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韓聖餐大探索

【作者:梭娜拉姆永恆的答問 2012.04.08


(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加福音22:19)

And he took bread, gave thanks, and broke it, and gave it to them, saying, “This is my body given for you; do this in remembrance of me.”(Luke 22:19)

또 떡을 가져 감사기도하시고 떼어 그들에게 주시며 이르시되 `이것은 너희를 위하여 주는 내몸이라 너희가 이를 행하여 나를 기념하라!' 하시고(누가복음22:19)

またパンを取り、感謝してこれをさき、弟子たちに与えて言われた、「これは、あなたがたのために与えるわたしのからだである。わたしを記念するため、このように行いなさい」。(ルカによる福音書 22:19)

復活節已經來臨,寒冬過去,迎來滿是生命活力的春天。

二千多年前的那個晚上,耶穌與門徒們一起度過最後的逾越節晚餐,並設立了人類史上第一次聖餐,而後毅然走向預定好的十架之路。在進行聖餐時,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路加福音22:19)因此,世界各地的教會都會固定舉行聖餐,紀念基督為我們的受難。

除了台灣的教會外,我曾在幾個不同國家的教會裡領過聖餐。美國、韓國是我住過時間比較長的國家,在那裡領過很多次聖餐;就連去其他國家旅行時遇上安息日,我也會特地找當地教會聚會、領聖餐,享受在不同文化、不同語言情境裡的聖徒合一。

在參加過不同文化、不同語境中的聖餐儀式後,因為接觸了幾個不同語言版本的聖經,我開始對不同語言的聖經版本如何翻譯聖餐感到好奇。特別是在讀了韓文聖經之後,發現耶穌祝謝之後分給門徒的食物被翻譯成「糕」(韓語裡的dok,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米製品),感到相當新奇;在我想像中的聖餐餅,是怎麼都跟韓式年糕扯不上關係的。因此,我開始思考當初翻譯聖經的學者們,究竟是用甚麼樣的語言、在甚麼樣的文化脈絡裡,詮釋聖餐與聖餐餅的意義。

台灣很多教會在聖餐時用的是一種特製的無酵餅;有些教會用的是工廠生產的小圓餅,有些教會則是自己烘培製做無酵餅。我不是聖經專家,所知有限,不過我猜想,早期以色列人當成主食的餅,可能跟現在以色列人吃的餅(pitta)相距不遠,是一種像包油條用的燒餅一樣、薄薄的口袋型麵包。在中文聖經中說,耶穌拿起「餅」祝謝了,讓我聯想到的還蠻接近這樣的意象,只不過,這樣的意象距離住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有點遙遠就是了,畢竟我們是以米食為主的文化,麵食是後來才漸漸普及起來的。

在美國時,我聚會的美國教會領聖餐方式略有不同。我所聚會過的台灣教會、美國的華人教會、以及韓國教會,在牧師祝謝過後,是由長老、執事協助分發聖餐餅與葡萄酒(汁)。我的美國教會則是在禮拜堂前後各擺放了一張桌子,提供了米與麥二種麵包,因為美國人有過敏問題的人很多,有人對米過敏,有人對麥過敏,所以教會就準備了兩種麵包。大家各自禱告之後,自己去聖餐桌旁,自己擘麵包吃、拿葡萄汁喝。我覺得,這在某種程度上,好像也體現了美國文化中個人主義的那一面。美國的教會太多,我只去過那麼幾間,所以我的經驗也只是個人的經驗而已,不能代表美國教會文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英文聖經裡把聖餐中吃的食物翻譯為「麵包」(bread),其實完全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是「日用的飲食」。

日文聖經中用的也是「麵包」(パン, 唸成pan)這個詞。日文的パン是借自葡萄牙語pão的外來詞,因為當時麵包是跟著葡萄牙宣教士傳入日本的。雖然麵包傳入日本的年代很早,在江戶時代(1600~1868)卻並未盛行,原因可能是因為當初日本反基督教情緒高漲,而麵包與基督教之間有著密切關係,所以人們普遍迴避這種食物。到了明治時代(1868~1912),麵包在日本才開始逐漸被接受。

有一說法是那時軍人因為飲食中缺乏維他命B1而患腳氣病,當時一位受雇日本的德國醫生迪奧多‧霍夫曼(Theodor Eduard Hoffmann)建議多吃全穀麵包來補充維他命B,麵包因此在軍隊中變成常吃的食物。不過,當時很多人擔心接受這種外來的食物,會對日本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還有人鼓吹「麵包亡國論」,想要阻止吃麵包這股風潮,沒想到現在日本卻成為麵包大國。

在韓文聖經裡,將聖餐裡吃的東西翻譯為「糕」(dok)。韓國人跟台灣人一樣,都是在被日本殖民之後才開始接觸這種西方食品,所以早期的台灣人跟韓國人都沿用日文的用法,稱這種西式麵包為pan。韓國也是以米食為主的文化,當初在翻譯韓文聖經時,韓國還未被日本殖民,麵包也還未傳入韓國,因此,當初翻譯韓文聖經的人,大概是選用了最符合當時韓國文化的概念,翻譯成「糕」;糕在韓國文化裡是非常重要、具有象徵意義的食物。

韓國人在最重要的節日裡都必須吃糕,過新年吃年糕湯,結婚吃糕、生日吃糕,搬家時拿糕去問候、分送鄰居,辣炒年糕更是大家小巷都有的人氣小吃。我的韓國教會在復活節時,每個人除了復活節彩蛋之外,還多拿到一塊糕。然而在當代韓文聖經譯本裡,大概因為現在麵包已經非常普及,所以把聖餐時的「糕」(dok)改翻譯為「麵包」(pan)。

我常在想,當初這些翻譯聖經的學者,一定用盡心思、絞盡腦筋,死了不少腦細胞,努力在不同文化脈絡下,盡量用當地人可以體會的概念,把聖經裡的這些珍貴啟示傳達給不同的民族。而聖經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用不同語言所翻譯出來的結果,會不會帶給當地人不一樣的想法與感受呢?對以米飯為主食的台灣人來說,中文聖經裡翻譯的「餅」是個遙遠的概念,不過對於住在中國華北的人來說,麵食卻是再平常也不過的日常飲食。

對於日本人來說,在日語語境裡翻譯出來的「麵包」(pan),很明顯地就是個外來的東西,不是日本文化裡固有的食物;會不會因此對日本人來說,基督信仰也像麵包一樣,始終是外來物,而無法融入日本的文化傳統之中?然而對於韓國人來說,「糕」(dok)卻是特別的、珍貴的食品,是與喜慶、宴席相關連的食物。會不會因此在以聖餐紀念基督之時,也自然而然地加添了一股宴席的歡欣與珍惜之情?

聖餐有五項重要的意義,分別是紀念、筵席、赦罪、合一和盼望。耶穌說祂是「生命的糧」,在聖餐中我們所領受的,就是這「生命的糧」,就像是我們每天所吃的主食一樣,是維持生命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我們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可是因為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閡,要如何把這些重要的真理、恰當地傳達給不同文化情境裡的人們,真的需要耗費很多心力,更需要聖靈賜下智慧與帶領。

光是聖餐吃甚麼的聖經翻譯,在不同文化、不同語境中,就有這麼多的差異與障礙,更不用說文化差異與隔閡所帶給人們的其他痛苦了。然而感謝神,正是因為基督為我們這些各自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受死,這樣的愛彌補了各種差異所帶來的隔閡,使我們得以合而為一。想想將來在天國裡,大家一起享用聖餐,所有來自「各族、各方、各民、各國」(啟示錄5章9節)、由基督寶血買贖的人都要聚集在一起。有一天,所有屬乎神的子民,將在合一與喜樂的景象中,與神同席而坐。到那時,究竟聖經怎麼翻譯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已經親身參與了這場宇宙中最盛大的宴席。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