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街頭藝術釋放人際空間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關懷萬華地區的社區發展,一直在構思怎樣活絡艋舺公園的公共空間。原本只是想邀請社區大學既有的表演藝術類課程師生,到公園進行互動式表演,讓在地民眾和街友有更多認識彼此的機會,以舒緩先前較為對立的關係。

只是沒想到一個月下來,我竟然發現許多街頭和公共藝術的形式與影響力,與我理想中的社區人際關係不謀而合。特別是在閱讀張忘的《街頭藝人,上街頭》一書後,才看完「序」就感動得不能自己,並請忍不住跟我太太分享那份喜悅。

首先,張忘在書中提到:從事街頭藝術的兩大特點,一是解放空間,一是解放人性,這兩點正是打造天堂的重要條件。因為街頭藝人的表演除了能美化空間、創造空間美學,擴展人在空間裡移動的自由度;表演過程中的人際互動,也蘊含濃厚的人心和人性交流。所以「當人願意敞開心靈與街頭藝人互動,空間因此而改變,人的內心和自我也會跟著改變」。

其次,根據張忘的觀察,台灣的街頭藝術之所以不易發展,民眾對街頭藝人的表演之所以不容易賦予尊重,政策面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固然很大,但藝術家自身能否走下舞台、放下身段、進入人群,才是關鍵所在。

因為,「藝術家越是不願意付出,社會對藝術家就越不懂得尊重與回饋,結果藝術便無法分享。倘若藝術家從不曾讓群眾感動或快樂,自然也無法做出感動自己的作品」。台灣的藝術與民眾之間,就是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不斷複製。

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昨天我與太太特地到台北的「華山藝文園區」走走,看到民眾自在地躺臥在草地上,或聊天、飲食、發呆,或欣賞街頭藝人的表演,原本習慣被鋼筋水泥的城市建築、街道秩序與交通號誌「規訓」(discipline)人際關係,頓時間似乎完全被解構與重構了。因為在這種充滿感性、互動、喜悅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不再是爭先恐後、互不順眼,而是相互包容,或共同欣賞多元的藝術形式。

在這陣子接觸街頭藝術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其實各種街頭藝術的形式與目的,與各種教育實踐的精神不謀而合。過去多數的教育強調知識技能和教師的客觀性、權威性,忽略了各種知識與生活世界之間的對話,以致陷入如同張忘在《街頭藝人,上街頭》一書中所說的惡性循環。其結果,不單是學生對學習提不起勁,老師心中念茲在茲的,也多是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到學生腦子裡。

其實無論是藝術還是教育(不是很多人也認為「教育是一門藝術」嗎?),都不能脫離「人與人的關係」;而且,外在有形的「人與人的關係」,其實是反應出內在每個人心靈的「擔心—安全」或「對立—善意」。如果向來被社會視為遙不可及的菁英藝術或的詰屈聱牙的學術知識,有機會進入人群與民眾互動,相信原本生活世界中冰冷、僵化、對立、空虛的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靈空間,都將有機會轉化為更為溫馨、創意、友善和豐厚。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閱讀】:
巴赫《如今,吾足矣》音樂會
流浪者之歌
《彌賽亞》神劇的安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