事,因为这代表他从来没有表达过内心真正的感受,他不愤怒是因为他压抑了自己的感觉,这样的话;显然没有准备好结婚,甚至可以说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
人与人之间需要二种「约定」来维持关系,一种是「契约」,或者说是「默契」,一种则是「盟约」,至死不渝。
契约是一种浮动关系,双方可以立约也可以解约,朋友就是这种关系,同学跟同事也是,大家有个默契,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运动,一起上班一起上学,这个约是可以更动的,是有时间期限的,只要有人不舒服,随时可以更动,换工作或转学,绝交或淡交,这种关系就像被钉书机钉在一起,撕开了会有伤痕,但是只要小心一点无损于纸张的内容。
「盟约」就不同了,盟约是一种深深地认定,是不离不弃,是承诺一种无条件的爱,是二张粘在一起的纸,根本不可能撕开,硬要这样做,纸张本身一定支离破碎。
婚姻就是这种「盟约」关系,只不过现代人看多了悲剧,所以自动改成钉书机,随时可以撕掉跟另外一个人钉在一起,只不过;这么一来,这个人一辈子都没有尝过盟约的滋味,心里感受其实是不完整的。
结婚证书就是盟约证明,这种盟约其实很蠢,因为不是建立在现代人习惯的「互惠双赢」上,而是建立在「无条件挺你」这种不理智的逻辑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心甘情愿让对方快乐,然后还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范围」,不管是经济上,体力上,精神上,时间上…都以对方的喜悦为满足,这对强调「自我中心」的现代人是难以想像的。
那么;没有结婚的人难道就没有盟约经验吗?那不是很不公平吗?当然不是!「亲子之间」也是某种盟约关系,父母无条件把小孩养大,家永远为你我敞开,这也是盟约,不会改变。可惜;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的背景所以没有这种观念,只把家庭当作传宗接代的场所,却任凭许多情绪伤害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孩子很乖也在学校跟职场有好表现却从来没有体会过「盟约」中的接纳,灵魂深处有着某种空虚,本来;所有的感觉都应该在家庭中跟父母分享,但是这个功能被扭曲得非常严重,大家不觉得「家」有什么好,只觉得是累世拖磨跟无尽疲累。
如果父母不在「盟约」中善尽责任,这个孩子不管单身或结婚,他跟自己以及别人的关系或许良好但却是空洞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地在华人之中。
第三种盟约就是「上帝跟我们之间」,他不断赦免我们的过犯,并且引导我们在爱中成长。真正的上帝不是负责赏善罚恶的电脑设定,而是对人类不离不弃的天上父亲,上帝跟我们没有任何利益交换,他对我们的人生负起完全的责任。
一个没有体会过「盟约」的人,成长很容易受限,我们像一个没有帐号跟密码的访客,在宇宙浩瀚的网站中漫游,却看不见许多隐藏的丰富跟奥秘。
表面看起来;一个很善于订「契约」的人是成功的,他的人际关系良好,他受人欢迎,他能力过人,但是缺乏盟约经验的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孤寂的,在亲密关系中是疲倦无助的,没有「健康盟约经验」作基础,很会订契约只是「长袖善舞」只是人缘很好,早晚会露出疲态。
真正的盟约会提供源源不绝的活力,使人有能力面对各式各样希奇古怪的契约,有了盟约作基础,这个人就有了亲密感与安全感,他跟人就会自然建立「界限」,不会想用契约代替盟约,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人生就轻松多了。
所以一个人来自健康的家庭,他就一辈子蒙福,所谓「健康的家庭」指的不是功能健全,而是拥有「真正的亲密与分享」而不是一大堆「正确的做人道理跟规定」,健康的家庭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经验。
一个人只要有三个盟约中的一个,就会自然治愈其他部分!
所以很多人自从遇见上帝,他的人生就改变了,因为他终于有了人生第一个「盟约」经验,这个经验会带他回到成长家庭去理解父母的有限,当他不再不自觉生气父母的不完美之时,他在上帝的盟约之爱里就得了释放,这对他未来或是现在的婚姻生活都是莫大的祝福。
一个人有了盟约经验才会开始像圣经说的「离开父母」,这种离开不是带着情绪也不是离弃,而是带着喜悦跟满足,带着满满的祝福。
圣经用了最贴切的形容来说「妻子与亲子」,妻子如葡萄树结实累累,葡萄树是完全相连的,但是妻子生的孩子却如橄榄栽子,橄榄是像盆栽分植的,也就是说;先有葡萄树再有橄榄树,这就是人生,很妙;不是吗?
当然;也有人是在婚姻的盟约中体会到生命之美然后被上帝医治了成长的痛,甚至透过婚姻遇见上帝的盟约之美。
如果你一开始就有来自父母盟约之爱从中明白了上帝的爱才开始经营婚姻之盟,那么;你真是太「幸福」啦!
幸福就从「找回盟约」开始…要是不幸「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个问题就留给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