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圣经的阅读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在于圣经,这是源于马丁路德改教时所订的「真理」。从教义、神学一直到讲道,无不从查经解经开始。通常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比如到美国的留学生,基督徒聚会大致都是由查经班开始。又如,在每个团契或例行性的聚会,查经节目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说要明白神的话,除了灵修式的心领神会外,也需要解析式的字句诠释,对经文才会有正确的了解。因而,解经释经就是必要的读经过程。

阅读圣经和阅读圣经之外的书籍有多大的不同呢?在方法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异。读一般书,无非也是要了解作者的原意。在阅读方法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爱德勒(Mortimer J. Adler)说到第三层次分析阅读时,就是要将一本书分类、找出大纲结构、分析单字词义、找出关键字、判断句子主旨等,似乎也接近基督教释经法。

然而,一般的书,是各类不同的书写,阅读的目的就是为思想和知识或乐趣。圣经是加上「圣」的经书,是属于超越人类知识的神圣之书,是康德哲学「现象」与「本体」概念结合的书。因而读圣经,除了「方法」,还要「实践」,还要「神秘经验」。也就是说,圣经是跟灵界信仰一至的书,是基督徒走天路的手册和地图。读圣经,终究是要有与读一般书截然不同的观念和心态。

如果我们读圣经的态度是对的,就可以读出圣经中「对」的意思吗?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回答。即使我们对圣经权威无所怀疑了,但圣经的写作及翻译是否就认同了?圣经中的记载互有冲突处如何解释?我们藉着一些参考注释书,或许有些帮助,但要达到「正确」,各家各派的看法就不一至了。我们跳过这些状况,只看我们自己查经的功夫,是否真的得到神要对我们说话的意义呢?

当我们看到希伯来书将摩西五经中大祭司的职分和煞血献祭的仪式与耶稣基督的定十字架对比应用,我们是否可将耶稣的血和耶稣的肉与圣餐中的饼和杯结合,使我们真是吃耶稣的肉,喝耶稣的血,而具体的分享了耶稣的生命呢?如果饼和杯只是代表意义,吃不吃喝不喝,只是仪式问题,那么耶稣与我们有何关系呢?难道只是抽象的「属灵比喻」吗?

又,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说教会的根基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若今天我们要建立一间教会,不论在属灵的事情上,或实际的职务上,有使徒吗?有先知吗?或这只是历史的事情,今日没有使徒和先知;那么所有的经文是不是都可归类「过去」的事?如何判定?果真如此,圣经与我们何干?

的确,我们解释圣经会遇到不少困难。义大利哲学家及符号学家安伯特(Eco Umberto)所着《误读》一书,将圣经做了一些莞尔的批判,我们先不管这位怀疑论者的大作。在皇冠出版这本书的编辑介绍有这么一段话「『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向来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现代文学理论里,『误读』(misreading)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每一个读者透过『读』而再次诠释了作品,透过『读』而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过度诠释』的情形却一再发生……」我们发现,这种后现代概念的诠释法,也发生在教会释经上。当彼得叫信徒不要强解保罗的书信时,就预告了『过度诠释』的发生,是必然的。

我们的解经,是否是『过度诠释』呢?或多或少有吧!为了将历史文献(圣经)与现今社会(教会或基督徒)调和,产生关联,就必须要「处境化」。而处境化的释经本身就是『过度诠释』,因原作者并无此意。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就只好用「神秘的灵意」来化解,即上帝透过圣经作者的书写,读者并不限于作者当时的对象,而是扩及现代的基督徒。虽然这样,今天的读者仍是会『过度诠释』,因「一人一支号,各吹各的调」的现象比比皆是。

前两年台湾出了一本书,书名有些耸动----《教会读错圣经?》,英文原名就是《教会误读圣经》。虽然许多神学家、牧师等教会领袖,都极力要恢复正确的解经释经,即避免过度或错误的解经。但是,既然解经是神的事情,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权威。过度诠释与否,就没有一定标准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