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精采人生〉 彭月枝 2015.03.01
我在社區的樂齡講座分享「DIY自己動手寫遺囑」,許多社區長輩來參加,看到這群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長輩認真聽課,不得不佩服他們樂在高齡、活出精采人生。
|
人生遭遇到苦難,有人因此沉淪,有人卻找到深刻的意義。
|
〈一個籃球夢〉 曾逸宏 2014.12.14
我跟他之間多了一個新暗號,就是這根豎起的大拇指。過沒幾天,他去世了,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好像籃球會跟我說話,說一個生命末了的感動。
|
〈光、溫暖、耶穌〉 施富金 2014.11.23
我在學校的時候,有個老師帶我去團契,講耶穌愛我,這就是愛嗎?你不要再騙我,我已經受夠了!
|
〈五百元的祝福〉 卓良珍 2014.10.26
當年他的五百元改變了良珍的前途生涯,今日您的五百元造就了路加的傳承使命。
|
〈不肯治療的陳先生〉 黃亮維 2014.09.21
醫療決策的過程常常很複雜。病人簡單一句「我想活」、「我不想活」,背後可能是由不下千百個理由左右著。對我而言,行醫最大的藝術在於突破表面的「想活/不想活」這種二元論的命題,進一步去探詢病人:「究竟在您的生命中,所重視的是什麼?」
|
〈阿好喜〉 翁瑞亨 2014.08.24
泰國人有一種傳統,他們稱為「阿好喜」,就是當一個人快要去世時,許多他的親戚、朋友,甚至仇人、對頭,都趕快到他面前,頻頻道歉請求饒恕,也饒恕他過去的不對。
|
〈喬裝的祝福〉 邱愛香 2014.07.20
最後檢查報告出來,竟然是肺腺癌末期,並轉移到腦部、骨骼、脊椎,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了。醫師宣布(我感覺是「宣判」)我的生命只剩下四個月的時間。
|
〈餵食管的兩難〉 John T. Dunlop醫師 2014.05.04
若非逐漸惡化之絕症,餵食管則可以用來延長生命,因為沒有其它威脅病患生命的因素,停用餵食管就等同殺死病患。這是大部分產生爭議的情況。
|
患者往生後,遇到家屬無能力或不願意處理喪事,王醫生就買回木料,自己替死者釘棺木、入棺、找墓地,並和護士及信徒扛著棺木將死者下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