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06.04.23
在这物质泛滥的社会,经济压力降于不同层面的族群身上。台湾已超越了「笑贫不笑娼」的层次,而是在「人人向钱看」的社会;若仔细听听周围的对话,三五句必会谈到钱的话题。为了消费,好一些的当「卡奴」,差一些的就当「强盗」。卡奴只有少数是迫于经济需要,强盗有少数是迫于无别法子可享;但大多数的二者,是为了肉体与虚荣的享受。不论卡奴或盗匪,都是在心灵痛苦中度日,「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六:9∼10)
卡奴或强盗想要发财吗?二、三十年前或许不是,那时台湾是「饥寒起盗心」、「家贫赖举债」的年代,是能过一天算一天,「发财」 连白日梦都谈不上。但现今「乐透彩」、「大乐透」、「小乐透」,政府做庄,全民聚赌,美其名公益彩券,实则是没钱的政府要百姓拿出钱来财产重分配。而银行信用卡无限发行,小学生都有可能一卡在握,刷卡不见现金流出,背债是自然的。人人立志发财好去消费享受,愁苦的人数就一直往上窜。
愁苦产生的忧郁症,伴随着自杀、他杀的新闻,在近年来台湾的新闻版面,几乎是天天都有报导。而更令人心痛的是:大人要自杀,连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杀,这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看过一幅十九世纪的沙龙画,远景是罗马帝国战车和骑兵冲过来,中近景尽是蛮族的女人纷纷杀死自己的儿女,然后自杀的画面。她们是不忍看到自己及儿女受辱为奴,因而出此下策。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的动乱,就会导致这种忧虑,当忧虑到达临界点时,杀子自尽之事,就不足为奇了。
但另一方面,就如一部老片子《暴君焚城录》中描述的,在耶稣升天不久后的罗马帝国,尼碌王迫害基督徒,或烧杀、或被野兽吞食。但那些殉道的基督徒,却是以唱圣诗面对死亡。变态的尼碌王还去看被害者的尸体,发现他们都含笑去世,自觉不可思议。信耶稣与否,有多大的差距呢?基督教信仰能帮助今日忧郁过度的人吗?
我们要回到「人」的基本问题,才能了解其衍生问题。人的基本问题就是思想意志,人怎么想、怎么认为,就照着他所想所认为的成就。动心起念一瞬间,就决定了这个人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心思的战场,决定我们的人生。箴言四:23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因此我们要学习谨慎自己的言行思想,放任自己欲望横流,就是放弃自己美好人生。
马克吐温所着《乞丐王子》中,即使是贫民窟中的乞讨者,也可以有高贵的情操;中国也有句箴言:「贫贱不能移」。拢总就是说:物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信仰可决定人的一生。人在愁苦艰难生活中,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就有希望与出路。就如哥林多前书十: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假设一个人遇到经济物质的缺乏,他能够照着圣经所言「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六:7∼8)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去思想,这是基督教的教导,他接受相信了,他就有满足与喜乐。
有一句话「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十七:22)。得忧郁症的人,不是不知道自己需有喜乐盼望的心,而是他身心灵在百受煎熬后,做了不接受信仰的选择。从医学的角度,忧郁症是复杂的问题;从信仰的角度,则是决心的问题。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试练,与神共渡难关,让神的喜乐与恩典,安慰引导我们的心思意念?若是如此,就能经历「喜乐心灵天上来」,人不要白白受苦,「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并不是靠饮食。那在饮食上专心的从来没有得着益处。」(希伯来书十三:9)基督教的信仰,因着神的全能和神的帮助,就能解决今日社会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