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可.布坎南 2007.04.22
●關注人群
耶穌似乎不按表行事,可是他時時留心左右。耶穌行路時,沿途的各等人——瞎眼的、瘸腿的,粗暴的人,打漁郎,稅吏,哭泣的娼婦,哀求的父親,傷心的父母,瀕死兒童,關懷唱歌的孩子,每一個人——全都擄獲耶穌的關注。他停下來講故事,一個接著一個;好多故事是被打岔後講的:「夫子,請你吩咐我哥哥和我分家產」(路加十二章);「老師,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路加十章);「大衛的子孫,可憐我」(馬太十五章)。猶有進者,他邀請同伴出去和他同工。那些朋友忙著賺錢、花錢;忙著論斷、忙著排擠,耶穌則招呼他們來關注大自然、關注人世: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
你們看野地的花!
你看見這婦人嗎?
還有那九個在哪裡呢?
你們為什麼稱呼我良善的夫子?
你說我是誰?
耶穌警告群眾,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他講了個無知財主的故事,財主把全副力氣放在次要的事,對關鍵事物卻一點不留心。耶穌的結論是:財寶多不叫富足,在上帝面前富足才算數。耶穌在另一個場合也解釋這種富足的要點:有眼睛可看、有耳朵可聽。意思是要留心,要注意上帝發出邀請的時刻。
奧麗薇(Mary Oliver)詩中發抒:
我有個夢:
躺臥在緩緩的溪流邊
注視林中的光芒—— 從藉藉無名中擷取知識
雖只片刻
卻是
一副高度敏銳的眼鏡——關注著一切
耶穌便是那一副「關注的眼鏡」。
「活得有目標」意思是照著行、照著去做。「目標明確」需要隨時留心;「隨時留心」的意思,若按定義來說明,就是:預留空間給突發事件。用另一個方式表達,是:殷勤地款待打岔。要支援這個觀點,我們得找出神學論據——根深蒂固的確信,上帝是我們日子和歲月的主;也確信上帝的心意和祂的臨在,常常以繞道、以混亂場景、以挫敗的變裝方式出現。
耶穌說,我赤身露體。我渴了。 我們驚訝地問他,「什麼時候口渴?」 耶穌化身為「打岔」來找我們。 花片刻時間回想,哪些事件、哪些遭遇曾深深又持久地塑造了今天的你。有多少是在你預期中發生?有多少是由你策劃,由你製造,由你追逐而獲得的? 又有多少是意外出現的「打岔」。 養兒育女?也許你的計劃完整得像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火箭那樣,可是你真的有把握這件事會怎樣發展下去嗎?你臂中的孩子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你將來會因為孩子而改變多少?我們期盼的人生和我們實際的人生,二者的距離大得嚇人。
人生的目標,其實是解決這個落差。人生,是在一串打岔的考驗中塑造出來的。
●打岔考驗人生
影片〈 荷蘭先生的樂章 〉(Mr. Holland's Opus,台灣譯為〈春風化雨一九九六〉)描述一位胸懷壯志者,夢想成為大作曲家的故事。可是柴米油鹽都要錢買,他只好和結婚不久的另一半搬到小鎮7作個高中音樂老師,目的全是為了糊口。自始至終,他的目標就是完成他的作品,邁向他自認的人生召命。他們原先打算只教幾年,就轉入一生大計。
不料生計不停地打斷他的計劃。一年化為兩年,又變成五年,然後是十五年。日子過去,荷蘭先生老了,有一天學校董事會要求他提早退休。音樂老師清理辦公桌,等妻子和已成年的兒子開車來接。他穿過學校空盪的走廊,聽見大禮堂傳來聲響,老師走過去探個究竟。
真意想不到。 成百的受業學生——有好多也已老邁——幾十位過往和現在的同僚,數不清的朋友、樂迷、祝福者……,把大廳擠得滿滿的。他們來向音樂老師說謝謝。歷年的學生組了管絃樂團,準備演奏老師的作品——寫了40年,再三推敲、修修補補、琢磨多次、投進字紙簍又揀回來、重新編寫……而始終未竟其功的那一首。
此刻,學生開始演奏。 不過老師心知肚明,每個在場的人也都明白:老師編的樂曲並不是重點。他真正的作品,他真正的生命傑作,正站在他眼前,是的,此時、此地。真正的作品與音樂無關,是他的熱情和信念模塑出來的這些學生,是在真實人生諸多打岔的考驗中鍛鍊出的。而這是他的工作、他的目標。 經過許多年、許多年,最終,音樂老師學到了數算他的日子。
(原載於《校園雜誌》2007年1/2月號;本文譯自Christianity Today,Feb.,2006,引自作者的新書The Rest of God:Restoring Your Soul by Restoring the Sabbath)
美校園慘案連三起
幽谷尋幽:重讀鹿橋的「人子」
我的鄰居叫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