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描述小梅的父親過世之後,這七天所需要辦的禮俗和內心中的掙扎與回憶,如果對有喪親之痛的人,那種情感的漣漪,似乎無法抗拒的湧上心頭,面對喪親的過往也就一幕幕回想起。
寫這一篇電影心得,我也不避諱的寫上自己過往的經歷,畢竟有些事情親經歷過,那種回憶才是真實的感受。
面對父親的過世,每個人內心中都有著不同的傷痛,民間習俗會習慣不希望客死他鄉,因此在許可範圍內,會依靠生命維持設備返家後斷氣。
這也是小梅父親在生前所講的故事,我也曾面臨同樣的慌亂。
當初面對父親斷氣前的這段時間,那種心情是雜亂無序,因為不知接下來要如何面對,一片空蕩蕩,直到如今回想起也還是空蕩蕩。
父親過世之後,民間信仰中繁縟的喪葬禮俗,從遺體未入殮前的守舖,入殮後的守靈,等等禮俗讓先人可以安然地離去。
我並沒有深刻地去認識這些禮俗,禮俗並然有其根本原因,或許在盲目遵從時,應該也要去了解其中深刻的涵義。
當我父親在醫院過世後,接踵而來也就是這些禮俗,怎樣可以怎樣不可以,一堆雜音在其中換亂者,心中已混亂再加上外界混亂,只能說更不知所措,不過還好有其他親人的幫助,才能順利的完成這些瑣碎的事情。
回想起當初我們並沒有守鋪和守靈,只有在殯儀館的停棺間追思和讀經,不過空蕩蕩的停棺間和周遭民間信仰的停棺間的繁瑣,似乎感覺像無親屬的停棺間,因此就用蠟燭儀照勝經做了簡單的布置。
從守鋪守靈之後,還有一些過程中相關的儀式在每日進行者,影片中看到小梅,不論在刷牙、吃飯,只要聽到道士喊女兒來哭,就要到棺前哭。
也難怪小梅會有這樣的形容:「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得要「哭爸」,原來「哭爸」,真的是件這麼累的事… 」
喪禮真的是很累的事情,在內心疲憊之際,又加上喪禮外的禮俗,聯絡親人發送訃聞等,相當的繁瑣,或許因為這些繁瑣也才能讓自己不至於陷入悲傷的無底深淵中。
生老病死是人活著日子中,必定會經歷的過程,人死後家人們都期望有好的歸宿,道士阿義念著:「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拼…」
對於基督徒而言,這句話是肯定的,我們相信主再來的那一篇,我們都會有新的形象重新再相聚。
約翰福音十一章 25 節
耶穌對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出埃及記二十章 12 節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