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榮華 2001.07.08
「壓力」一詞原來用在物理學上,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力。應用在工程學上,指的是樓房或橋樑面對颱風或地震所負荷的額外強力。日後「壓力」一詞被廣泛用在醫學、生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但對一般人來說,這個名詞主要是心理上的意義——指發生於當事人在認知經驗上受到威脅時的一種反應狀態,引發內在在身體上、認知上、情緒上與行為上的連鎖反應。
一位英國的心理學專家說:「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我們出生那一刻開始,就不斷的製造壓力,壓力不斷的影響每一個人,是任何人都不能逃避的!」每個人都有個壓力曲線,面臨壓力時,精神會振作,身體會緊繃,所有的細胞組織器官都全體動員,表面上呈現的是戰鬥力十足,甚至抵抗力也相對地增加,但若在下一個壓力來前,無法及時紓解原有壓力,身體的動員力以及抵抗力會逐漸下降,會先從身體最虛弱的部份產生狀況,如腸胃病、心悸、高血壓等;若是精神狀況較敏感、脆弱的人,自然容易崩潰。壓力過高,持續時間過久,不僅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耗損,而且在認知、生理、心理、行為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定心思考壓力源
要面對壓力,首先要思想壓力的來源,以下就以使徒保羅為例(哥林多後書十一章16∼33節),看看一個人可能面對的壓力源有哪些。
一、來自人際的壓力(哥林多後書十一章 16∼23a):
當時保羅首先所面對的,是來自人際的壓力。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匪淺,哥林多教會是保羅親手所建立的,他在哥林多停留近一年半,直到教會較穩固才離開。當保羅離開不久後,信徒就受到假先知、假教師和猶太律法主義者的影響,開始反對保羅,對他多有批評,他們說保羅憑著血氣行事,濫用權柄,寫又沈重又厲害的信來威嚇他們,說他其貌不揚,言語粗俗,甚至否認保羅使徒的權柄,他們的敵對,對保羅形成極大的壓力,也迫使他不得不為自己申辯。同樣的,我們若與家人、同學、同事關係不佳,或在群體中不獲支持、接納,反被猜忌、排斥、惡意中傷或攻擊,這些人際關係的不和必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二、來自工作的壓力(哥林多後書十一章 23b∼27 節):
保羅為傳揚福音所受的苦,約可分為三類:
A. 被敵對者所逼迫:這些敵對者包括羅馬政府官員、異教的狂熱份子、執著於律法傳統的猶太人、甚至是教會中的假弟兄,保羅因信仰的緣故多次被下監、被責打。
B. 佈道旅程中的遭遇:船壞落入海中,遭江河、盜賊、城裡、曠野、海中……的危險。
C. 生活不安定,物質缺乏:基本生活需求的缺乏,工作份量極重以致睡眠短少等,保羅並未因為作神的工作就能免去來自工作的壓力。
如果我們在承接一個工作或事奉之前,即知會遭遇許多壓力和痛苦,恐怕多數人都覺得力不能勝,早早打退堂鼓。一般人工作八小時,佔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有的人還經常加班,工作時間更長。主管對你有高期望,沈重的責任,超時工作,經濟不景氣,公司人事緊縮,同事間的競爭都造成極大壓力。記得我剛大學畢業到一所國中擔任老師的工作,除了教學之外又當導師,還參與國科會的研究計畫,且常出差去評其他學校科展的成績,一個人做好多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加上因缺少休息而生病,當時心中真是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三、來自內心的壓力(哥林多後書十一章 28∼33 節):
除了外在環境的不順利之外,更要命的是,保羅「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心上」,保羅一直看教會的事比一己的遭遇更為重要,保羅所關心的不僅是問題重重的哥林多教會,還有其他許多教會的問題,像是受異端影響、或是人事的安排、同工的不和、信徒對真理認識不清等,人的需要和問題常盤旋心頭,保羅愛他們,同理他們的處境,甚至為信徒憂心如焚。保羅因著神的愛,愛就帶來責任和內心的壓力,這是自取的,不是別人強加的。特別是做人的工作,諸如社工師、心理諮商員、老師、牧師等做助人工作者,經常要面對來自內心的壓力。
雖然壓力源很多,但是壓力不全然是有害的,壓力能繃緊小提琴的琴弦,但手拉動琴弓便能發出美妙旋律。豐群集團創辦人張國安先生年輕時經營水產養殖,將一箱箱的四破魚運往日本出售,但幾乎全數死亡,以致損失慘重。雖然想了許多辦法——無論是打入空氣或是改善溫度,都無法突破。後經高人指點加入了鯰魚,結果運到日本時,只有幾尾四破魚死亡,大部分都存活。許多人覺得奇怪,因為鯰魚正是四破魚的天敵,將鯰魚放入,情況應該更慘才對,但事實剛好相反。其實這正是自然生態奧妙之處,當四破魚面對天敵時,警戒心倍增,求生慾望被激發,全力抵抗鯰魚的威脅,因而加強了運送過程的適應力,使得存活力反而提高。
今年一月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壓力,更有勁!》,作者詹姆斯•洛爾是一位著名的運動心理學家,他觀察一個頂尖的網球選手,不僅要有高明的揮拍技巧,更需要有成熟的心理技巧,因此他設計一連串「強韌訓練」,幫助選手懂得如何調適在壓力緊繃與舒緩之間的波動。他發現壓力並不像一般人認為那麼有害,反而,有壓力的刺激,才會促成各方面的成長!可見若能活用壓力,壓力亦能化為成長的助力、成熟的機會、成功的動力。
抗壓祕訣須掌握
究竟一個擁有基督生命的人應如何面對壓力、征服壓力?如何活用壓力,如何轉化壓力成為助力和能力呢?
要勝過壓力,必須掌握下列轉化壓力的祕訣(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10節)。
一、住在基督裡,化壓力為能力(十二章 2 節):
「一個在基督裡的人」是保羅對自己的評語,「在基督裡」表明我們是新造的人,與基督有生命的聯繫。我們的生命在基督裡就像根扎在泥土裡,枝子連於葡萄樹上,藉著「信」住在基督裡,可以使我們裡面的靈剛強起來(以弗所書三章 16∼17、20),無論處在任何環境,或順或逆,只要我們是在基督裡,就像躲藏在堅固無比的避難所中,基督就是我們生命所需的供應者,祂永遠是我們的指引和力量,祂必使我們內裡的抗壓性增強,所有從環境來的壓力、暴力,都因著基督在我們裡面運行的大能大力,轉變成生活、工作和屬靈爭戰的能力。
二、為基督的緣故,化愁苦為喜樂(十二章 10 節):
一般人是要逃避壓力,紓解壓力,但是保羅卻主動迎向壓力、面對壓力,甚至以他所承受的壓力為可喜樂的,為何他有這樣的心態?關鍵在於「為基督的緣故」,他全心全意為基督而活,保羅以為主受苦作為對神恩典的回應,所以他能因基督的福音被廣傳而忘記自己所受的各種委屈痛苦,反而深覺榮幸、歡喜。他愛主勝過愛自己,故以為主受苦為喜樂、福份和榮耀,因為現在受苦受壓是多少,將來榮耀和祝福也有多少!
三、靠基督的恩典,化軟弱為剛強(十二章 9 節):
保羅有一祕訣——坦然面對弱點,「軟弱」這個詞指的是:
A.信心的不足。
B. 身體的衰敗,疾病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C. 不能有效的領導會友。
叫人驚訝的不是他眾多的軟弱,而是他敢公佈出來。一般人都儘可能在人前彰顯長處、能力,而把短處、缺點、軟弱隱藏起來,藉以自我表現,抬高地位,但保羅卻以軟弱、能力不足而誇口。
保羅身上雖然有一根刺,但他不僅坦然面對此軟弱,並且轉而投靠基督耶穌,他甘願為基督成為軟弱,使他人的目光不在他的恩賜和能力上,乃在神的恩典和作為上。這根刺使保羅繼續認識自己的有限、微小,因而不斷謙卑的倚靠神。那根刺雖給他「肉體上」的壓力,卻在神足夠恩典中,不斷轉化神的大能,基督便是那能為他承擔無限大壓力的「寶貝」。這樣,他就在不斷受壓力之下,不斷顯出基督的能力,接踵而來的壓力也不斷變成源源不絕的能力了!
結語
壓力可能成為吞噬毅力的破壞源,亦可激發人創造光明的前程;壓力可能成為阻力,但也可能成為成長進步的動力,其關鍵就在於您如何靠著對基督的信仰去面對它,去征服它,去轉化它,讓我們不斷的住在主裡面,不斷的校正行事為人的動機是為著主,不斷的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大的能力覆庇我們!
本文作者為台北基督徒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