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卓以平 2019.05.19
圖片提供/123RF
怎樣才是真正的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健康乃是生理的、精神的、社會靈性的健全之完美狀態(Health, a state of optimal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and infirmity.)但說實話,要達到這樣的「完美境界」實在不容易。
聖經「耶穌走遍加利利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四23)就是一個實現全人健康很棒的典範。這節經文我們看到耶穌看重世人身、心、靈的需要,會堂裡教訓人是心理健全的部分,宣講天國的福音是靈性健全的部分,醫治各樣的病症是滿足生理健全的需要。透過這節經文也可以明白,身、心、靈是分不開,且同等重要互相影響。
醫療背後的意義
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裡(醫療),有許多醫治病患的作為,而別具特色的就是醫治大麻瘋病人的例子。這位麻瘋病患是處在身、心、靈皆嚴重殘缺的光景裡。耶穌在這個病患身上醫治的過程中,可看到祂體貼地顧及到麻瘋病人的身、心、靈的需要。
身體方面,祂潔淨大麻瘋,讓病患身體得著醫治,心理方面,祂伸手觸摸病患,按當時律法背景,許多得病的人,是犯了可怕的不潔之罪,但是耶穌伸手觸摸麻瘋病人,意在表達對麻瘋病人的接納與關懷,不僅被接納,而且被神的兒子所接納。心靈(靈性)方面,耶穌請麻瘋患者直接去見祭司,這個行為,宣告人與神關係的恢復,往後可以正當地加入敬拜的行列。耶穌醫治麻瘋患者的例子,最後使麻瘋患者,進入一種身、心、靈健全健康的「完美境界」。也說明了耶穌的醫療完成了讓人與上帝和好,與自己和好,也與人和好。這便是醫療傳道背後的精神所在。
醫療傳道的真諦
從小,我就是個喜歡幫助人及心很軟的人。幫助什麼人呢?我特別會去幫助受傷的同學及朋友。印象裡讀國小的時候,某次下課玩耍時,有同學受傷了,我是第一位衝去幫忙且攙扶他進入保健室的人。記得,當時雖然上課鈴聲已響起,但因心疼這位同學傷的不輕,我繼續陪伴他,所以我也是最後一位離開保健室。此外,有一次在醫院當見習醫師時,看見一對年輕夫妻,妻子面有難色地攙扶丈夫,後來得知丈夫因車禍下半身癱瘓,需坐輪椅一輩子。當時是見習醫師的我,對醫療處治並不太懂,不知如何幫助他們,但我對這對夫妻很憐憫與不捨,後來,在隔日早上七點查房前,就搬了一箱營養品送給這對夫妻。現在回想,也許是此舉動和善對待他們,讓他們當時看到我是「驚訝」的表情。
之前所提,醫療傳道背後的精神就是幫助病患「與上帝和好,與自己和好,也與人和好」。或許因我小時候喜歡幫助人的個性,並認為一位基督徒精神科醫師,是最直接最快可以走醫療傳道的科別。所以考上醫師執照後我選擇了當位身心科醫師。精神病患常是在生理(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社會心理(童年創傷、成長背景等)、靈性出了狀況,他們所面對的苦楚是相當大的,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家人。這些苦楚常是別人所不能體會的,若是他們受到如約伯的幾位朋友(參約伯記),以律法主義控告的方式對待,會使得他們的光景更是雪上加霜。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十八14)感謝神,我從原本在醫學中心擔任醫師,到現在可以按照聖經真理來經營診所。我們診所牆上的經文、所播放的詩歌、擺放的聖經、福音冊子、詩歌CD等,營造了不一樣的空間環境。曾有許多病患告訴我,第一次進診所時,當他看到診所牆上的聖經經文時,就不自主地流下了眼淚。
在自己開業的診所,我們可以自由為病人禱告或傳福音。神很奇妙,帶來許多病患,當我開始學習在診間為病患禱告時,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的病患,不僅對我們的醫療診治更有信心,而且已有多位非基督徒病患,願意走入教會,成為慕道友。
此外,我也輔導處理許多受到教會、牧師、傳道人、家庭婚姻等傷害而罹患精神疾病的基督徒病患,使得他們可以與上帝,與自己,及與別人和好。神很奇妙,讓我在這樣的環境裡,漸漸地就開啟了不一樣的醫療傳道方式,使得我們診所成為另一類的福音禾場(參上圖),我想這是神給我們最大的祝福。
醫療傳道的典範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大於母親。同樣的,我的父親-卓良珍醫師,就是成為我醫療傳道的典範。家父也是位基督徒的身心科醫師,他年輕時就與幾位台中榮總醫院的基督徒醫師成立了地方教會。他曾因為在看診時為病患禱告並傳福音,被醫學中心的長官用嚴厲的言語責罵過。但他仍默默且繼續在醫院進行醫療傳道的福音工作,例如:在病房放聖經、聖誕節邀請教會到病房報佳音等。
我想,上帝知道我的父親默默為主作工,懷著愛上帝愛病人的心,上帝也伸張公義,最後也感動了那位責罵他的長官,在新大樓開幕儀式時,邀請我父親做開幕禱告。我從父親身上看到了「愛神愛人」且「忠心服事主」,因為他真誠地照顧病患,行醫40年到退休,從未請過一次休假。
即便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上,只要他知道有教會的弟兄姊妹或朋友住院,再累再晚他都會去病房探訪並為病患禱告,如今他已74歲,仍繼續在我們的診所看診,每週三晚上也參加醫院的醫務團契,鼓勵年輕的醫務人員,帶領他們一同探訪病人。我要謝謝我的父親,在他所言所行中,成為我生命的醫療傳道典範,也幫助我釐清人生及行醫的價值觀。
倚靠上帝恩典服事病人
高中讀美術班的我,要轉當醫生,若不是神的恩典及命定,並為我開道路,我想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身為基督徒醫師的我們,有很好的優勢,就是在良好的醫病關係及信任下,除了醫治病患的身體疾病(生理),同時為病患禱告、傳福音(心理及靈性), 使病患得到福音的好處──不僅身體、心理得到健康,靈魂也得到救贖。所謂「醫療傳道」的精神,就是經由神所賜給我們的醫療專業,運用各種方式,使福音的大能彰顯出來。
20多年前,因美術系聯考失敗,上帝為我關了一扇門,如今祂也為我開了一扇窗。當時,遠去國外讀醫學院時,在我的皮夾裡始終放著一張恆春基督教醫院製作的行醫卡片,每看到這張卡片時就提醒我,要立志當醫生並要順服上帝的呼召──醫療傳道。
成為醫師是上帝的恩典,成為基督徒醫師則是賦予著從神而來的呼召,所以,我們能夠倚靠上帝的恩典,在工作職場忠心,盡心的為每一位病患看診。
目前,在台灣的醫療工作是忙碌,難免會身心疲憊,但在行醫的過程中,最大的喜樂,是看到患者得到福音的好處,且病情得到改善。在行醫的道路,因為有耶穌的陪伴及在醫療傳道的榜樣,就能夠忠心為主打那美好的仗。因為「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九35)
本專欄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
【延伸閱讀】:漢堡:吃的全球史 - 漢堡帶來的影響力
冬季憂歌 ── 季節性情緒失調
大學生憂鬱是「卡到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