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婦人的信心與狗

【作者:王道維永恆的答問 2011.02.27


Q:請問馬太福音 15:21-28,關於迦南婦人的故事。耶穌為何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難道耶穌有種族歧視?

-------------
A:您好,謝謝你誠實的問題。我也一直都希望,一個誠實的問題能夠有清楚負責的回答。這才是一個知性與心靈上愉快的交流。是不是?首先,關於這段經文的意思,我想用以下幾點來補充您就會明白了。

1) 希臘文的「狗」有兩種拼法,意義不一樣。一種是有貶抑不好的意思,多表是野狗之類的(希臘文所對應的英文拼法是 kuon)。另一種是可愛的小狗意思,用來描述家狗,是猶太人家庭的一份子(希臘文所對應的英文拼法是 kunarion)。這有一點類似同英文裡的 dog 與 puppy 的不同。這裡顯然指後者。所以耶穌很小心地並未要把非猶太人排除在神家之外,與當時一些極端的猶太主義者非常不同。我們也不必為此計較,因為這裡顯然只是比喻。耶穌對外邦人的態度應該要看更多其他的經文才能了解。

2) 新約聖經中記載耶穌傳道時至少有三次是專門到外邦 (非猶太人) 地去。(約翰福音第四章的撒馬利亞婦人,與醫治格拉森被鬼附的人(馬太 8:28-34; 馬可 5:1-20; 路加 8:26-39,然後就是這一段。) 每一次去都只作一件事,幫助一個人,然後藉由這個人把福音傳到那些非猶太人。至於在猶太本土中,耶穌更是醫治不分種族性別老少。只不過有於時間有限,祂不可能踏遍外邦土地來傳道,所以還是先以以色列家為主。但是祂死而復活以後就要門徒傳道到外邦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 1:8)。由此可見,耶穌這幾次特別進到外邦土地就格外有意義了。

3) 這次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注意到馬太 15:21 說耶穌去了推羅西頓(非猶太人之地),然後 15:29 耶穌就回來了。如果祂只想傳給以色列人,何必走這一趟?又或,是不是有可能,耶穌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個婦人?這個推論是可能的,因為在約翰福音第四章的故事裡,耶穌特地不走一般猶太人因為歧視撒馬利亞人而走的路,刻意走進他們的村莊 (約 4:4),所以才會有這個故事的發生。所以,這故事並不是表面上耶穌遇到一個令他意外的事情,要好好考慮一下才決定。事實上,很可能是耶穌刻意要走進非猶太人的地域,就是為了這個迦南婦人的女兒。

4) 以此來看,我們就知道為何婦人說「掉在桌子下面的碎渣可以給狗吃」,因為如果孩童代表猶太人,那桌子代表猶太地,而耶穌就是那塊餅。(外邦) 婦人是家裡的小狗,也可以分到碎渣,因為耶穌這塊餅「已經」變成碎渣「掉到桌子下面」了,也就是已經出到猶太地以外了!

也就是說,婦人反問耶穌,如果你只是為了到以色列家中傳道救人,那為何出現在這個外邦地呢?如果來了 (掉到桌下了),不就理當給狗吃嗎?所以這是為何耶穌聽到後極為高興,讚賞她的信心。因為她是真正地了解耶穌此行的目的,了解耶穌的心啊!這樣是不是比較明白了呢?

5)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為何耶穌起初不回答?其是這是耶穌一貫的方式。祂主要的目的是傳道,不是醫病趕鬼。所以除非所求之人真誠的乞求,要不祂是不會主動的行神蹟的。原因是,上帝的恩典有兩類,一個是普遍恩典,一個是特殊恩典。普遍恩典如「下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是每個「人」都有的,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是祂主動預先的準備,不需要特別乞求。

但是特殊恩典是有救贖性的意義,是為要改變現行的自然界次序以達到讓人心靈認識上帝的目的。所以為此之故,祂要求我們要有特別的「信心」來接受,也就是一種謙卑自己的乞求。沒有想要謙卑自己的人或是不想求的人就得不到這份特殊的恩典。所以耶穌事先不說話,後來提到狗這個隱喻,就是為要試驗這婦人的信心。但是祂不是殘忍的或過度無必要的考驗,而是一個鼓勵性質的提醒。畢竟耶穌「已經」主動走到外邦地來找她了!所以這位婦人在這次事件之後一定會對耶穌更有信心,知道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精心的計畫與期待。

其實我個人很羨慕她與耶穌這番機智的對答,非常有智慧,甚至可以說很有「禪意」。但一般人卻只注意到狗的問題,又把現代的想法強加入解釋,其實很可惜。

其實,耶穌是真實的人也是真實的神,祂並非一般人想像中的聖誕老公公,有求必應。基督徒的生命成長也不是在於得到多少恩典或經歷多少神蹟,而是能多少了解耶穌的心,「認識」這位上帝的作為與心意。這就像我們做父母的,也不希望孩子永遠只會討零用錢,而是可以體會父母的苦心,了解父母的計劃,也願意在適當的挑戰中而成熟獨立,更體會父母的辛勞。這是為何一些白手起家的富豪不願意把財富留給下一代,因為這樣她們的後代就不能體會父母祖先的工作態度與持家精神。如果一個後代子孫只繼承家業卻不能繼承家風,那又有甚麼意思呢?

希望我們都能體會到耶穌基督慈悲的心腸與處事的智慧,效法祂的生命,活出祂的樣式。這樣我們作為他的兒女就算是不辱家風,而能光耀門楣了。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關於作者:http://www.phys.nthu.edu.tw/c_teacher/dwwang.html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awwei.wang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