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三育四集》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打造一个动态的跨领域学习环境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这篇文章是今年暑假前因着清华大学招收多专长的学士班学生而写的反省文章,重新思考这些多专长的学习与通识或跨领域学习三者之间可能的关系为何。希望能为将来的招生策略与通识教育提供一些不同的想法。

一、通识教育的反省

如同本人之前为通识两三事所写的一篇文章,《从领域关系看通识教育可能的调整方向》(注一),我认为通识教育未来除了延续传统的博雅教育与通才教育方向外,更应该积极带头来开办「跨科际与跨领域整合的平台」,才能带出新的动力帮助学生整合所学习到的知识与能力并有所应用。

简单来说,所谓的「博雅教育」或「通才教育」是一个比较静态的概念,代表知识的菁英按照某些标准(通常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所归纳出一堆课程,配置为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承或某种文化素养的培育。

但是我们可能会因此忽略一项事实,就是这些知识内容的给予,都是来自于各领域的专长的老师,几乎都是分门别类一块一块切割好的内容。但他们彼此间却是断裂的知识或思考模式,因为授课的老师大部分自己也很少跨出他们所熟悉的领域。从正面来看,这叫尊重专业,但从另一面来看,却是壁垒分明。也就是说,我们是一群自己几乎没有跨领域经验的老师,将自己觉得最引以为傲的片段知识交给学生,以为他们这样就自己会把这些不同思维模式的知识整理成完整「通识」。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由各方面专家所组成的广泛学习是有一定好处的,也的确为一些学子提供不同的视野与看见。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也是在不同思维模式下所建构起来的。例如理科训练可能注重研究问题的本质、工程训练就比较注重应用的价值、人文艺术方面比较注重情意感受、社会科学方面比较注重公平与价值等等。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在涵盖许多不同思维模式通识的课程中有所学习与体会,就不能只是「补充」一些所缺乏的部分,因为那是他们自己很难消化的东西(因为思维模式不同)!

二、动态学习来自于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如果要能消化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除了鼓励某种团队合作以外,也要能让不同老师实际共同授课,甚至一起作跨领域的研究,有所产出。这才才能算帮助我们学生看到所谓的「通识」是如何可能成为「动态的进行式」,是一种消化的过程。等到没东西消化了,就会觉得肚子饿,就会自动再去多找一些食物来消化,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但我们大部分的课程设计似乎还是比较像是在想如何「塞」进不同的东西给学生,但并未教他们如何消化,也反而影响学习的欲望,走向负向的循环。

事实上,我们仔细想想就知道,学生在各自主科的训练中就是这样看他们老师如何消化这些知识,转为研究成果的。即便他们不一定作相关的学术工作,但却很清楚地看到所学的知识如何成为教课书或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通识课程,学生通常看不到这些部分,因为老师们自己就很少有跨领域的研究,所以难以以身作则地教导学生如何整合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

三、作为多元招生的配套:

如果连接到我四月份这篇文章,《双/多专长跨领域需要更多配套》(注二),我们可以将跨领域学习要素分成以下三点:1. 学生自身的兴趣与性格,2. 课程的适当安排结合,3. 馈领域的研究与社会实际的出路。

清大这年所强调招收的「非传统学科优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就是希望能看到学生本身的优秀特质,包括繁星、甄试、特殊选才、旭日计画、学士班、不分系、多专长等等。这些约可对应到上述第一种要素,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动机、兴趣或想法。所以等到他们进到学校以后,我们能作的就是在第二点与第三点。第二点已如上所述,也在《从领域关系看通识教育可能的调整方向》(注一)一文中有提到可能的作法。至于第三点,如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授课老师自己在教学时就有跨领域的预备(例如共同授课),并且能投入某种跨领域的研究。此外,也需要通识中心与各院系或学校合作,邀请校内外重要的学术、社会或业界人士来分享跨领域的实际意义与发展典范。毕竟,多看看前人的脚步与了解大环境的生态,可能会更激起同学去创造新的机会。

这时候,「通识」就不只是继承过往的精随,而更是透过跨领域的实践来转化为新知识的创造。当然,这并不代表过往的知识精华是不重要的,而是说在我们目前已经过分强调静态的知识吸收上,更需要加入动态的跨领域知识连结。在连结这些知识形成新的观点或问题意识的时候,学生才会更发现自己所缺乏的部分而去补充。(传统的看法是认为先把基础学得够多以后就自然会有新的创造,但这些「基础」目前已经累积太多太杂了,永远也学不完的!)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一个知道自己缺乏甚么而愿意主动去学习的学生,永远都比那些自以为学了很多但却不知道怎么去使用的人还要接近我们大学教育的目标。

所我们不能只是以为「多专长」就是一定是好的(这是社会上普遍的盲点,以「量」来判断),以为学生自己会消化吸收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其实我们还需要有好的引导与配套,那才是教育真正的「本质」。反之如果我们可以把通识中心打造成一个强调跨领域并多元学习的地方,使学生因为有实践活用的榜样与对未来有益的指引,他们或许就更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知识的学习与融合,开创出属于他们下个世代的知识力量,真正地青出于蓝。

本文发表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通识两三事」(9-21-2016),连结如下:http://cge.gec.nthu.edu.tw/cge-news-80.html

注一:王道维,《从领域关系看通识教育可能的调整方向》(通识两三事,国立清华大学)。http://blog.udn.com/dawweiwang/22092656

注二:王道维,《双/多专长跨领域需要更多配套》,(通识两三事,国立清华大学)。http://blog.udn.com/dawweiwang/48623292


图片提供/123RF

【延伸阅读】:
心思单纯的人多么有福!
一枝笔的拣选,一世代的呼召
看不见与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