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生活智慧 — 勿抓狗耳朵
【作者:張文亮】河馬教授 2012.08.12
迄今,我依然記得……
那一夜,我與妻子在美國一個高級的社區裡散步,
月亮那麼皎潔,晚風那麼清涼,伊人那麼可愛,
我卻沒有預料,危險就快臨到。
忽然,兩隻巨大的不丹狗,自一個屋中狂吠衝出,
迅速衝到我與妻子的面前。
我用手擋住一隻,不讓牠撲上來,
妻子不知用什麼手法,輕輕一揮,
在她前方的狗,就轉到後頭,
某個不明的原因,
那隻狗就咬了我的屁股。
我的屁股雖然頗結實,
仍感受到牠利牙的威力。
咬了之後,才有一個女人跑出來,
將狗趕回她的屋裡去,
她一直向我道歉,直說那隻幾乎150公分高的巨犬
「He is just a baby! He is just a baby!」。
後來,社區的人告訴我:「那是流浪狗之家。」
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過去,我像荒野與狼共處的勇士
從此變成,田野的弱雞,
雖然沒有得到「狂犬病」,卻有了「恐犬症」。
不過,我開始研究狗的行為,與咬人的原因,
竟然體會比以前更多。
我很喜歡狗,從小養過一隻台灣黑狗、兩隻德國牧羊犬、與幾隻來路不明的雜種狗。我曾經自認對狗有一些瞭解,能夠管理牠們。在路上或在校園裡,看到流浪狗,會友善地對牠們擠眼弄眉,招呼牠們;有時四顧無人,還從口袋裡掏出吃剩的與牠們分享。自從被狗咬後,我開始想,過去給狗食物時,到底牠們認為我是主人,還是獻物的僕人?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問題。否則,我養狗或餵狗,狗卻以為牠是主人,我本來就應該養牠。
狗的語言學 當我瞭解狗一些,才知道狗沒有白佔人便宜,牠們會用叫聲,與肢體的語言傳達給人。例如狗用跳起來的方式,搶吃人所給的食物;或是用身高,與人爭高低;或是用嘴輕含人的手部或腿部,給人警誡;或是將牠的腳,放在人的膝蓋上;或是與人同行時,牠的頭部比人的腳超前。狗藉此告訴人,牠是主人。反之,牠是僕人。這些溝通的方式,常是狗出生後三個月,母狗管理牠們的方式。我們瞭解母狗教導小狗的指令與動作,較易以主人的角色來與狗互動。
狗非常善於溝通,牠的叫聲彷彿是以「單字」來傳達;配合牠們的動作,可將單字組成短「句子」;加上尾巴所擺的高度、舌頭的運動、與人輕觸的力道,幾乎可以併成有「文法」的詞句。很可惜,很少人研究狗的語言,大學也沒有開授「狗的語言學」,來教導學生瞭解狗的吠、嚎、叫、嗯、啍等聲音的意義。
許多人用力與狗拉扯,要狗聽話;用食物賄賂,討狗歡喜;對狗又擁又抱,以為狗就愛他;不當的懲罰,要狗就範等,都是不了解狗的表現。人類不該照著自己喜、怒、哀、樂來對待狗,更不該棄養狗,許多流浪狗,亂叫、亂咬、隨處大小便等行為,是被人棄養、虐待,心裡受傷所生的行為。所以流浪狗的不確性高,在校園看到流浪狗,不要隨便去摸牠們。
敏感的部位 瞭解狗的行為,也能體會聖經所記:
「過路被事激動,管理不干己的爭競,好像人揪住狗耳。」(箴言二十六:17)。上帝吩咐人不要隨便去抓狗耳朵,惹狗生氣,類比人在路上好管閒事,愛去干涉陌生人的爭吵。
耳朵是狗身上最靈敏的器官,狗的耳朵會提起,表示機警;會轉向,表示分辨方位。狗的耳朵滿佈神經、血管,皮膚較薄,容易受到外傷,感染病毒。如果狗肯讓人摸耳朵,表示牠接納對方。狗尚未接納人,人就去用手觸摸狗的耳朵,是激怒狗的魯莽動作。不要忘記,狗的嘴巴與利牙,接近牠的耳朵。
智慧行事 上帝不是要我們明哲保身,不管旁人是否需要幫助,而是看清事理才行動,冷靜思索再作判斷。有些事情可以幫,有些事情會愈幫愈糟;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懂的人去做,會愈做愈亂;有些芝麻小事,能避免就避開。例如,在路上看到不認識的狗,牠看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看牠的眼睛,對狗而言,這是向牠挑戰的反應。同理,在路上也不要直瞪惡人的眼睛,以免被誤解「你在瞄我作什麼?是不是想挑戰我?」。瞭解惡人,可以先了解惡狗。
狗仗人勢是狗的天性,過寵的小狗總喜愛挑戰大狗。主人叫小狗不要叫,小狗叫的更兇。喜歡在路上與他人爭吵的人,大都自認背後有靠山,怕別人不知道他的靠山,就特別大聲,其實他們是心理恐懼的小狗狗。看到這種人,我就想到那女人所說的:「He is just a baby!」。
激動與冷靜 親愛的同學,許多網路上的傳言,媒體上的報導,一時會令人義憤填胸。要冷靜一些,珍惜你的時間、體力,若要打,就打值得打的仗,若要跑,就跑值得跑的路。若要排解糾紛,自己要清楚前因,計算後果。「環境汙染」是我的專業,我在1979年,就投入台灣污染改善的工作,一直到今,我深深的瞭解這工作的困難與複雜,不祇面對汙染排放的大財團,還有背後的政府與民代。江湖有多少騙人的伎倆,這裡就有多少虛謊的作法;表面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僅是色情、賄賂、打壓。如果不是上帝多次封住他們的利牙,我多次挑戰他們的權柄,早就遍體鱗傷。
大學生常被當成政治宣傳、社會運動、環保抗爭等爭取的對象。其實,天下在二十~三十年以後,就是你們的。你們如果好公義、愛憐恤、有能力、有專業,下一代的孩子,就不用抗爭。現在有機會學習,好好盡你該學的責任,不要一時受人激動,提早去抓狗耳朵。
歡迎參觀作者的網站:河馬教授的網站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