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柳佳芬 2006.11.05
●少女自信低落
『校園中的女學生』一書,作者佩姬•歐倫史坦花了二年時間,參與二所高中女學生的校園生活,觀察到青春期少女對自我價值、態度與認同有低落的情況,她認為學校教育負有絕對責任,因為師生互動容易透過有意或無意的言語或行為標準,引導學生進入性別角色扮演系統。
例如,在數理課堂上,男學生為了引起注意,不管答案是否正確就大聲發言,而老師就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相對地,女學生選擇對的答案才舉手之方式,就容易被老師忽略。長久下來,若男學生得到較多注意,也就比較願意發言;反觀女學生因為被忽略、不被鼓勵,對於發言就顯得退縮,學習數學的自信就跟著下降。有一位男學生表示:「老師會告訴你不要這樣做,但是他仍會不管舉手的人,先回答你的問題。女孩子把手舉到下課,也不會得到回應。」
上述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潛在課程」,老師不知覺的動作,強化了男女之間的差異,也因此抹煞女孩的數理興致,導致自信低落。潛在課程不只出現在學校教育,它還包括文化、社會價值觀、家庭環境等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塑造男女角色扮演。女性因為天生性別上的弱勢,若再加上潛在因素影響,就很容易與「限制」劃上等號、與「機會」無緣。
反觀台灣少女也因為社會道德文化、教育環境與經濟結構變遷,而展現出不同的面貌。N年前,台灣的純樸環境與文化,少女被塑造成清純、可愛的外表、保守得宜的穿著,以及溫柔、婉約、順從的個性。現今的少女卻被資本主義為導向的商人、氾濫的24小時速時媒體,塑造成多元化的少女模樣,包括檳榔西施、網路援交、泡沫紅茶辣妹、0204少女、胖妹、校園美少女等。有些資源較缺乏的弱勢族群少女常被標示為辣妹,穿著清涼、隨便、作風大膽;而一般校園中的少女則被傳遞瘦就是美、胖就是醜、胸大就能吸引人、有腦就只能夠孤芳自賞等概念。
少女潛移默化地接受別人所賦予的形象、價值觀與角色扮演,而去迎合這些觀念;並透過文化、媒體鏡頭的傳遞,社會大眾也有意無意地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甚至貶低少女的特質。一聽到檳榔西施,自然而然聯想到穿著暴露的字眼,並貼上中輟生的標籤;看到少女援交的新聞就聯想到拜金女。我們忽略鏡頭背後錯綜複雜的因素,包括家庭失功能、無一技之長、自尊與自信心低落、養家活口的壓力等問題。
●找尋少女的出路
勵馨這14年來,從當年喊出「雛妓救援」的口號,到「少女保護的行動者」,看到台灣的少女逐漸被另一種商業機制、經濟政策、文化所支配,身體與青春被一層層地剝削,若只是一味地保護少女,有可能變成限制她們發展自我的共犯。因此勵馨提出「把力量傳給少女」(empower girls)之紅羽毛行動,主要是投資少女、強化其內在自信與外在技能,讓她們有力量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非縱慾人群的商品。
勵馨既看到少女的內在潛能,於是成立橄欖石少女成長中心,提供流行飾品創作、創意西點烘焙、藝術潛能發展課程,以及職場實習。經過一年運作,我們發現少女對於自己能夠勝任更多工作會更有自信,並增加成就感。少女的成長顯示她們有無限的力量且不容被忽視。因此,橄欖石少女成長中心下一階段,除了研發更廣泛多元化的技能課程之外,也將策劃少女自覺課程與團體,透過互相分享與支持,累積少女的自信心與肯定自我的存在價值。
『把力量傳給少女從音樂開始』是勵馨的起點,然而這項工程需要您來參與,將是引發少女內在力量的開始,邀請你一起加入這個行列。
本專欄與勵馨基金會 合作。
【延伸閱讀】:跟自己比
正視青少年流行名牌現象
面對苦難,積極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