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龜 2010.08.08
下午龜姊去拿了博客來買的書,有一本《爸爸,我們去哪裡?》。我看字數不多,是一位父親講生養身心障礙兒的心路歷程,於是決定回台北前趕快看完。
我之前在書店就看過這本書,但封面(加上書名)誤導我,以為是一位父親帶孩子遠行的故事。直到今天才好好拿起來看,發現封面封底文摘的文字極好。封面文案是:
他們說,擁有這樣的孩子,是上天給的特別禮物。
我只想說,老天,您太多禮了!
噢請原諒我不禁發笑,雖然我是個基督徒,而且他指的是他身心障礙的孩子,但他苦澀的幽默讓我笑了。
封底文案卻又讓人心酸:
有人說,生出一個殘障兒,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
而他,遇到了兩次!
......我想對他說:孩子,對不起,把你生壞了......
這本書在前年才出版,作者已經七十歲,內容是一篇篇短文,看起來是日記式的文字剪輯而成。寫成時間從孩子出生到成年、最後一篇裡的孩子已四十四歲。作者在字裡行間不時自嘲、反諷,拿自己與孩子的處境開玩笑,你以為他豁達了,下一篇他又赤裸地將他的無奈和酸楚擺在眼前。
身心障礙兒的父母心境在本書自是表露無遺,只是作者用比較風趣的方式表達。他說,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他怎能拿自己孩子開玩笑,但他其實開的是自己的玩笑。某層次來講,孩子的處境就是他的處境。
書裡處處讓人發笑,因此「笑」這件事變得很突顯、也很刺眼,畢竟你在讀的是一本談殘障兒的書,你有時會對你竟覺得好笑感到一點罪惡。而這也是作者一生所面對的:他該如何談起自己的孩子?他說起好笑的事,朋友笑不出來,似是責難他怎能覺得自己的孩子好笑?
因此,首尾兩處談及孩子的笑,就格外讓人心酸。作者說,老大馬修自出生就不愛笑,總愁著一張臉,因此他們總覺得他對自己的障礙是有自覺的,可是無能為力。馬修在十五歲時動脊柱手術後過世。老二托馬比哥哥小兩歲,打出生就很愛笑,最愛說的一句話便是:「爸爸,我們去哪裡?」(當然,他不是真的在問,這句話對他來說是毫無意義的。)然而當他成年後住進療養院,已經不再笑了,也不再問「爸爸,我們去哪裡」了,作者說,或許他已經不再期待,也或許他已經滿足於現在這個目的地了。
再怎麼幽默,悲傷的基調是始終存在的,我想這是讀者和作者的朋友會顯得侷促不安的原因。畢竟,我們的正常,正正對比了他處境的不正常。不過,我覺得孩子們的管家太太做得非常好,她將兩個孩子和她以前帶過的孩子一視同仁,在馬修和托馬惹事時,她會毫無顧忌地斥責:「你們腦袋裡面是裝稻草嗎?」是的,作者說,他們腦袋裡就是裝稻草,只有她敢將實情講出來。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一家五口
【延伸閱讀】:
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誰是值得你認識的人﹖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