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劇《彌賽亞》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作者:Daniel Ko藝文短波 2011.12.18


聖誕的季節來了。雖然不若往年寒冷,但社區裡家家的聖誕樹,庭院的麋鹿燈飾擺設,還有古典音樂的廣播電台一再播放的神劇《彌賽亞》,都告訴我佳節已近。我的小孩們興奮地等著聖誕禮物,和整天在政論節目裡關心選舉的大人們,成了一個鮮明有趣的對比畫面。唉!恐怕今年的聖誕節才是快「溺水」了。

在神劇《彌賽亞》中有一段音樂是聖誕節的大熱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有一子賜給我們。 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 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 9:6)我如果說這節經文是因神劇《彌賽亞》而紅的也不為過,韓德爾簡單暢快的音樂動態連三歲小孩都能琅琅上口,真是平易近人,老少皆宜的佳作。而當時以賽亞在說這段預言時,百姓們的期待還真像今日的台灣社會,他們在期待上帝給他們一個君王是叫做奇妙策士 (有智慧)、全能的上帝 (有能力)、永在的父 (有遠見)、和平的君 (有保障)。然而他們當時期盼錯了,在人的身上找不到,只有道成肉身的耶穌才是那一位。「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以及 神和人對他的喜愛,都不斷增長。」(路 2:52 新譯本)

雖然神劇《彌賽亞》從序曲起看似描寫一位將來的君王,在合唱曲《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中達到高潮,然而接下來的間奏牧歌暗示著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在伯利恆的郊外,有一些牧人在夜間看守羊群。」(路 2:8 新譯本) 這是路加介紹耶穌降生的開場白,除了靜謐,還充滿了濃濃地庶民氣息。讓我們納悶的是為何韓德爾或 Jennes 不選擇《馬太福音》的博士朝拜?那不是才符合上一段「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中王者再臨的氣勢嗎?可是當看到神劇《彌賽亞》首演海報寫著:「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爾舍醫院的利益而演出。」(維基百科) 我們就明白一生在皇宮寫曲的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首演卻獻給一些困苦的囚犯,不正是天使顯現給貧賤的牧羊人的體現嗎? 路加是四福音書中唯一提到天使報信,也詳盡描述耶穌生在馬槽的緣由,把彌賽亞成為人子,進入百姓的情懷從降生的一刻說起,讓我們由衷地知道上帝「體恤我們的軟弱」,與我們同在。

神劇《彌賽亞》在甜美溫馨的牧歌之後,用女高音的宣敘調營造路加所描寫當時的天使報信的氣氛。有些錄音是用男童的聲音表達,不僅更符合韓德爾原意,也將天使的純淨感帶出。一開始「在伯利恆之野地裏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只有數字低音的伴奏,有種在郊外夜間寒冷的感覺。之後音樂突然一變,加入了天使飛翔的伴奏,給我們有事情要發生的預感。「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之後音樂又回到簡單的宣敘調,天使說:「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韓德爾省略了「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那就是記號了。」是因為一方面他接下去沒有要提到牧羊人去看耶穌的段落,一方面他要強調主基督,音樂上也可以看到他特別把主基督這三個音,用音高和節奏的改變來凸顯。

這裡天使對牧羊人說出神劇《彌賽亞》的主角。彌賽亞是希伯來文,基督是彌賽亞的希臘文寫法,意思是「受膏者」。這裡是神劇《彌賽亞》第一次且在第一部降生中唯一一次提到這個稱號。天使還提到了救主這個稱號,在羅馬的世界裡,只有開國君主奧古斯都 (Augustus 63BC-AD14) 被稱為救主,天使卻宣布,只有耶穌才是真正的救主。這些都是當時的平民百姓都是一聽就懂的稱呼。對這群牧羊人,天使沒有告訴他們這嬰孩的名字,只說唯一的記號是包著布,臥在馬槽裏,真是何等庶民化!也許這是這群牧羊人唯一能看到彌賽亞降生的地點,不然這群小民準會被旅店主人拒於門外。如果上帝讓耶穌降生馬槽的原因就是為了這群牧羊人,我們又該如何對待我們周圍卑微的人們呢?不禁讓我想起狄更斯的《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願我們都能在這個佳節善待我們周圍卑微的人。

韓德爾在「天使報信」這一幕裡把高潮放在「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 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的合唱裡。這群牧羊人何等幸運,聖經裡除了以賽亞和約翰啟示錄見過天使唱歌,他們是唯一親身聽過真正的天籟,讓我們這些喜歡音樂的人羨慕不已。韓德爾在這裡用了許多對比的方式。「榮耀」(Glory) 除了有華麗的弦樂妝飾還第一次加上的小號,而小號一向被人們認為是天使吹奏的樂器。相對地,「平安」(Peace) 就加上安靜低調的齊奏。「在至高之處」(in the Highest)弦樂在高音處徘徊,「在地上」(on earth) 是由兩個降低八度的同音帶出,後面卻跟著 Comfort ye 的安慰前奏,把從上帝來的平安帶到人間。接下來韓德爾第一次用賦格 (Fugue)型式,一個個密接在賦格曲中主題和答句的重疊用喜悅 (goodwill) 帶出歡愉氛圍 ,而之後韓德爾更將goodwill左拋右接,更像彼此呼應的歡呼 (Jubilate)。

聽到這裡,我們看出天使報信這段經文其實更符合以賽亞書所預言的。不僅「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路 2:12) 呼應「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賽 9:6),「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 2:14) 也應驗了「和平之君」(賽 9:6)。「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也呼應了《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之前的詠嘆調《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這個詠嘆調唱出以賽亞書 9:2 的預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上帝在瑪拉基書(舊約最後一卷書)後沉默了四百年,猶如當年以色列人在埃及被苦待的黑暗四百年。在漫長的等待裏,當神的救恩來時,那光是何等的大啊!

黑格爾說:「歷史給人的教訓,就是人不聽歷史的教訓。」當年耶穌復活後,婦女們去墳墓找耶穌的屍體,天使對他們說了一句經典的話:「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 24:5) 同樣地,我們跟當時的人一樣,想要找一個能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幫助我們安居樂業,能在聖誕節好好享受平安的救世主。身為升斗小民的我們,這些只是我們卑微的願望。天使的那句話猶言在耳:「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歷史不斷地在重演,人們也不斷地在尋找。然而真正能幫助我們的不是哪個黨,哪個候選人,而是降世為人,生在卑微馬槽的耶穌。只有祂才能真正體恤我們的難處,真正有能力帶給我們更豐盛的生命。選祂,就對了!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