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全球的金融海嘯,我們一再提到,上班族一定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不但要將心情放輕鬆,更要做最好的準備,更不可急於再度投入、想翻本。要有至少兩三年渡小月的心理準備,而這渡小月的期間,上班族所可以採取讓心情放輕鬆的五大步驟,我們將要陸續介紹給大家。
面對這次全球的金融海嘯,我們一再提到,上班族一定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不但要將心情放輕鬆,更要做最好的準備,更不可急於再度投入、想翻本。要有至少兩三年渡小月的心理準備,而這渡小月的期間,上班族所可以採取讓心情放輕鬆的五大步驟,我們將要陸續介紹給大家。 我們已經介紹了兩個步驟,那就是:(一)你要立刻開始節衣縮食,減少開支。(二)你還要放鬆心情,多多從事一些不會增加任何花費的活動,力保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免失去健康使財務狀況更為惡化。 今天我們要繼續介紹第三個步驟,那就是:重新耕田,重新回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並踏踏實實的勤勞工作。 金融海嘯之所以引爆,最原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已經忘了『勤儉致富』的美德,每個人都想不勞而獲,一夜致富,所以勤勞的美德多半已喪失了。其實,勤勞的所得才是最寶貴的。所以上班族要回到勤勞所得、勤儉致富的正途,重新努力上班、專心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心安理得,也才有可能放鬆心情,安渡此難關。 聖經舊約箴言書第28章第19節說:『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就正是最好的提醒。 人們應該各歸各自真正專業的領域,踏踏實實的耕種自己的田地,一來這樣對社會才會有貢獻;二來這樣才能有真正的豐衣足食,所以聖經說這樣的的人必得飽食。 可是,過去幾年來,我們好像把這樣的勤勞的美德給失去了,大家都在追隨虛浮,結果最後是大家都變成了窮乏。 也許上班族會覺得,可是上班工作實在很辛苦,俗話說用人去追錢,永遠追不上,即使追上了也會很辛苦;如果能夠用錢去追錢,那可輕鬆多了。 這話是說得沒錯,如果我們能夠用錢去追錢,那當然很好。 問題是,我們是拿什麼錢去追錢呢? 如果是我們過去的儲蓄,我們好好的加以理財、規劃,用錢去滾錢、用錢去追錢,那當然很好;然則,當金融海嘯襲來,為什麼各處幾乎哀嚎遍野呢?許多上班族為什麼受傷很深呢?因為我們已經理財理過頭了,我們已經不是拿自己過去的儲蓄去以錢追錢了,我們乃是以各種方式借貸而來的款項去追錢,想要以錢滾錢,結果因而負債累累,損失慘重。 其次一個問題是,我們即使以自己過去的儲蓄去理財,去以錢追錢、以錢滾錢,即使我們理財很成功、財源滾滾而來,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自己的專業,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田地,因為那不但是我們穩定的收入來源,而且是我們對社會的一項責任。 我們之所以有上班工作的能力與專業,是父母、家庭、以及社會付出多少的成本培育我們所致的,飲水思源,我們當然應該堅守我們的專業的崗位,以服務社會、回饋社會,怎可因為理財成功而棄守這樣的專業的崗位呢? 而如果我們仍然在耕種著自己的田地,那麼,此番金融海嘯襲來,即使我們資產縮水,損失慘重,但我們一定還可以讓日子過得下去,因為我們還守著自己的崗位,還在工作上班。 所以,痛定思痛,我們當然就應該回到各自的崗位,好好發揮所長,好好努力上班。 就整個社會、國家來說,金融、理財不是不重要,但是,必須要多數人都是辛勤、踏實、努力的在工作,少數人從事金融、理財的專業,這樣的經濟結構才紮實,經濟發展才平衡且健全。如果全國多數人都棄工作於不顧,都忙於以錢滾錢,而只剩少數人在辛勤工作,那麼所謂的以錢滾錢滾出來的錢是真的錢嗎?當然不是,那只是泡沫。 當泡沫幻滅時,大家等於白忙一場,而且還損失慘重;而竟然還有人傻到在問說:那麼多錢都到那去了?怎麼瞬間都不見了?豈不知,這些本來就是虛錢,是泡沫,根本不是實在錢。 就證券市場、股票交易來說也一樣,如果多數人都在好好經營公司、努力上班工作,股票市場一定有很好的投資標的,那麼投資人就可以有很好的選擇,很容易賺錢;而投資人賺錢表示股票是往上漲,辛苦工作的人年底分紅分到的股票也值錢,所以是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但是,如果因為股票太好賺了,所以大家都棄守自己的田地,不好好經營,不努力生產,都跑去炒作股票,一時之間還是可以從股票市場賺到一些錢,但長此以往,一定是泡沫化的,因為大家都在買空賣空。 就個人而言亦復如此。我們辛苦上班工作之餘,略有餘錢,好好投資理財,以錢滾錢,這不為過,萬一有損失,影響也有限;但若因而不好好工作,成天只想一夜致富,並且是進而大量舉債盲目投資,最後當然是一場空,並損失慘重。 以前我們都讀過一個寓言故事,叫做:守株待兔。一個農夫辛苦耕種之後,回家的路上,碰巧抓到一隻野兔,賣了很多錢,他心想,抓兔子這麼好賺,我幹嘛那麼辛苦去耕種呢?於是他任令田地荒蕪,不再耕種,每天只守在樹洞旁,等著抓野兔,可就一直再也沒抓到過任何野兔,直到秋去冬來,那一年他毫無收成可渡寒冬,才後悔莫及。 想不到這樣一則寓言,如今竟如此真實,但願所有上班族,從此都願意辛苦耕耘、踏實工作,不再守株待兔,以免後悔莫及。(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