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秋芳 2021.03.14
圖片提供/123RF
星期一下午,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達,一如往常來到安親班,寫著當天學校老師派的功課。平日嬉笑鬥鬧慣了的他,不知怎的,今日突然特別沉靜。小達胖胖的小手掌,握著一隻只剩半截的鉛筆,在生字簿上一格一格的抄下圈詞。
才寫幾行,他突然停筆,臉上泛著一抹不該在孩子臉上出現的惆悵。他揉搓著雙手,給正看著他的我一個短暫的眼神,輕聲一句:「老師,我想哭。」我知道小達喜歡開玩笑,也輕輕回以:「別鬧了,今天的功課很多,快寫吧!」沒想到,他以更堅定低沉的聲音說:「老師,我真的想哭。」
我放下手邊正批改的作業簿,起身在桌上抽了兩張面紙送到小達面前,他安靜的接過面紙往臉上一矇,竟啜泣了起來。這讓原本邊寫字邊聊天的同學突然安靜下來,有一位平日喜歡和小達一起玩鬧的小男孩,也驚訝的停下筆來,對小達說:「咦!你真的哭了?!」
我搬了一張椅子坐到小達對面,看著沒哭出聲音卻被眼淚攪糊了的臉,心中真是不捨。
我問:「很難過噢!」他輕輕點頭。
「因為功課太多嗎?」他搖頭。
「在學校被欺負了?」他亦搖頭。
「家裡的事?」他點頭,並抬頭看我一眼。
「爺爺眼睛開刀順利嗎?」「順利」;「奶奶生病了?」「沒有」;「爸爸、媽媽好嗎?」「好,但我今天回家就看不到爸爸了... 」「哦?」我心裡一愣;在安親班,平常我們只關心學生的功課與品格,對於學生的家內事是不過問的…看不到爸爸?這可茲事體大了…接著,小達開始告訴我家裡的故事。
小達的爸爸長期在台北開計程車,為了節省開銷,半年才回來一次。爸爸回家的那個週末是他與哥哥最大的期待與快樂,爸爸會帶他與哥哥去打球、會幫他修腳踏車、會買玩具文具給他,全家人也會上館子吃飯...說著說著,兩行眼淚又大顆大顆的滾了下來。
爸爸這次回來多待了一天,直到週一下午才搭車北上,小達期待放學時能再看看爸爸,即使抱一下下或跟爸爸說聲再見,也都是他小小心靈最單純的滿足。
孩子的眼淚是最真的感受,也反映大人世界最深的軟弱。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段話說:「我們不必為流淚而羞慚,因為眼淚是落在我們心靈塵土上的及時雨。」小達的淚釋放了一部分思念的壓抑,也讓眼淚轉為繼續前進的動力。
我鼓勵他在難過時勇敢的掉淚,多體恤父母工作的辛苦,肯定家人對他的愛,也學習爸爸在逆境中仍能時時懷抱希望。我回我的座位,一顆心仍懸在孩子的眼淚裡,我偷瞄了他幾次,見他似乎已忘了剛才的事,孩子呀!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大人真該重新拾回這種心靈的純真。
我想起麥克阿瑟的一段話,寫了一張小紙箴送他:「你何時有信仰,何時便年輕;何時有懷疑,何時便年老。你和你的自信心一樣年輕,和你的恐懼一樣年老;你和你的希望同樣年輕,和你的失望同樣年老。」小達給我一個似懂非懂的微笑。但我知道,早晚他會懂得的!
主日學孩子給我的寶貴禮物
《這不是我的帽子》—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大人的想要VS.孩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