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为什么选用手捧着舔水的三百人?兼谈基甸惧怕中的信心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网路作家Ⅰ 2024.09.22



图片来源/Free Bible Images


基甸率领三百勇士打败十三万五千米甸联军是圣经中很知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神把回应基甸呼召而来的士兵从三万二千裁到一万,又从一万裁到只剩三百人这学者口中「荒诞的少数」[1]更是圣经中绝无仅有的例子。

开战前,基甸领导的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下的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联军则在北边靠近摩利山的平原安营。由于米甸联军有十三万五千人,所以一开始以色列人与敌军的兵力对比是三万二千比十三万五千,约等于一比四・二二,在数量上本就居于劣势。

然而,神却对基甸表示:「跟随你的人过多」 (士七2)。于是基甸宣告:「凡惧怕胆怯的,可以回去。」结果是转眼之间就有二万二千人选择离开,跟随他的人只剩一万人。

这句「凡惧怕胆怯的,可以回去」(士七3)出自《申命记》,除了建屋尚未居住者、耕种尚未收成者、订婚尚未迎娶者可以免战(申二十5-7),摩西律法也规定「谁惧怕胆怯,他可以回家去」(申二十8),其理由则是下半句的「否则,他会影响全军的士气」(申二十8,现代中文译本)。

除了怕「影响士气」这「现实的理由」,律法之所以强调耶和华的军队不可惧怕胆怯,其神学上的意义则是:神的士兵必须「完全委身于神,信靠他的权能」[2]。

不过一下子走掉三分之二的人,想必让基甸大感意外。有学者就指出:在当时那个「看重荣誉得失」的社会,「没有人会自认胆怯而离去」[3],因此这结果背后其实有神「看不见的手」介入。

讵料,神还是认为所剩下的士兵「人还是过多」(士七4),其结果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从一万人被裁到了只剩三百人。

于是,以色列人与米甸联军的兵力对比又从第一次裁减后的一万比十三万五千,也就是一比十三・五,变成了更悬殊的三百比十三万五千,相当于一比四百五十[4]。

读者都知道,基甸后来是以「用手捧到嘴边舔水」与「屈膝跪下喝水」(士七6,新译本)这喝水方式的不同,再从仅剩的一万人中「筛选」出最后的三百人。问题来了,神为什么选中「用手捧着舔水」的三百人?

传统流行的说法是:「用手捧水送到口里的人具警觉性,准备应付任何紧急事件的发生」 ,「第二次试验挑选具有警觉性、谨慎不致被人偷袭的人;不合格的人是那些毫无警觉性,跪下喝水的人」[5]。

乍看之下,这说法颇有道理。许多人也可能觉得「那些全副武装、捧着用舌头舔水、丝毫不敢松懈地把眼光注意着前面几里外敌人动静的人」相较于「缺乏敌情意识、毫无防备地跪下喝水、专注自己口渴甚于危机的人」[6]更优秀。

但是,有人却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有学者就认为那些「用手捧着舔水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比较害怕」,也因此才「比较儆醒」。换句话说,「神要藉着这些最不合适的人,来显出他们实在没有甚么可夸口的」[7]。

第一世纪的犹太史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37-100年)也持类似的看法,他认为「那些屈膝饮水的人」是「勇敢的人」[8];「雅威拣选了怯懦的300人,为要彰显他的荣耀」[9]。

然而,正如曾思瀚博士所说:「经文并没有暗示这些用手捧着舔水的人,无论在灵性或心理上,均较那些跪下喝水的人优越」,「警醒跟喝水的姿势,并不是蒙神拣选的要素,神所关心的是以色列军队的人数」[10]。

曾祥新博士也认为:神的目的只是要「削减」出战的人数,「所以那三百人被选上,不是因为他们喝水的态度不同,而是因为他们人数少的缘故」[11]。

华神吴献章老师同样指出:「那些跪下来喝水的人不警醒,没有危机意识的人不挑,这个解经不太妥当」,「为什么挑这三百人? 理由很简单, 神只要三百人,神要以色列人知道争战的是神」[12]。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牧师也说:「(用手捧着舔水)这三百人警觉性比较高,这结论过于牵强,经文并没有提到他们是否有握住兵器之类的事。经文明确指出,这两次缩减人数的目的是:『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士七2)」[13]。

其他学者如黄福光教授(哈佛神学博士)、刘光启教授(浸神教务长)等都认为「警觉性高的士兵被选上」这传统说法不妥,理由是「经文自有答案,神的目的是要减少人数」[14],「耶和华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在于这些人是否有比别人更高的警觉性,而是要将人数减到最低」[15]。

士兵有警觉性是好事,但以色列人得胜不是因为被选出的士兵有这样的特质,否则他们就有可夸的。以色列人得胜是因为神已经向基甸应许「将米甸人交在他手中」(士七7、9),他也真的成就此事!

探讨至此,我们可以肯定神之所以选了「用手捧着舔水」的三百人,唯一的理由是因为只有这荒诞的少数才能让基甸与以色列人不再倚靠自己的力量,并且看出他们的得胜完全是因为耶和华的大能。

虽然用手捧着舔水的人「因警觉性高被选上」这说法也不无勉励的价值,如有人就说:「那些惧怕胆怯的均可回家,那些跪下喝水的(警觉性不高),神也不要。今天基督徒也是如此,面对这个邪恶的世界不可惧怕胆怯,也要对罪有高度的警觉性」[16]。

然而这样的结论其实是让人把焦点从神本身转移到这些所谓「更优秀」(更有警觉性)的精兵身上,恰恰背离了神一再裁减士兵人数的初衷,甚至可能因此夺取了神的荣耀,因此不为多数学者所采。

最后简单谈一下基甸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基甸名列《希伯来书》十一章的「信心英雄榜」(来十一32),他的信心则彰显在他「遵照神的指示,将原来的三万二千跟随者缩减为三百人」[17]。

事实上,基甸从蒙召一开始就垄罩在惧怕的阴影之下。他因害怕米甸人,「偷偷地在榨酒池打麦子」(士六11,现代中文译本);即使看到耶和华的使者用火把所预备的食物化为献给神的燔祭这「神迹」(士六),他还是只敢在夜里偷偷拆毁巴力的坛(士六27)。

基甸与以色列人安营与筛选士兵的「哈律泉」(士七1),意思就是「颤抖之泉」[18],恰恰反映了基甸与以色列人面对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自己敌军的心理状态。

一开始以色列人与敌军是三万二千人对十三万五千人,也就是一比四・二二;人数虽居劣势,但凭士气或许仍有放手一搏的机会。

但当士兵从三万二千裁到一万,又从一万裁到只剩三百,这一比四百五十的悬殊差距只怕要让被选中的这三百人开始懊悔为何不在第一轮筛选时就选择离开。

事实是,我们从神在二次裁军后那晚对基甸所说的这句「你如果害怕下去」(士七10,环球圣经译本)不难看出,此时基甸心中不是没有惧怕,但他与所选出的三百人最终没有临阵脱逃,而是在看似必败无疑的环境下,选择了顺服神与依靠神。

所以,信心不表示完全没有惧怕。有时神把我们推到像基甸这样只剩荒诞的少数的处境,把我们所有能倚靠的东西都拿走,或许正是为了使我们在惧怕之中认清自己一无可靠,只能选择单单依靠他。

结论就是,基甸与他的三百勇士之所以被选上,不是因为他们更有警觉性,甚至也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勇敢,而是他们在看似绝无胜算的环境下依然凭信心留下,成为耶和华的军队。我们若有这样信靠的心,即使心中仍有惧怕,也能如基甸「看见神奇妙的作为」,体验到「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十四6)!




[1] 麦修斯(Victor H.Matthews),《近看士师记・路得记》,明道社,2011,页103。

[2] 赖建国博士,《建立新世代:申命记析读(卷下)》,基道出版社,2019,页55-56。

[3] 黄福光博士,《士师记:立于动乱中的根基》,明道社,2019,页193。

[4] 刘光启博士,《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浸信会出版社,2013,页145-146。

[5] 昆达(Arthur E.Cundall)&莫理斯(Leon Morris),《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士师记・路得记》,校园书房,2002,页105。

[6] 吴献章博士,《背约沉沦的循环轨迹:士师记析读》,基道出版社,2009,页137-138。

[7] 刘光启博士,《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浸信会出版社,2013,页146。

[8] 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犹太古史记》,信心圣经神学院,2013,页175。

[9] 劳森•斯通(LawsonG.Stone)博士,《房角石圣经注释丛书:第三卷下:士师记•路得记》,恩道出版,2021,页172-173。

[10] 曾思瀚博士, 《士师记:人民任意而行的时代》,明道社,2006,页221。

[11] 曾祥新博士,《天道圣经注释:士师记》,天道书楼,1998,页204。

[12] 吴献章博士,〈空中圣经学院:士师记(7)二垒安打后的残局〉。

[13]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牧师,《永不失败的神:士师记解密》,校园书房,2018,页100。

[14] 黄福光博士,《士师记:立于动乱中的根基》,明道社,2019,页193-194。

[15] 刘光启博士,《士师记反思:沉沦与拯救》,浸信会出版社,2013,页146。

[16] 王维莹博士,《士师记研经》,希伯来圣经教室,2021-05-11,页9。

[17] 冯荫坤博士,《天道圣经注释:希伯来书(下)》,天道书楼,1995,页712。

[18] 威尔克(Michael Wilcock),《圣经信息系列:士师记》,校园书房,2015,页116。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