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每秒有祢》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洛城街友提琴手傳奇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很多人看過《美麗境界》(The Beautiful Mind)這部電影,敘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普林斯頓的數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另一部電影《心靈獨奏》(The Soloist),也是探討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我會知道這本書,首先是讀音樂的兒子介紹的,之後又聽到艾博恩博士(Dr. Robert Albers)提及,他在台灣神學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辦的「心理疾病與成癮」研討會上,推薦這是教牧輔導的極佳教材,相信許多牧師傳道人可以從中獲益。

流落街頭的音樂天才

小說是真實故事,敘述洛杉磯時報的記者,也是專欄作家羅培茲與游民納森尼爾之間的友誼。這位黑人游民拉著只剩兩根弦的小提琴,卻傳出動人樂音,引起記者的注意,細訪之下,才知他曾是茱莉亞音樂院的學生,甚至被資深教授稱為天才,卻因罹患精神分裂症,被迫流落街頭。

記者不但與他建立了珍貴的友誼,還到樂器行幫他買兩根新弦,設法幫他演奏得更好,甚至希望讓他重回舞台,克服心理疾病的困擾。記者把這段邂逅寫成長篇連載,後來許多人捐出珍藏多年、卻不再彈奏的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交織成觸動人心的故事。人性的愛與光輝激發人以積極態度去面對疾病,使人重新產生盼望與新生。

不被認同的疾病

心理疾病至今仍被大家視為「可恥的」、「不被認可」的疾病。這也是為什麼游民納森尼爾被邊緣化的原因。當人的器官,例如腸胃或肝肺得了癌症,除了會得到很多醫療系統的支持,也會得到很多人的關心、同情、接納;但當有人的大腦發生病變,成為心理疾病患者,就像這位精神分裂的音樂家,卻被社會孤立遺棄,只能在街上流浪。好比以前的痲瘋病患者,必須住在村莊外邊,走路遇到人還要自己喊著「不潔淨,不潔淨」,以免別人感染。正如耶穌伸出愛的手來醫治痲瘋病患,記者羅培茲伸出友誼之手,想盡辦法,耐心朝目標前進,使納森尼爾重回人群。

這本小說也提到一些其他問題,例如美國的醫療經費是否公平被使用在患者身上。以前的許多精神病患者被安置於一些機構中照料,現今經費減少,該如何繼續照顧?在歐洲,這類的社會福利比較先進,而連美國這樣的國家,人們都仍然對這種疾病閉口不提,記者的專欄引起眾人注意,洛杉磯也開始對游民與精神疾病患者的尊嚴開始嚴肅思考。而對於患者家屬這些最辛苦可憐的一群人,是否開始有人關心呢?

愛是救贖的根源

當納森尼爾被樂團注意到時,就被邀請去受訓以便演出,也見到以前茱莉亞的同學,包括眾所周知的馬友友。這位風采翩翩的大提琴家擁抱昔日同窗說:「我看到你這樣熱愛音樂,就覺得在音樂中,我們都是兄弟」,因此有人說,音樂是納森尼爾唯一覺得安全的世界,也成了他最後的救贖。但我想大家更可以同意的是:愛是救贖的根源,耶穌透過記者流露的愛,是游民的救贖。但願我們都在某方面、某時候、成為耶穌伸出去的手、流露出去的愛。疾病不一定會被治癒,每個人也終將走到年老多病、面向死亡的路上,但神卻絕對能帶給人繼續活下去的盼望與永恆的生命!

●about 顧美芬

【延伸閱讀】:
犧牲的傳奇
天國小王子
摩西小姐 ── 訪國際索門樂園食物集散中心主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