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冬鴉 2023.01.22
《約瑟之夢》,喬治‧德‧拉圖爾,1640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少藝術家以宗教畫聞名,譬如巴洛克時代的畫家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年)。這位生於法國洛林的宮廷畫家,作品主題涵蓋宗教與世俗生活。拉圖爾雖生於巴洛克時代,但較之巴洛克的奢華風,他樸素的繪畫風格似乎更顯出他對方濟各會(Ordine francescano)理念的認同,拉圖爾自身也曾參與方濟各會在洛林的宗教復興運動。
除了樸素,拉圖爾的繪畫風格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鮮明特色,即是擅長藉由燭光產生明暗對比,進而營造作品氣氛。現收藏於法國南特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Nantes)的《約瑟之夢》(Le Songe de saint Joseph),即是體現拉圖爾對燭光掌握的代表作。
美的體驗之外
拉圖爾這幅作品,以聖經創世記37章的記述為主題,小約瑟在父親面前描述著他的夢境,他的肢體語言表現出夢境對他造成的衝擊,燭火映照著他稚嫩無瑕的臉龐,更讓人感到孩童的天真爛漫。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垂垂老矣的雅各,老人擱下了正在閱讀的書籍,雖然耐著性子聆聽幼子述說,但一張老臉卻難以掩飾昏昏欲睡的疲倦。
拉圖爾專注於許多細節的對比,稚童精緻的衣著對比老人樸素的裝扮,使人想起約瑟的彩衣,是雅各寵愛的明證,也是遭到兄長懷恨的記號。
燭火上的一縷輕煙及燭光映照出來的明暗對比讓畫面更為逼真,讓人真實感受小約瑟夢到眾禾捆與日月星辰、趕緊告知父親的急促,即使是夜半時分,即使必須打斷老父的閱讀。拉圖爾構築了出萬籟俱寂的寧靜,又藉著父子一靜一動對照,將創世記活化在畫紙上。
《約瑟之夢》誠然展現了拉圖爾的個人創作風格,但我們仍需如庇哩亞人面對真理的態度,回到創世記37章。於是我們發現,拉圖爾的藝術創作雖然以聖經為主題,但是和聖經記載仍有若干出入,這並非批判拉圖爾,而是我們身兼觀賞者與基督徒兩個身分,有必要認識聖經究竟如何。
在畫作中,穿著、蠟燭與書籍顯然都不是雅各時代的產物,且創世記明確記載約瑟此時已是17歲少年,也有能力代替父親執行尋找兄長的任務,顯然已非畫作呈現的稚齡孩童。再者,聖經中的雅各雖然斥責約瑟這夢有違反倫常之嫌,卻是將他的話存在心中,並非如畫作中表現出來那麼漫不經心的態度。
考慮到當時資訊、知識不如今日,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聖經可讀,我想衣著考究問題無可厚非。但是人物、情節與聖經的出入之處,卻是我們應當省思的。我不認為我們需要責難創作者,他們的創作提供給我們美的體驗,但不見得經過嚴謹的考究。重要的是,我們不當在欣賞的時候囫圇吞棗、照單全收;分辨,恆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在聖經的基礎上尋求、認識真理的態度。
恍然知神意旨
論到約瑟之夢,前些日子有機會與弟兄姊妹讀創世記,剛好讀到了42章,談及多年後約瑟成為埃及宰相,第一次與兄長們相會。這是一段堪稱高潮迭起的記載,我們好像在這過程看到了神替約瑟伸冤,看到義人終有善報,好不快哉!但是,這只是義人受冤得伸的故事嗎?如果只是如此,與我們何干呢?其實,正是透過這些見證與經歷,人們看到雲彩般的見證人怎麼走這條屬天道路,因而幫助後來者快跑跟隨。
在創世記42章中,約瑟的10個兄長因饑荒前往埃及糴糧,時過境遷,約瑟認得他的兄長,他的兄長卻不知道這個高高在上的埃及重臣竟是故人。看到10個兄長向自己下拜,聖經生動記載著:「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創世記42章9節)
這實在很耐人尋味,因為在這之前,約瑟蒙神的恩賜能解夢,酒政、膳長與法老的夢透過約瑟得到圓解,約瑟也因此躍居層峰;但值得思考的是,約瑟自己的夢,約瑟自己卻不能解。正如約瑟所言:「解夢不是出於神嗎?」(創世記40章8節)我想這是一個很寶貴的例證,恩賜的應用,需要服從在主旨意之下,並非有了恩賜,就可以隨己意行事,約瑟的經歷更讓我們認識這個事實。我們也看到,約瑟的夢並不是有另一個人來替他解,也不是約瑟自己解開,而是神讓他經歷那夢的實現。這是很令人激動的事,約瑟在初夢到這兩個夢時,不知道這兩個夢的意思;之後經歷被賣為僕、遭誣陷下監,仍不知道這兩個夢的意思;就是約瑟脫離苦情高升時,仍不知道這兩個夢的意思;我們甚至可以推想,這兩個夢已從約瑟的記憶中淡去,直到他與兄長相會。
然而,也在這時候,約瑟才深刻認識到,原來這一路波折有著天地的主宏觀的旨意(我們若結合摩西五經,可以發現這是將一個家庭變成一個國家、一個種族,跨時長達400年以上的計畫),他夢到的只是一個起頭。於是在相認之後,約瑟對他的哥哥們為這件事下了全新的結論:「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創世記45章8節)這樣的認識不是根據人間的恩怨情仇,而是出於主在生命中的帶領。
主定保守前途
約瑟的夢,實在對我們奔行天路有很大的幫助。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遭遇困境,我們只知道且相信上帝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事;我們也相信,若上帝不允許,我們不會遭遇到這些。
然而,即便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在遭遇到許多困境當下,仍好像背負了沉重的苦擔,更讓人感到困窘的是,有些艱難是因為我們堅持走這條天路才會遇著的。我們期望找到苦難的答案,或是得到一個解釋,好像如此便能找到方向,我們心裡便可以篤定一些,這是不陌生的反應。但是,我們一定需要清楚的答案嗎?
約瑟的見證讓我們省思,他的敬虔與忠信,與他是否明白主在他身上的安排,其實沒有絕對關係。約瑟若然生活在今天,必定同感很多人熟悉的詩歌〈我知誰掌管明天〉(I know who holds tomorrow),他不知明日如何,但知道跟隨的主,知道自己在祂手中。
我們在拉圖爾的作品中看到精湛的繪畫技巧,也看到讓人折服的藝術價值,但是對我們而言,更有意義及價值的是主題「約瑟之夢」。我們藉著聖經,思想約瑟之後生平發生的種種,那不只關乎上帝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身上的旨意,也激勵著我們這些今日還在世寄居的天路客,繼續奔跑擺在前頭的路程。
我想,我們今天走的路,仍有如當年以色列人的曠野路,雖然清楚終點是神所應許的迦南地,卻不曉得明日將如何。他們當年如何仰望雲柱、火柱的引導,我們今日也當怎樣跟隨慈牧的帶領、倚靠聖靈隨時的幫助,直到返抵基督應許的天上家鄉。
凡出於上帝的,必能堅定持守到底
持續的「古列王圓柱」傳奇:國際著名的古代文字泰斗(下)
持續的「古列王圓柱」傳奇:國際著名的古代文字泰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