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123RF 感谢上帝,让我们在救恩历史的这个时期一起来思考「逼迫」的议题。我将尝试用几个问题来讨论它: 一、根据圣经,在受逼迫时,我们要如何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反应和感受? 二、根据圣经,在受逼迫时,我们要如何理解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三、根据圣经,在受逼迫时,我们要如何理解生命的改变? 本文会简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然后把重点放在第三个问题。讨论第三个问题时,会兼带回应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最后,做一个读经的练习。 一、当逼迫来临,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 你遇过逼迫吗?遭遇逼迫时,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紧张、害怕、焦虑、无助、担忧、愤怒、退缩、孤单、怀疑、困惑……?如果这些不是你习惯的反应或情绪,你也需要了解并认识它们,特别对牧者而言更是如此。 牧者要接触、牧养、服事、陪伴和带领人,而大部分的人面对逼迫时都会在这些情绪和反应中挣扎。你怎么理解这些反应和挣扎中的弟兄姊妹,怎么理解和评估你自己在其中的状态,一定会影响你怎样带领、牧养、辅导、陪伴和帮助他们;也一定会影响你所在、所爱、所服事的教会,作为一个信仰群体,如何在逼迫中实践并见证信仰。 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如何对待那些和我们身处同样的逼迫,却与我们有不一样策略和做法的其他信仰群体。而根据主耶稣离世前的教导,与他们的合一才更是我们在逼迫者面前对信仰的见证。 二、当逼迫来临,你怎样理解这一位你为他受逼迫的上帝?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先看我们怎么回答第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都是罪人,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应当的。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从恶梦中醒来。梦里一块黑黑的东西打在我父亲头上,然后我就吓醒了。 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是按进度读诗篇灵修。当时我想上帝也许会藉着那天的经文对我说些安慰或鼓励的话,平复我的心绪。没想到,当我照进度翻开当天的经文,出现的竟然是一篇充满愤怒与惊骇的咒诅诗。 我不明白,在那样的时刻,上帝要我读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但因为那是当天该读的经文,所以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 读完以后,我起身去洗手间。心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念在问自己:「你认为这些是你当受的对待吗?」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是个罪人,我父亲也是个罪人,所以,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本来就是应该的。我接下来该做的,是更多为我父亲能够认罪、悔改祷告;而不是只为他笼统地祈求平安和保护。 如果我们真知道自己是个罪人,而且是全然败坏,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明白,上帝并没有欠我们什么。罪的代价本是死,这就意味着,什么坏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都只不过是我们应得的,实在不需要觉得奇怪。 但是,我们同时还生活在一个全然败坏的世界里。在上帝的普遍恩典之下,即使是全然败坏的罪人,也有机会做正确的事情,并且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以,当我们基督徒因信仰受逼迫时,不管遭遇到的是多是少,圣经有没有说,你的确是在为上帝(而不只是因为原罪)而受苦呢? 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前面我们说到怎么理解人在逼迫中会有的情绪和感受很重要。是否一个人只要是为上帝受苦,就一定不会觉得那么苦?或者,是否只要有信心,面对逼迫的时候就一定不会恐惧或悲伤,就一定会被喜乐充满? 马可福音14章32~39节记载: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他说:「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这段经文说到主耶稣为了我们的罪而受逼迫,即将被钉十字架。这段经文也让我们看到,他之所以决定这么做,是因为这是父神的计画。所以,我们可以说,耶稣基督和世界各地正因信仰而受逼迫的基督徒一样,是「为了父上帝」而受苦。 当然,他和我们有不一样的地方。他没有罪。从律法的角度来看,主耶稣是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唯一一位全然完美、勇敢、有信心又爱上帝的人。但是,当他为了上帝的缘故要面对逼迫所带来的可怕痛苦时,这里的经文告诉了我们几个事实:他恐惧吗?他恐惧。他悲伤吗?他悲伤。他真心希望这件事情可以不要发生吗?他真心希望。他求父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便把那杯撤去。你可能听过这样的教导,祷告的时候,要诉诸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应许去祈求。而这段经文的36节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在为「叫那时候过去」这个愿望祷告时,他正是诉诸上帝的属性:「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 不知你是否可以体会,主耶稣有多希望可以不必经历这样的痛苦?当然,和这个愿望相比,他更渴望的是顺服上帝的旨意。所以他祷告说:「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然而,正是这个更强烈的渴望,使他必须面对他不想面对的痛苦――肉体的折磨、罪的污秽、被天父转眼不看……,他为了那个时刻惊恐和悲伤。也就是说,耶稣的惊恐与悲伤来自于他已经定意要爱与顺服这位他相信是「凡事都能」的阿爸父,而不是因为他缺乏刚强、仁爱和谨守的心。 所以,勇敢,并不是没有惧怕的感觉,而是在惧怕的时候转向上帝,并且仍然选择做对的事情。 当我们为了上帝的缘故受逼迫时,其中的痛苦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像。又或者,我们已经听说过一些故事,并且因此开始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挺不过去,我们想像得到自己会妥协让步、出卖朋友、甚至叛教……。在这样的时候,回到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怎样理解这一位我们「将要或是正在为他受逼迫」的上帝呢?相较于检视个人对逼迫的反应和感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更清楚显明我们在哪些地方需要主耶稣。 或许你认为你需要的是主耶稣给你平安?是的,你需要。或者,你需要的是他给你勇气?是的,你需要。你需要他给你信心?是的,你需要。但是,当你留意观察自己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你会发现,事实上,你很少为这些事情祷告?为什么?或者,当你越祷告,却似乎变得越害怕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己需要明白关于上帝的哪一项或哪几项事情,就可以不用害怕「自己的害怕」?如果你并不清楚,为什么? 当你发现自己非常恐惧,无论怎样责备自己、鼓励自己、对自己传福音,都没办法让自己愿意选择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时,你的盼望在哪里呢?你会缠着上帝好好纠结这些问题吗?或者你只是在脑子里搜一遍、想一通已经知道的经文和神学,彷佛思想改变了、理性通过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你的反应是这样,为什么呢?或者,在你内心那个因着逼迫而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角落里,除了惧怕和备受煎熬的良心,那位会向你自我启示的上帝是否也在那里?他在那里做什么呢?他也在这可怕的逼迫里吗?如果在,他做了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太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我们以为自己认识上帝,但逼迫的处境却暴露真实的景况――我们其实不太认识他。(待续) ※本系列文章授权自生命树辅导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