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空罐头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去年耶诞节,我太太跟她一个朋友到台北某大百货公司逛逛,令她吃惊的是,那间新开幕百货公司里的许多专柜,随便一件外套都要好几十万块。所以整个百货公司虽然充斥人潮,但是却少有人进店购买,多数人都是在电梯和店门口观望。偌大的百货公司,却将多数资源集中在服务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身上,这样的市场机制让我太太十分有感触。

在逛百货公司的过程中,她还听到两个穿着入时妇女的对话,其中一个告诉另外一个说:哇!你这件大衣是xx牌的ㄟ,昨天去参加xx聚会的时候,有没有把在场的人都比下去了?当下我太太心里十分不舒服,因为「人」的价值完全被「物」所取代。

消费社会的逻辑就是这样,大家购买或使用某品牌物品的原因,不见得是该品牌的商品耐用、舒适、高雅,而是这个品牌的售价极高,只有少数人买得起。因此,当我们能穿上或使用这个品牌的商品时,便代表我们是社会中的菁英、上流人士。

或许某些品牌商品推出的最初诉求,确实是它的实用、耐用、高雅等特色,而在消费者购买或使用这些特性的商品时,便可以突显出作为一个消费者的独到眼光或品味。只是当这些商品的品质特色,被刻意标榜的高价位所掩盖之后,所留存下来的就仅是外在表面的「符号价值」,而非内在实际的「使用价值」。

事实上,不仅是百货公司的商品交易市场,就是百年大计的教育场域,也充斥着大量追求「符号价值」的文凭主义者。原本考试制度创设的初衷,是鉴于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习者入学的需求,所以才会推出一套能力筛选的标准,来评定某些人可以享有优先使用这些教育资源的权利。也因此,能够考上某一所大学或科系,代表着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较为杰出的表现。

但曾几何时,念大学、研究所的目的已很少在充实内在的「存有」(being),而是在追逐外在「存在」(exist)的文凭。在这种竞逐文凭的风气之下,许多大学碍于经费压力,也抓紧了这场文凭追逐风,无所不用其极地想以各种专班、学分班、xx班的方式招募学生,或许说得更白些就是以「文凭」换取「学费」。至于这些学生招募进来要花多少时间、心力栽培、这些学生在获取文凭之前应该具备何种专业知能,不晓得有多少学校与教师仔细思考过?

在这种消费文化影响下,穿着名牌、握有名校文凭不再等同于个人内在有等量的品味与专业知能,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只重表面「符号价值」、不重内在「存有」的肤浅消费者。人际间相互认识、评判的标准,就只剩下文凭和名牌,至于关怀、互助、包容、尊重……等能够改善群体生活关系的德行,或是可以实际提升物质生活水准的专业知能,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一旦人际间相互评价的标准只剩下名牌和文凭,而非人内在的人格特质或专业知能时,「人」的价值就不会再受到重视,因为人已经被当作「商品」,「它们」的内在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外在的标价,也就是挂在身上的品牌和文凭。走到这个光景,很少人可以再因为独特的人格特质或专业能力被肯定,整个社会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包装精美、品牌响亮的「空罐头」。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