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喜乐在团契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喜乐从何而来呢?就是从人与人相处而来。

一度,我觉得自己应当离开所在的教会,为的是远离纷争,更为的是自己没把角色扮演好,造成各方困扰。虽然知道,没有完美的教会,没有必然的制度,但,搞砸了总该有个态度吧?!我也可以死鸭子嘴硬,不承认自己的缺失;即使有也微不足道。然而,一个自愿加入的团体,也不用硬撑要面子的混下去吧?!多层面想想:走,或不走,是问题的所在。当然,逃避只会加重问题,离开于事无补,那么怎生是好?前不久看到唐慕华写的《Truly The Community》,正是我所需要研读的书籍,只因中译本尚未出来,就先看原文的吧!

说白了,唐墓华就是在说:什么是真正的教会?另外一个方向的讲法是:我应该发现要用什么样的心灵才能进入(成为)一个正常的教会。乍看之下,心中很高兴,说: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不料,唐女士揭橥了本书的主轴:喜乐。喜乐从何而来呢?就是从人与人相处而来。唐慕华引用Jacques Ellul 有关现代科技带来道德沉沦的相关着作,说明人的疏离现象造成团体不易结合;只有在教会,透过神的连结,才能使我们在一起成为团体,而在其中就有喜乐。我想到诗篇一一三,正是这光景的写照。

《Truly The Community》以喜乐为经,以罗马书十二章做纬。这是一本罗马书单章的注释书,唐慕华将罗马书十二章解释成为「作为真正教会的生态 ―― 喜乐的所在」。这一章经文从头到尾都在帮助基督徒聚集成为真正属神的教会。她是逐句逐节的解释,毫不含糊。

基督信仰团体,与一般团体的共同性,是由同质的人组合起来,有共同的目标。其所以特别,是在于那超然的造物主作为团体的领导中心,而不是以一个有才能的超人作为中心。唐慕华用罗马书十二章前两节,说到基督徒在教会中的付出与连结;这种付出与连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上帝,一个是向教会圣徒。什么是「身体」?什么是「献上」?什么是「活祭」?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上帝的旨意」?唐慕华说,敬拜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主日崇拜,将自己的态度、言语、感情、行为,都交出主权给上帝,就像一个被献的牲祭,没有自己,只有耶稣。当我们献上自己时,必须是一种牺牲。牺牲时间、金钱、喜好、甚至自己惧怕,来经历上帝的开路。

如果没有活祭的信徒团体,教会只是俱乐部。唐慕华说:自私和权力的欲望,会摧毁信徒之间的连结,进而夺去弟兄和睦同居的喜乐。证之以我自己的光景,真是丝毫未差。在神的面前应有满足的喜乐,在神的右边会有永远的福乐;没有神做介面作平台,教会不过是狮子会扶轮社。然而,舍己的功课,何其难学!半百年纪,有时与孩子的脾气所去无几,为的是什么?与人的连结似乎比与神的连结更难。在神面前可本像呈现,在人的面前却要顾颜面,似乎是本末倒置,以为人可欺哄吗?唐慕华写到:「因为基督徒没有献上自己当做活祭,造成教会分裂,失去上帝的见证。……要知道因为耶稣赦罪的爱让我们的团体成圣,……我们喜乐,是因为知道我们所做的已经被上帝接纳。」

如何知道上帝的工作?如何做到彼此连结?就是要更新转变我们对真理的认知领受。「心意更新变化」不但是个人的学习,也是团体的学习。唐慕华说:「我们若忘了神的爱,我们便失去改变的力量……没有人能充分实现自我,但透过团体的更新变化,让团体有前进力量,个人在其中就可得到自由的喜乐。教会团体并不是用规则限制基督徒,而是要基督徒透过经历神的话,互相在神的自由真理中,将不同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共同有成长的喜乐。」

最近也看到一本卢云讲记忆治疗及灵程指引的书,感到我们不是要快速的有利润(人数)的来经营成长的教会公司;而是给一棵芥菜种树有长大成熟的时空。忍耐与磨合,固然难受,但走出了神的心意,却是无指望的世俗及火湖。 本书其他余下的经文阐释,都是讲到教会中德行及恩赐的操练。这些操练,不但是自己得救的功夫,也是基督信仰团体见证神国的呈现。有如箴言的方式,这些真理都是一句句,一段段的。比如讲到治理的当专心治理,就导出教会牧养领导运作的模式:牧灵领袖专心牧养,行政管理有恩赐者,专心行政管理;这符合使徒分饭食执事的运作,传道和行政各按恩赐分工牧养管理教会。另外,热心常服事主的定义要清楚,否则就是服事自己。谁是我们的主呢?唐慕华认为:我们怎么选择,决定了我们生活的重心。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要选择自己所为为何。为自己,还是为了神?选择神,就是服事神 (并非作「教会的事」);选择自己,即使是做了许多「教会服事事工」,但都不算服事主。这些点,都提醒我更正过去的错误观念,让我更认识教会生活的意义。

透过阅读《Truly The Community》,除去了一些我心中的困惑及难过,更让我学习喜乐的操练。《海角七号》中劳马说:「弹吉他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啊!」我希望自己说「到教会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