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没有和好的坚持只有虚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每年耶诞节前夕,经过台北市新生南路天主教圣家堂的时候,都会看见「和好」这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字。

最近,是在课堂上跟同学念到P. Freire《受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里头谈到「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不是要让自己从被压迫者转向压迫者的位置,或是将压迫者打败,而是让双方都了解人与人其实可以不用靠压迫对方的方式,过着彼此信任、尊重、自我实现的生活。

另外,也是参与街友艺术课程的过程中,让我不断地反问我自己:追求公平、正义、同理心.....等等价值的终极目的究竟何在?是要让街友或弱势族群过着跟优势者一样的生活?还是让优势者尊重弱势者的差异文化,甚至愿意将他们的文化纳入自己的生活世界?

在课堂上,我也提出同样的问题询问学生:「多元文化彼此尊重」以经是大家都琅琅上口的口号,但是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何街友值得尊重?为何性工作者值得尊重?为何原住民值得尊重?如果我们无法确实提出一些「差异族群」值得尊重的原因,「多元尊重」就永远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虚幻口号,更不用说让人与人真正的「和好」。

接着我跟学生们聊到:我在街友身上看到许多对抗生命冲击的勇敢际遇,听到许多感恩报恩的感人故事;先前透过一些性工作者的纪录片,我也看到许多性工作者对待家人那种无私付出的伟大母性,以及存在于姊妹间那种温暖的互助情谊。当然,这些勇敢与动人的故事不是不存在其他阶级群体中,而是在资源匮乏、甚至危急存亡之际还能被展现出来,更令人觉得可贵。虽然我不赞成将人的身体当成商品一样贩卖,虽然我也不希望有人餐风露宿,但这些「人」的伟大故事却值得我学习。

这些日子来我慢慢发现,如果我坚持的价值或实践的理想对于人与人的彼此了解、相互「和好」没有帮助,就很容易只是在标榜自己的秀异,最终只会让人们陷入孤芳自赏或歧视对立的紧张关系,最后一切只会是一场「虚空」。

相反地,基督信仰里谈的「和解」,是基于「爱」的缘故所展开的了解行动,唯有处于对立或紧张关系中,有人愿意先因为「爱」的缘故先事出善意,才有可能慢慢开始破冰。唯有开始慢慢互动,才有可能透过真诚交流认识彼此值得肯定、尊重的特质。唯有真正懂得欣赏彼此的优点,从对方的生活背景理解彼此的言行,才可能跨越既有的裂痕,甚至慢慢抚平先前的心理创痛。

也是因为这样的考量,我开始一步一步邀请先前指导论文的研究生聚会,希望透过这样的聚会,一方面会具有相同价值的人,另一方面,也修补先前可能存在彼此的芥蒂。我跟我的学生们说:

一个团体能分享相同的价值观很令人兴奋,
一个团体能提出不同的价值观很令人珍惜,
一个团体能宽容曾经产生的误会很令人温暖,
一个团体能修补曾经产生的裂痕很令人感动。

无论大家能否来参加这样的聚会,我都衷心感谢并珍惜大家不计前嫌....希望能创造更多和好的关系。

也祈求上帝,让我们的聚会能充满「爱」与「和好」。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
如何明白上帝心意?
耶稣只是明师之一吗?
人生的意义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