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不習慣用文字的人

【作者:劉南芳時事評論 2009.07.26


「…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誡那抵擋的。或者上帝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摩太後書2章24-26節)。

 去年台北板橋音樂公園演完之後,我走下舞台,看到海山教會的姊妹帶著一個老婦人坐在觀眾席尚未離開。

 「戲有好看無?」我殷勤地問著。她專注地看著舞台上工作人員忙碌的拆布景,原本耀眼的燈光只剩下兩三盞,滿地道具零落地堆放著,演員已經一個個的離開了她的視線…,她露出很靦腆的笑容說:「有喔!」。

■ 牽動記憶 老人滿足

 不過就是十幾分鐘前,這個原本只有七、八百人的觀眾席中擠了將近兩千名觀眾。因為舞台太小了,可能有三、四百人並不能完整的看到舞台上的演出,只能聽著聲音辨別,一直到演出結束。這個老人家坐的地方也很邊邊,但是她依然流露出滿足的笑容,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這個美麗的畫面。

 我想「戲劇」真是一個動人的媒介。「歌仔戲」也許牽動著她年少的記憶,從此除了《王寶釧》、除了《陳靖姑收妖》…,她腦海裡開始有一個新的故事,當她想起的時候、有她熟悉的旋律,幫助她不斷的回味,溫習舞台上那一點一滴的細節。

 幾年前我開始接觸民間文學的領域,我發現了「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有很大的不同;「作家文學」的流播、所憑藉的是文字;「民間文學」倚靠的是「口傳」。因為民間百姓有許多是不識字的,或是識字不多,他們無法理解太多文字的邏輯,就像他們不能看著譜唱歌,他們只能憑著記憶,背誦著旋律。

 所以古今中外有無數的「口頭詩人」,他們憑著記憶唱出一個個美麗的詩篇,觀眾聆聽、並記載在他們的心裡、傳唱給一代又一代的子孫。

■ 如何對症下藥克服盲點

 這是一種「民間的邏輯」。文字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他們的生活中有音樂、有傳說、有神話…,但是沒有書本,他們是一群「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屬靈書籍、詩歌本…,那麼那些「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他們要如何親近上帝、敬拜上帝?他們不習慣閱讀、不會看譜、他們無法以文字作為溝通的媒介。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是否曾經考慮過這樣的族群?

 他們可能是許多弟兄姊妹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阿姨姑爹…,我們自己來到了都市、接受新的教育,他們仍然留在鄉村、過著傳統的生活,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抵抗著「外來的」信仰,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社會、也影響著下一代。而他們顯然並非可以用「文字」來說服的。

 我常常在想,教會有「青少年團契」、「夫婦團契」、「松年團契」…,我們是否也能嘗試為這些「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成立一個團契?或是集思廣益、認真找出一套可以向他們傳福音的方法呢?這會不會是我們長年來在台灣傳福音的盲點?

 我們除了去西海岸行走禱告,除了大聲呼求神復興台灣,辦許多大型、小型特會…之外,我們可不可以花一點時間精力來「研究」呢?植物遇到病蟲害,我們會實驗各種抵抗病蟲害的方法;新流感產生,我們會花大錢研發疫苗。那麼、對於這些「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我們如何「對症下藥」呢?

■ 讓歌仔戲成為福音媒介

 我們會想出方法、像是找尋「新流感疫苗」那樣的迫切嗎?我們會迫切希望這些「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也能認識主嗎?基督徒除了關心自己的靈命成長之外,也應該深刻的、感同身受的體會這片土地上,有許多人從未聽過上帝;有許多人心中是「抵抗」的、他們在根深蒂固的民間信仰中抗拒福音,我們當成為「善於教導」的僕人!

 我既不是植物病蟲害學家、也不是衛生署長,我是個做歌仔戲的人!因著我這幾年工作的環境,我總覺得這些「不習慣使用文字的人」與我有關,當我想到他們沒有聽過神的福音,總使我坐立不安!

 我求神將祂所給我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我想要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賞賜!弟兄姊妹們!求神也使你們坐立不安!求神讓我們愛這片土地的心、與日加增!我們今年要鞏固板橋、要與淡水同工,我們要前進雲林山區的古坑鄉、我們要再一次進入西海岸!平安的七月、我們要在台西搭起戲臺,當別人擺設香案的時候,我們要宣告上帝所賜的平安!我們需要更多的弟兄姊妹為我們守望、與我們一同爭戰!與我們同得賞賜!願神祝福你們!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