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贫穷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17.10.01



图片提供/123RF

公民社会研究的课堂上,我跟同学谈到「情绪社会学」,简单说,就是认为:情绪不是单纯由个人主观判断或自由抉择,而是会夹杂社会大众对某些事物的客观期待,为了让自己不被排挤,或是让自己被排挤的困境得到自圆其说的理由,而被动选择某些大家可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就像大家在路上看见街友的情绪一样。

(一)为何看见贫穷或流浪者令人难堪或尴尬?

「贫穷」或「流浪者」让「人」尴尬或难堪的原因很多。对流浪者来说,让自己毫无遮蔽地被身旁川流不息的路人观看,彷佛就是赤身露体地被放在公开场合一样,令人难堪且没安全感。再加上大家对「流浪者」总是赋予懒惰、暴力和自作自受等极度负面的标签,更使得当事人觉得不断被往来的人群一次又一次的咒骂、贬低,进而深化这股难堪情绪。此时,流浪者只得拿主流价值来自圆其说被排挤的理由。

对路人来说,除了不了解流浪背后真实原因,以致担心自己是否有朝一日也会落入这样处境的焦虑,或是害怕流浪者不受社会规范约束地突然攻击自己;在公共场合看到自己本该在私人房间进行的生理需求满足行为(如睡眠、盥洗、更衣等等),相信也是令大众尴尬的重要原因。在这里,一般大众是拿主流价值把自己区隔出来,以免自己陷入污名的灰色地带。

(二)难堪或尴尬情绪产生的参照标准是什么?

所以大家不喜欢贫穷或流浪,除了物质资源匮乏或不便,背后还隐含着强大令人焦虑、恐惧、难堪与尴尬的「道德意涵」。特别是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被告知「不努力才会失败」或「贫穷一定是懒惰」等个人式归因的价值观,更可能深化我们对贫穷或流浪的嫌恶和恐惧。

于是,只要我们没有落入贫穷或流浪,就容易站在「高」的相对位置,庆幸当下被观看或嫌恶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们」。相对而言,因疾病、中年失业、亲人关系失和、经商失败、人格特质弱点等等诸多复杂原因落入贫穷或流浪处境的人,也经常(虽不是完全)拿着这套标准来看待自己,甚至歧视与自己同样处境的弱势者。

简言之,嫌恶或恐惧贫穷是一种「结构性情绪关系」,用更白话一点的说法,就是一套「剧本」。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处境对号入座,习以为常地根据社会期待的剧本角色内容,扮演好那个「优势者(观看者)」或「流浪者(被观看者)」,并且「很敬业」地延伸出每个角色该有的情绪反应,好让这个贫富贵贱的剧本能代代相传。

(三)面对贫穷与流浪的相应情绪可以改变吗?

这种对号入座的情绪剧本虽然根深蒂固,却非毫无改变可能;就像历史上很多禁锢人身心的生活方式,还是可能藉由新一代人的「观点转化」及其延伸出来的「新生活习惯」,慢慢累积成「新的生活情绪剧本」。简单说,我们有可能创造一套看见贫穷与流浪时,不再焦虑、恐惧、难堪与尴尬的人际互动模式。

至于达成目标的方法很多,根据「新的价值观」订定一套社会福利或人权制度,给予弱势者法定尊严或生活物资是一个重要途径。但就像交通安全规则如果没有用路人共同遵守,也会形同虚设一样;这套「新的生活情绪剧本」倘若无人认同,还是无法「从根翻转」(这才是「激进」或「基进」的本质)长期以来存在人类社会的「贫穷的道德恐惧」。

唯有勇敢跨越自己差异相逢的恐惧,才可能让积压在心里许久,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是否也可能落入贫穷或流浪的焦虑,以及生活世界里僵化的贫穷情绪慢慢舒缓。正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重要,「心的习性」也是操作这套制度时所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