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的宗教不同,怎么办?

【作者:陈小小麻辣姊妹 2007.01.21


署名「幸福」的读者来文,提及身为佛教徒的她嫁入了一个基督徒家庭,她发现,信仰不同的两个人,在建立美好家庭的路上,处处充满着冲突与痛苦。她甚至一度非常排斥陪婆婆上教会做礼拜,不想勉强自己去适应基督教的传统与仪式。

最近我听到另一个女孩「菲菲」的故事,和「幸福」的情况相反,却也面临同样的挣扎。「菲菲」是一位基督徒,却嫁进了信奉民间宗教的家庭,夫家亲友对她吃饭之前祈祷、星期日上教会等行为常投以冷嘲热讽,对于她在敬祖时不拿香的举动也颇有微词。在坚持自己的信仰与尊重夫家传统的两难中,「菲菲」和「幸福」一样,碰到了许多挑战与挫折。

「幸福」与「菲菲」的故事让我想到最近一次家族聚会的情形。我的阿公阿妈生了十二个小孩,子子孙孙四代加起来超过五十多人,因为大家各自宗教信仰不同,「吃」的禁忌特别多:基督徒是祷告谢过饭后,甚么都欢喜领受着吃;虔诚的佛教徒则坚持要吃素;信奉一般民间信仰的人则忌讳吃牛肉……。为了方便,家族聚会的头两天,我们都是上馆子或叫外送,倒也相安无事。到了最后一天,大伙儿陆陆续续离开,剩下十多个家族成员,主事的叔叔婶婶决定在家下厨,但一忙下来,竟忘了必须注意到家族成员中各种「吃」的禁忌,又遇上几个不懂事的晚辈,也吵着想要赶流行吃素,骆驼身上最后一只稻草,压力大到叔叔终于按捺不住而情绪失控。

光是从信仰不同所衍生出的「食」的问题,就让短短不到三天的家族聚会,气氛失和,何况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夫妻,不只有「吃」的问题要配合,还有彼此的性格、习惯、价值观要互相磨合,小至金钱观所带出用钱方式的不同,就常造成恩爱夫妻反目,若再加上宗教信仰一项,其处境必定更为艰难复杂。「幸福」和「菲菲」的挣扎,也刺激我们去思考,在宪法保障人人有信仰自由的台湾,为甚么嫁进门的媳妇往往理所当然「必须」归信夫家的宗教,却很少听说丈夫「必须」归信妻子原来的宗教?或许最症结的问题并不是宗教差异,而是陈腐的父权封建思想在作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推动「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价值观,甚至成为明文规定的律法。「宽容」不仅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观念,更是婚姻生活当中,夫妻双方都必须念兹在兹的原则。

我们实在不应该天真地以为,爱情的力量可以解决价值观(小至金钱观、大至宗教信仰或人生目标等)的差异。从「幸福」和「菲菲」的故事中可以看见,信仰不同,实在对婚姻存在着莫大的威胁力。

许多事物本质上就存在着互斥与不相容,未婚男女在婚前一定要想清楚,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为了弥补彼此价值观的差距,所必须付上的重大代价。毕竟并非每个人都能如同「幸福」、「菲菲」或她们的另一半,愿意在痛苦中也不放弃尝试理解配偶背后的信念,找到婚姻张力的平衡点。

两年后,「幸福」对于上教会这事,已没有丝毫的愤怒心态,并且还喜爱上《耕心》周刊内许多动人的故事。「菲菲」也体认到,她与夫家之间因宗教不同而衍生出来的紧张关系,不是短期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但她愿意用更多的智慧与耐心去尊重夫家的传统,也求上帝给她更大的信心和爱心,在夫家行出基督徒的美好见证。

从「幸福」与「菲菲」的遭遇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解决冲突,并非单靠爱情,更靠着对婚姻不轻易离异的坚强信念,这不离异的信念也来自宗教信仰,摆上时间与心力,不断地协商共识,家庭的幸福才能持续。正如「幸福」在来信的最后这样写到:「我们需要宗教给我们爱的力量,而非争吵的勇气。包容与尊重,无论是基督徒或是佛教徒,都是学习的课程。」

about 陈小小

about 华子

about 飞飞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