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教育的緊箍咒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有三件與教育相關的新聞登上了版面,分別是教育部所公布十二年國教高中免試入學比率的配套措施、大考中心所建議的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研究方案、以及教育部的大學退場與合併方案。

這三件事本身都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作為過去所推出的一些主要政策而調整的配套措施。但從這些調整方向,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政府的教育規劃開始往保守端調整,只求穩住若干反對聲音,並非是想讓這些配套協助原來的教育往更理想的方向發揮。這讓人覺得是進一步退兩步的作法,反而使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向變得更不明確。

以大考中心所進行「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研究方案」為例。原來的動機是為促使高中學習正常化,避免因為過去學測在高三寒假舉辦,而使得學生幾乎荒廢高三課業的情形。雖然這個調整的動機與必要性是值得肯定,但顯然還是在「以考試領導教學」的思維中來調整,其實是與整個教育理念與改革的大方向相衝突的。

也就是說,我們從一開始分析問題時就應了解,問題的核心並不是甚麼準備時間不夠或學生荒廢課程的問題。而是因為高中端的課程並沒有預備好讓學生有自由發展的學習環境,同時那些只為考試而讀書的學生也少有自主的學習動機。目前台灣的教育現場是,小學生還有許多活潑的教學與興趣發展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到了國、高中就因為三年一次的升學考試而被剝奪殆盡,讓學校以考試代替教學、讓學生以分數代替學問、讓家長以關心孩子升學代替關心他們的成長‧‧‧這個台灣教育數十年來的核心問題卻幾乎沒有被認真面對過。

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測的時間點或考試範圍的設計只是讓我們根本的教育問題被突顯,而不一定是原來設的問題(例如,學測所模仿的美國SAT也是在同樣的考試時間點卻對他們的高中教育沒有影響。)所以教育當局或學校不能只關心如何藉由調整學測設計來掩蓋這些問題,而是更要研究如何針對原來的問題核心來設計相關配套,或許可以減少(大概無望解決)這種「以考試領導教學」的弊病。

舉例來說,十二國教本來就應該將國中與高中的課程設計連為一體來考慮,讓國中著重必要的基礎知識與能力訓練,而讓高中職成為生涯探索與各樣能力發展的預備階段;改革高中課綱,讓必修課時數真正的減少,並且補充預備合適的老師來做跨領域的學習與介紹;學測可以當成基本能力的檢測,而規定各科系最多不能採計指考超過三科的分數(或者可用學測分數抵換);協助大學的徵選能以更專業化的方式招到合適性向或能力的學生,而非以筆試成績做為最主要的判斷依據等等。

這些改變當然都不是容易的,也的確比起更改學測時間或考試內容複雜的多,但卻是真正在充實國、高中的教育內涵,讓教育往正常化的方向發展的配套措施。如果不容易馬上全面推行,也應該有一個規畫時程,讓少數有意願參與的高中與有理想的大學開始做小規模的試驗,更讓那些不願意被考試綁架的學生與家長有不同的選擇。

至於另外兩樣關於高中免試入學比率的配套措施以及大學退場與合併方案,就更更明顯可看得出是一些粗糙的妥協或權宜之計,讓人無法理解。其實很多措施或甚至政策從片面而言都沒有一定的對錯,而是要看是否在一個有整體性的架構中扮演適當的角色、發揮適當的功能。在這個整體架構方面,我們政府的決策的確是很像剪貼布的圖案,東拼西湊。但不論如何,如果沒法讓我們的學生不再只為了考試而讀書,能有更多獨立思想與探索的空間,可以有目標與步驟地規劃多樣性的人生,不管怎麼樣的改革或調整最後當然只會徒生困擾,原地踏步,而逃不出台灣追求分數與功利的教育緊箍咒。


6/3日發表於台灣醒報時,標題被更改為「考試領導教學,如何自主學習?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道維的Yahoo!奇摩部落格

【延伸閱讀】:
十二年國教的內在改革
在考試的公平之外
十二年國教的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