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急涧山岚》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为什么我们会被电影中的婚外情触动?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说故事就是在「游说」

不知何故,你选了一出谈婚外情的电影来观看,看完后,心有戚戚焉,为了主角的一段婚外情而惆怅,慨叹一声「恨不相逢未嫁/娶时」。之后,你觉得不对劲,自己明明是个持守传统家庭价值的人,怎么不单同情这段不伦之恋,还认同了他们,希望这段婚外情成功呢?是自己意志不坚定,还是传统价值有问题?

电影是一种用影像来说故事的方式。故事,有好与坏之分;说故事的技巧,则有高与低之别。有些故事注明是「真人真事改编」,但看完后,你觉得很假,因为说故事者缺乏技巧,又或者因加油添醋使故事失真,而非事实本身有多匪夷所思。有些人很会说故事,明明是虚构的内容,仍然叫你信以为真,即使那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奇幻故事。怎样说,常常比说什么更重要。说故事,可以纯粹为了娱乐听众,也可以用来「游说」听众;无论目的为何,说故事者就是要说服你相信某件事物或某个理念,得到某种预期的效果。

当道德之士遇上不伦电影,之所以会流露与自己价值相违的伦理情绪,就是因着被成功游说了。到底,电影如何游说人呢?本文试以《麦迪逊之桥》(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这出着名的婚外情电影来作说明。

■ 重温故事

梅丽史翠普(Meryl Streep)饰演由义大利小镇嫁到美国爱荷华州乡间的四十五岁家庭主妇范丝嘉,尽心竭力照顾丈夫和一对青春期的子女,生活平淡乏味。1965年的一天,丈夫带着子女出门参加为期四天的小牛比赛,妻子一人留守在家。这时,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也是本片导演)饰演的《国家地理杂志》五十二岁摄影师罗拔,正要赴麦迪逊郡拍摄两座有名的廊桥,向她问路。由于有路说不清,范丝嘉上车引路,两人相谈甚欢。

探路完毕,范丝嘉邀请罗拔进屋喝冰茶,谈起双方的婚姻家庭,原来罗拔因长年在外,聚少离多,与妻子离异了;范丝嘉也为了家庭,放弃了个人理想。范丝嘉请罗拔一起吃晚餐,听他说那四海为家的生涯。罗拔离去后,范丝嘉竟然依恋起来。夜深,她下定决心驾车前往廊桥,留下字条,邀请罗拔工作完毕后再度共进晚餐。翌日,罗拔来电询问,有没有兴趣稍后过来一起工作再用膳?范丝嘉特意买一条新裙子回来。罗拔再度致电,犹豫应否相见。范丝嘉却坚持见面。一段婚外情已无可避免了。

晚上,在轻柔的音乐中,两人共舞,相拥,走进卧室。接着是缠绵悱恻的两天。丈夫回来前,范丝嘉挣扎:是否跟罗拔远走天涯?最终她为了丈夫、子女,留了下来,两人痛苦地分手。

此后范丝嘉收集罗拔所有的作品。1982年罗拔过世后,托律师寄回有关他与她一切的物件给她,包括一本后来出版,名为《四日》的摄影集。

电影却是从范丝嘉过世开始说起。一对婚姻皆不美满的子女,阅读着母亲留给他们的半生秘密,带出一段段往事。他们最初抗拒,最终接受,让母亲的骨灰撒在廊桥畔――跟罗拔的骨灰撒在同一处。这个半生秘密,更分别拯救了两兄妹陷于僵局的婚姻,教他们学会珍惜。

■ 我们是如何被「说服」?

故事触动人心,观众很容易就感到这段婚外情可歌可泣。我是一看再看后,才开始察觉不对劲,看到影片当中不合常情常理之处,继而发觉触动我的主要不是故事内容,而是其电影语言及其说故事的技巧,甚至是我观赏电影时的心理弱点。以下,我试以「电影的特质」、「故事的布局」和「观众的心理」三方面来谈谈一些观察。

■ 从电影的特质看

电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常迫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讯下,作出重要的伦理判断。然而,判断需要资讯,而且是足够的资讯――「足够」跟「多」不一样,「多」不一定「足够」;而且,判断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仓卒常造成错误的判断。不过电影的时间,却是压缩、连续而无从暂停的;电影中所给予的资讯,是经过创作人所筛选,以至诠释。在别人所设定的时间和资讯中作判断,难免有所偏差。文学艺术能以特殊象徵普遍,所以除非观众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资讯,否则容易受电影中对某议题的判断与立场所影响。

电影语言与观众心理的互动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举凡电影中的声音配乐、场面调度、摄影剪接、台词、演技、演员,都在影响我们对故事所做的价值判断。我们以为那段感情很浪漫吗?不,也许是那段配乐很浪漫,然后你将它自动过户给那段感情。我们做判断,本来就夹杂着许多非理性的元素,不过电影工业特别擅于操控这些非理性元素而已。

■ 解析故事的布局

回到故事本身,故事中许多设定,都让我们容易认同这段婚外情:

★隐藏的家庭★:丈夫出场不久,即带着子女出门远去。所以观众所看见的范丝嘉,其实是一个已婚的单身者。我们判断范丝嘉应否爱上罗拔时,到底是视她为一个已婚者还是单身者,可能连我们也说不清。

★苦闷的家庭生活★:范丝嘉是位无微不至的母亲,但一家人对她的付出已视为理所当然,缺少感谢之心,也忽略她的需要。尽管她不喜欢,丈夫和儿子每次关门都弄个隆然巨响;女儿也从来不问一声,就把她正在听的音乐转到另一台。这样苦闷的家庭生活,看见就令人泄气。

★精选的情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走遍世界各地,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女主角也不赖,她会看叶慈的诗。)

★沈闷的老公与知音★:丈夫被范丝嘉形容为很「干净」(clean)――一个很奇怪的形容,大概指他样样都好,却一点情趣都没有。反之,罗拔提到,他经过女主角成长的义大利小镇,仅仅因为乡郊景色迷人,就放弃原订的旅程,迳自下了火车。这让嫁来美国多年的女主角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简化的人际关系★:范丝嘉远嫁至爱荷华,没有其他亲人,缺乏保护伞;至于镇里的居民,就电影所见,都是些爱说闲言闲语的道德教条主义者。故事里安排一位妇人,被人揭发为婚外情的第三者后,终日受人歧视,进一步凸显范丝嘉跟这群「鸡公鸡婆」的隔阂,又预示着她若发生婚外情,会受到多大的攻击。有趣的事,作为观众,看见这群讨厌的镇民,反而会站在「弱势」的一方。

★至死不渝的爱★:这段婚外情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四天,然而双方至死都没有忘记这段情,罗拔死后把骨灰撒在廊桥,又把有关两人的一切物件寄给范丝嘉,恋恋不休,令人唏嘘。

★丈夫的忏悔★:丈夫临终前跟妻子说:「我只想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对不起,我没法实现你的梦想。我真的很爱你。」

★儿子的谅解★:儿子最初难以接受母亲的婚外情,觉得她背叛了父亲和自己,最终也谅解了,甚至跟妹妹用当年母亲和情人用过的酒杯喝酒。

★婚外情成了一种救赎★:在婚外情那四天中,范丝嘉说:「我举止有如是另一个女子,可我比以前更像我自己。」到晚年,她的回顾是:「若不是他(罗拔)我无法在农场待上多年。」婚外情,成了她的「救赎」,寻回自己,忍受现状。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救赎,还「惠泽」下一代:颇为大男人的儿子,看完母亲的故事后,跑回家拥抱妻子,问:「我令你快乐吗?我想令你开心,甚于一切事物。」而女儿,亦开始懂得如何平心处理维持了二十几年却难言满足的婚姻,她也学会珍惜。

连当事人(丈夫、子女)都对女主角表示忏悔与谅解,而这段婚外情又发挥如此不可思议的救赎功能,我们这些原就是局外人的观众,就更没有身分去责怪这段婚外情了。

■ 解析观众的心理

我们观看影片前的一些「前理解」,值得玩味。电影的角色,除了是故事里的人物,也是现实中的演员,我们对他们早有一些主观期待。譬如说:观众在观看前,会认为谁才是天生一对?当然是主角克林伊斯威特和梅丽史翠普。在观众心目中,扮演丈夫的演员(我们大概连他的名字也说不出来),才是第三者!观众觉得他配不上梅,他早该离场!想一想,谁是男主角,谁是男配角?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在镜头前,梁朝伟的妻子和张曼玉的丈夫,从不曾出镜(粤语版分别由孙佳君和张耀扬声演)。梁和张在故事中若不发生感情,观众才觉得不合理、不应该哩!观众来看爱情电影,就期待看见爱影,所以,观众也在怂恿他们发生婚外情!

观众也常常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心态,因为喜欢那位演员,就认同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坏事。

说实在的,我第一次看《麦迪逊之桥》时,也觉得故事不错,无意批评这段婚外情。原因很简单,跟一般观众一样,我看电影是要娱乐,不是要作思考训练。说得坦白一点,我是来「求骗」不是来「求知」,对影片只作「审美理解」,不作「逻辑理解」。电影是「梦工场」。有些梦,不一定合乎道德。人有罪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不合乎伦理的欲求,观看电影时,常常是在放「价值观的假期」(老实说,大部分在婚姻中的人,都作过离开这段婚姻的梦)。大部分人都明白戏是戏,出了戏院就算了;同情剧中人,或者作一作梦,不代表就是认同婚外情。

只是近年,我愈来愈感到,有些人会以一些电影情节来作「证据」,「证明」某些有违传统价值的事物原来有多「美好」。也有些人相信自己看电影时没有在「放假」,但看完这类电影后,信念却受到冲击。这大概是因我们的价值概念常常只有命题,缺乏血肉。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婚外情」吗?还是,那只是一个「空概念」?

意思是,我们跟这些婚外情家庭,没有真实的接触过,没有真切地体会到它对家人的伤害。我们也许认识有这些遭遇的朋友,却因着避讳,未曾跟对方就此事有过深入的交谈,不知个中底蕴,只有个空架子、模糊的概念。而电影的感染力强、似真度高,填补了我们的「空概念」,成了另一种「真实」――危险就在这里。当我们想起婚外情,脑中就只浮现这些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电影片段,挑战我们对婚外情的原有立场。这是影像时代的一种认知偏差。当然,很少人会因一出戏就改变价值立场,多数是在日积月累下被逐渐松土。所以,这里无意夸大个别电影的力量,只希望我们不要忽略同类电影所累积下来的能量。

■ 与其沉湎故事,不如琢磨人性

我看了《麦迪逊之桥》好几遍后,突然有一句话跳了出来:这是一个中年乡下欧巴桑(师奶)的婚外情绮梦。

这样讲好像很损人,但想深一层,整出戏都以女主角为中心,反正什么便宜都给她占尽了,有一个忠诚的好老公,又有一个痴情又优秀的情人。我想来想去,也想不通这位因浪迹天涯而离婚,又到处留情的摄影师,为什么会喜欢她――请不要把对梅丽史翠普的遐想投射给那位家庭主妇;还说出「这样肯定的事,一生中只有一次」这样的精句,其实他肯定什么?罗拔不断称赞范丝嘉,但除了他口讲以外,在镜头前,我们实在看不出她跟一般乡间家庭主妇有何分别。只因为这位家庭主妇会开玩笑、看叶慈的诗,还是因为她欣赏罗拔的作品?这些理由加起来都不够说服力。我们顶多是接受传统的讲法――爱情是盲目的。

当了十几二十年的乡下主妇,范丝嘉根本不可能跟情人远走高飞,这是客观限制。不过她却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理由:家人会承受不了压力――这是事实,却不是事实的全部。难道她自己就不用背负一辈子的内疚?不用担忧这位习惯浪荡天涯的新丈夫,会继续惯性地到处留情?

更有趣的是,那位美国南部传统爱家的丈夫,竟然在死前对妻子说:「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梦想,对不起,我不能帮你完成。我真的很爱你。」妻子搞婚外情,最后竟是丈夫向她忏悔,这是哪门子剧情安排?而且,对一个传统爱家的男人,会认为无论是丈夫或是妻子,为家庭牺牲理想是正常不过的事。人生没有那么多「两边平衡」,更多是在「选取」。

而且,故事还安排一对子女最后视母亲的婚外情为一件相当正面的事。对不起,作为一个有正常心智的人,如果我妈妈搞婚外情,无论故事有多缠绵悱恻,我顶多是原谅她,总不至于举起母亲跟情人用过的那对酒杯,跟妹妹干杯起来,他们在庆祝什么?匪夷所思的是,母亲的婚外情故事,竟然成为一对子女婚姻的救赎。儿子向太太重新示爱——怕她学母亲搞婚外情?女儿懂得怎样面对自己的丈夫,放弃草率离婚的打算——是因为母亲最终选择了家庭责任?

我反覆琢磨,愈觉得故事里每个角色的心理都很奇怪,不可以常理测度。试问这样的一个故事,不是一个中年乡下欧巴桑的婚外情绮梦是什么?何况这段婚外情一直是范丝嘉采取主动的。早在领罗拔去廊桥途中,她就开始渐生情愫,将自己一步一步推向婚外情:邀请对方到家里喝冰茶,再留对方用晚膳,之前还刻意换了一对漂亮的耳环。用完餐又继续请对方喝酒。到深夜,心血来潮,开车到翌日摄影师要拍照的廊桥,留下字条邀请对方再度一起吃晚餐。翌日下午,欢欢喜喜地去买一条新裙子。罗拔建议取消约会,她又坚持要见面――试问,换成是已婚男性有这些举动,我们作何感想?

每一次重看此片,我对范丝嘉的同情就递减一些。我明白一个人若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只活在因循琐碎、不受重视的环境里,一旦遇上一个充满自由气息的人,难免心动。只是,大部分人岂不都这样生活着吗?这并不能合理化出轨行为。而且,故事中那幕苦闷的家庭生活,真的是她生活的完整缩影吗?不说别的,单是一对子女从出生到青春期前,应该有无数的欢乐片段吧。家庭里也有梦,不能把家庭当作摧毁梦想的凶手,这样太不公允。我们可以欣赏配偶以外的一位异性,却不一定要爱上对方;我们可以爱上对方,却不一定要与对方交往;我们可以与对方交往,却不一定要发生性关系。我们不是没有选择,每一步都有选择――包括选择在因循的生活中发掘意义。

事实上,我根本无法想像,跟一个因浪荡天涯而离婚、又到处留情的人私奔,会有什么好结果?范丝嘉跟罗拔分开后,即使罗拔真的会守住这段情一辈子,我同样无法想像,他不会继续到处留情――毕竟他说过他不是僧人。

我无意奚落这位妇人,毕竟,这只是个虚构故事里的虚构人物。

■ 在弄虚作假中寻真责实

有一次带领电影讨论,一位中年弟兄说,因为罗拔至死仍深爱着范丝嘉,所以这是情、不是欲。我问他:这样说来,如果你太太跟罗拔这种男人发生婚外情,你也可以接受?他一时语塞,说不回答假设的问题。我不迫人太甚,没说他只是在慷他人(范丝嘉的丈夫)之慨。我不是庸俗的人,可我也不是天真的人。

电影的本质是「弄虚作假」,所以不能怪电影欺骗了你的感情。荷里活电影是精密计算的产品,善于掌握观众的心理,它有许多传播信息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当观众的,可以享受听故事的乐趣,却不必被故事牵着鼻子走,受其意识形态操弄。

《麦迪逊之桥》是一出「通杀」(大小通吃)的电影,既美化婚外情,又维护家庭价值,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它的基本调子仍是歌颂婚外情。我对它的批评,不纯粹是价值观的问题,否则这只是意识形态之争,大可各为其主,言人人殊。我的批评是,它有太多不合人情人性之处,它不是一个好故事,纵然它很动听。

听故事有不同的层次,「听古唔好驳古」(广东话,意思是:听故事不要反驳故事)是一个层次,「反驳故事」又是一个层次。基督徒对这类与我们价值观不同的电影,可以透过提升「解读力」来提升「解毒力」,拆解光影背后那些不合常情常理的情节。提升「解读力」后,我们也要敢于拿福音电影来作类似的解读。最终不是为解构一切,而是为了「在反驳故事后说出更好的故事」,因为基督信仰原就是个充满故事的信仰。反驳虚假的故事,说出能寻真责实的故事,本就是基督徒的使命之一。

愿主教导我们说好故事,并把故事说得好。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延伸阅读】:
算命,天机还是预言?
《长江七号》里的父与子
《思念之城》及《家在何方》放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