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柯志明 2016.11.13
梭羅(H. D.Thoreau)在《湖濱散記》(Walden)裡曾提到,有一天有一個心靈非常單純的窮人到他在Walden Pond邊的小木屋去拜訪他,希望能像他那樣生活。這個人以無比單純、真實與謙卑的態度告訴梭羅,他是一個「智能不足」(deficient in intellect)的人,他說:「從我小時候開始,我一直都是如此。我未曾有更多的心智。我不像其他孩子。我的頭腦貧弱。我想,這是主的旨意(It was the Lord's will)」,但他卻真誠地相信主像關心其他人一樣關心他。
梭羅說,他未曾遇到如此單純、真誠與真實的人,以致於這個人對梭羅而言是一個「形而上之謎」(metaphysical puzzle);意思是,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心智如此貧弱,為人如此單純、真誠、謙卑,信仰又如此敬虔?
但很顯然,這個智能不足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個謎,他的答案很清楚:「這是主的旨意」。
其實,何止這位智能不足者,許許多多的世間人事物都是謎,都是聰明人所無法理解的。但很奇妙地,愚拙的人卻知道答案。愚拙的人之所以知道答案,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比聰明人聰明,正相反,是因為他們比聰明人愚拙。沒錯,是愚拙,或者,真誠地承認自己愚拙,讓他們知道答案。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為什麼?「這是主的旨意」,這是智能不足者知道的答案,而這也是他們何以如此愚拙之所在。不是嗎?這算什麼答案?根本就是個笑話。但,這就是答案!不但是這件事,而且是一切事的答案。
我想,人的困境就在於,不願意承認自己智能不足與愚拙,而太自以為聰明,以致於必須面對層出不窮的謎與困惑,還有,挫敗與羞愧。
圖片提供/123RF
兒女對親情的渴望
管他是軟弱或愚拙
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