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05.08.07
古早前的小学课本,都会读到孙逸仙年轻时,如何在家乡的庙宇中,拆掉神像的手臂,推倒神像的躯体。课本的评论解读是:国父自幼思想开放,接触西方教育,为破除乡里的迷信,故破坏寺庙。这样的解读,颇有褒扬他的英明之意。实则,孙逸仙早年接受基督教,成为积极 (或可说激进)的基督徒,因而会破除偶像,宣扬天国的福音。当时必被地方人士视为大逆不道,欲除后而快之;但孙逸仙一定认为自己是「先知在本地本乡不受欢迎。」
如果以上是史实,反映出若干状况。首先,为要教育科学理智的观念,必对不理性的所谓迷信开刀;但这么一来,否认了民间信仰,只能说服少数精英知识份子,却无法消除广大百姓对宗教信仰的需求。
其次,国父学了西方的什么知识,让他有如此行为,以中国社会为背景的教育,不好说明孙逸仙信仰情形,读的人不懂,只好把他当歌功颂德的故事,根本没这回事,史实被湮灭。再者,孙逸仙以自己所信为真,固然信得好;但因此就立刻着手推翻异己的行动,实则如他的年龄,是轻率的行为。他这么做,对谁有好处呢?他所信的上帝吗?未必!总的而言,这个故事说明了信仰与宗教的冲突。
信仰与宗教,有一定的关联,但也有所不同。在大英百科的词条中,「信仰」的意思是一种心灵上接受并坚持相信某件事物的状态,这种接受相信不需要知识科学上的证明或支持。而「宗教」则是人类对他们所关心的神圣、神秘、灵界或神只所建立的关系,敬拜是维持这种关系的主要元素,而「正确信仰」及对宗教组织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由这些解释,配合我们所经验的,大致可归纳出:信仰是个人性的一种信念,它或者由个人领悟,或者由他者告知,让个人通过自己的解释并接受这样的信念、依循这样的信念。宗教是透过仪式、教义、组织,将一种信仰教化在组织成员中,以建立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并建立人和敬拜对象的关系。宗教有赖信仰,信仰不必然需要宗教。由人的性质来看,人需要宗教或依赖宗教远胜于信仰。因为,人是社会性群居的生活形态,需要集体的意识和组织的领导统御,宗教是达到此目标的有效工具。在此条件下,个人的信仰必须融入团体的信仰。也就是说,在宗教里,个人的信仰无法存在,有的只是团体的「正确」信仰。
传道书3:11「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原文是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自有人类以来,人就会向永恒之处,或者那神圣的所在寻找神。其中有对日月星辰的敬拜,因那是人所不能及的神秘之处。后来降至山川、树石、百兽以至各种精灵的崇拜。总要找个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以求福祉,以求平安。那时,是信仰发达的时代,个人随从自己的意思敬拜自己信仰的神,解说自己的神。进入国族的型态后,为统一解释群体的信仰,避免混乱,就有了宗教,有了组织,有了仪式。希伯来民族的犹太教,古埃及的宗教制度及商周时代中国的国家宗法制度,都是如此逐渐形成。之后,有各种信仰兴起,接受的人数一多起来,就形成自己的宗教,以便管理,以便传播。到了此一阶段,就有了宗教与国家统治者的关系产生。直到十八世纪帝制统治的型态结束前,世界各地的统治者都可能利用宗教统治国家,因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民心。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皇帝接受基督教,中国北魏孝文帝推行佛教,日本天皇运用神道教,都是政治考量。从单纯的信仰,走到复杂的政治宗教关系,真神(或者众神)的地位何在?
马丁路德说「这是我的立场。」时,打的是信仰与宗教的战争。欧洲三十年战争打的是天主教与更正教的宗教战争。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带着浓厚宗教味道的国家战争。我们发现许多苦难是因宗教战争而起;然而宗教的本质是与人为善,修度彼岸,何以至此后果呢?我想,没有真神与真理的宗教,只是人的宗教,因此必导致人为的后果。而真神和真理,只存在信仰中,不存在宗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