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鳳翔 2006.10.22
這幾年有毒食物事件頻傳。去年中國大陸傳出「孔雀石綠」毒魚事件,不久台灣石斑魚也傳出殘留「孔雀石綠」毒魚事件。人們記憶尚未消退,今年年初中國大陸傳淡水魚養殖使用致癌抗生素「硝基夫喃」(Nitrofuran),快到年底的台灣,也跟著傳出數千多隻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大閘蟹檢驗出其含有「硝基夫喃」。
大閘蟹風波,令人不解在於去年即驗出含有致癌物,今年含量更高,衛生主管單位為何隱而不報,甚至也不立即禁止進口或改採嚴格檢驗,仍任令此蟹在市面流通無阻,還開放民眾免申報攜帶入關。媒體抨擊火力集中,終於致使衛生署採取懲處官員等措施。未來若能繼續檢討改進相關程序及缺失,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然而,不是只有政府相關單位需要上緊發條,我們也該從中檢視自己的飲食問題。近年來,台灣不斷發生許多與食品衛生安全相關的事件,在大閘蟹之前,最近一次大事是自美國進口的菠菜帶有O157︰H7病原。這兩起事件,不難察覺到台灣民眾的飲食,亦隨著時代腳步,邁入全球化,下腹食物農漁產品不少是來自境外。
對於台灣自己生產的農漁產品,政府有一套檢疫與防疫的機制,但對於來自境外的產品,多只有預警功能,若發生什麼事件,難有足夠完善的機制可以迅速處理。一些學者提出,應趕緊建立「產地標示」制度,扮演防疫及食品衛生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所謂「產地標示」是指進口的工業產品、農產品、漁產品,應標明是來自哪一國家,並向消費者提供充分的商品資訊的制度。「產地標示」讓消費者選購時有參考依據,進而避免受到危害。特別是若大眾瞭解農漁產品行銷通路流程,就應該儘量多選擇自己產地的農漁產品,不去選擇來自境外的食物。
因為,當地產品不需較長的運輸時間,較為新鮮;並且來自境外的農漁產品在進口時,為避免腐敗及迎合檢疫需求,通常會噴灑大量的防腐劑之類。就像導致「孔雀石綠」被大範圍使用的原因是,為延長魚的生存時間,商販在運輸前用「孔雀石綠」溶液將車廂消毒,就像儲放活魚的魚池,也多採用這種消毒方式。至於,致癌抗生素「硝基夫喃」則是其拿來浸泡漁產品,便會有較好的賣相。民眾若了解這些箇中原因,就應該多選用國產農漁產品。
全球化市場的經濟運作下,跨國企業在全世界找最便宜的生產地,讓產品低廉、擁有世界競爭力。短期內,當地居民有工作、有收入,可是一旦當地資源耗盡,跨國企業就轉移到下一個國家,另一個便宜的產地。於是,當地的人便失業,並且永劫不復,因為當地的生態系與自然資源已被完全消耗殆盡。就像中國大陸不少被冠上黑心食物封號的農漁產品,便是陷入這種惡性循環。拿大閘蟹為例,為了供應各地饕客之需求,養殖密度越來越增高,環境越來越惡劣,一些短視近利的飼主在飼養過程上動手腳,或以死狗等腐肉餵食,或投以抗生素等風聲,時有耳聞。
飲食問題,有時是人類心靈問題的真實呈現。現代人活在慾望不斷被挑起的環境裡。扭開收音機、打開報紙或電視、甚至上網收個email,到處都是激發人們產生原本沒有的需求與慾望的廣告。大閘蟹是真的好吃得到不行?還是恐怕根本是廣告處理手法,商業攝影技巧製造的鮮美視覺,以及「肉美膏濃」等文字魔術的力量所導致。
基督教有個關於飲食的記載。法蘭西斯與莫瑟奧兩個修士,只有幾片乾麵包皮、一塊平坦的石頭可當桌子,以及旁邊有一處可以飲用的水泉。法蘭西斯一面進食,一遍向莫瑟奧連連感嘆多次「莫瑟奧弟兄阿!我們真不配享用這樣的寶貝。」莫瑟奧修士忍無可忍抗議著說:「這麼貧乏的處境,還說是寶貝?既沒有桌布、也無餐刀、碟子、湯碗,更無庇蔭的房子,以及餐桌。」法蘭西斯興奮地回答,「那正是我認為極大的寶貝,因為沒有一件東西是人工作成的,都是上帝所供應的—烤過的麵包、美好的石桌、清洌的泉水,都是明證。」於是莫瑟奧也跟著快樂起來,高高興興地吃完食物,繼續上路。
解決食慾的問題,空運世界各地美饌佳餚來台,也不見得帶來人心真正的滿足。反倒飢渴的心靈先被上帝滿足,恢復受造時澄澈的清明、感恩的眼睛、融洽的關係,不用境外食物、世界美食,簡簡單單的食物也讓人獲得真實的快樂。聖經這樣記著,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翰福音六章35節)
現代人的心理壓力
小心麻醉針
跨國台灣媳婦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