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介「信行合一」的門諾會信仰

【作者:Monica Augustine Chen網路作家Ⅰ 2019.09.15


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Roland P.Brown)醫師日前在美國辭世,媒體紛紛報導這消息緬懷這位當過25年門諾醫院院長、對台灣有重要貢獻的基督徒[1]。

許多人都知道門諾醫院草創之初為照顧貧困者曾實施「看病1人1元」,持續15年在部落設牛奶站讓學童上學前可領一杯牛奶的政策更曾嘉惠2萬名學童。

至於薄院長最讓人感佩的是早期遇到病人付不起醫藥費,他就說:Charge to me(帳算我的)。且他在台行醫40年,卻從未領過醫院一塊錢薪水,只支取門諾會宣道會給宣教士2-3萬的微薄津貼[2],三個子女的教育費也都是貸款而來。

由於薄院長從不為自己打算,結果退休時兩袖清風,連回國的機票錢都沒有[3]。而且他回美國後沒錢購屋養老,後來還是學生、朋友捐了七萬美金,才在堪薩斯州購屋[4]。

成立71年的花蓮門諾醫院在台灣名聲響亮,但或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醫院得名於1948年受邀來台成立「基督教門諾會山地醫療團」在各偏鄉服務,後來並在花蓮設立門諾醫院的基督教門諾會。就連門諾會1987年所成立關懷弱勢婦女、救援、安置從娼少女的「花蓮善牧中心」,都比門諾會更廣為人知。

若能進一步認識門諾會的信仰,或許能了解為何這個基督教團體願意不求回報的投入服務社會弱勢的工作,也有助於我們明白薄柔纜院長不計名利、40年無私奉獻的信念是從何而來?

如前所述,門諾會是在1948年受當時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院長兼山地傳道部長孫雅各牧師之邀才來台從事山地醫療服務[5],直到1955年才在台中成立第一間林森路教會,並在2014年10月舉辦來台宣教60年的紀念活動[6]。

雖然在台傳教已近65年,但門諾會在台灣是相對較小的教派,全台僅有22間教會,分布在台中(9間)、台北(8間)、花蓮(3間)與桃園(2間),會友總數也僅有2539人[7]。至於全世界門諾會會友則約有180萬[8]。

不過門諾會本身則是歷史悠久,是早在宗教改革初期就出現、被歸類為「激進改教運動」之「重洗派」的直接傳承[9]。常在電影出現坐馬車、不用電,抗拒現代生活的艾米許派(Amish)則是17世紀時雅各‧阿曼(Jakob Ammann,1664-1720)從門諾會再分裂出來的[10]。

不同於路德、加爾文的主流改革運動,重洗派成立的背景是因為對1520年代初期在蘇黎世改革的慈運理(Zwingli,1484-1531)不滿,認為其改革不夠徹底而產生。主要領袖格列伯(Conrad Grebel,1498-1526)和滿茲(Felix Manz,1498-1527)反對教會與政府合作,也否認嬰兒洗禮的有效性,認為出於個人意願及公開認信的洗禮才有效。他們在1525年1月付諸行動重新施洗後,遂正式開啟重洗派的運動[11]。

由於重洗派主要是一場運動,其成員的想法未必有一致性,但學者仍歸納出三大共同主張:(1)反對嬰兒洗禮、(2)反對「國家教會」,認為政權與教會必須徹底分開、(3)主張作耶穌門徒須嚴格遵行新約耶穌基督的教導[12]。

除上開共同理念,個別的重洗派人物也曾提出一些比較極端的主張,例如從茲維考(Zwickan)來的先知聲稱:「聖經是不必要的,因為他們擁有聖靈」[13];反對嬰兒洗禮且同情農民革命的閔次爾(Thomas Müntzer,1489-1525)除「宣稱自己有聖靈直接指導」[14],也煽動德國農民起義,結果本人在1525年被俘後被處決。

部分重洗派人士主張共產、彼此分享的社會制度,另外有些人則因受到逼迫與敵視,發展出「狂熱的天啟主義」[15]。最極端的是1534年一群重洗派信徒以武力控制了德國明斯特這城市,其領袖雷登的簡(Jan of Leidon,1509-1536)自封大衛王,還實施了一夫多妻制;最後城市被攻陷[16],這也讓人對重洗派的印象更為惡劣。

不過門諾會創始人門諾‧西門斯(Menno Simons,1496-1561)則是走和平主義的溫和重洗派。本來是天主教神父的他在1536年放棄天主教信仰,很快就成為重洗派領袖。他不認同明斯特的暴力,認為「這種暴力行為使基督徒的心變壞了」[17]。他的核心觀念也被人歸納成「作門徒」、「愛」、「弟兄情誼」這三個字,其神學思想主要有[18]:

(1)和平主義:嚴格遵照登山寶訓,反對暴力。(2)教會是跟隨基督者的聚集:只有自願跟隨耶穌的獻身者可以領洗加入教會(反對嬰兒洗禮)。(3)嚴格遵守耶穌的教導:且傾向以字面解釋、嚴格遵守。(4)反對變質說:強調聖餐團契與分享的一面,故門諾會聖餐有時與洗腳禮一起舉辦,強調彼此服事的精神。(5)為主殉道:主張以生命追隨基督。(6)避世傾向:反對國家教會、主張政教分離,認為教會存在的目的是作團體見證,不是改變世界。

今日門諾會主要繼承了溫和重洗派的教會觀,門諾會聯會幹事一篇介紹門諾會總會教義宣言的引言就說:「門諾會信徒相信『教會是由一群真正悔改,相信耶穌的信徒所組成。』,所以他們的生活要『聖潔』,『分別為聖』簡單樸素、心靈坦誠,他們以弟兄姐妹之情彼此相愛,在一切與人的關係上,持守和平、仁愛和不抵抗,主張廢止戰爭、暴力並一切置人於死之事」[19]。

門諾會或重洗派反對嬰兒洗禮與某些字面解經雖不被多數教派認同,但他們所強調委身於基督並且致力實踐新約聖經教訓的精神還是值得思考的。對重洗派來說,「悔改歸正、重生得救、效法基督」才是「真實基督徒的標記」,只有「生命改變、作基督門徒的人」才是「真正的教會」的成員。

所以,他們「看重信徒生命必須結果與救恩相稱」,必須「跟隨基督而活,作主門徒」,這種「對基督個人性的委身才表明真實無偽的信心」。正如門諾(Menno Simons)所說:「亞當裡的生命是邪惡的,結出不義的果子;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是善良的,結出仁義的果子」[20],這是為何基督徒要追求成聖,不讓因信稱義變成了廉價恩典。

門諾會在台灣是非常小的教派,但薄柔纜院長委身基督的無私奉獻說明了:一個人的價值與影響力不是看他所屬教派的人數或財力的多寡,而是來自他是否忠心追隨基督。但願薄院長的故事對我們有所啟發,激勵您我成為一個信行合一、委身於基督的真實門徒!

◎原標題為「您是否委身基督?淺介「信行合一」的門諾會信仰,兼談重洗派。」



[1] 〈花蓮行醫逾40年 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病逝〉,中央社,2019/08/18:https://ppt.cc/fTYKlx

[2] 〈沒錢看病「都算我的帳」!門諾創院院長薄柔纜美國逝世〉,自由時報,2019-08-18:https://ppt.cc/fdewYx

[3] 〈花蓮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醫生 93歲辭世〉,公視手語新聞,2019-08-20:https://ppt.cc/f4wWPx

[4] 余璱,《基督教門諾會在台傳教歷程(1948-2003)之研究》,成大歷史碩士論文,2004,頁79。

[5] 林志明,《門諾會在台灣的宣教與教會歷史》,基督教門諾會台灣教會聯會文字委員會,1992,頁11-12。

[6]〈門諾會在台宣教一甲子 傳承、更新、擴展〉,國度復興報,2014.10.28:https://ppt.cc/f1MMpx

[7] 朱三才牧師主編,《2017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頁5。

[8] 根據2014年美國世界大會通訊錄。

[9]《門諾60:傳承、更新、擴展:慶祝門諾會在台宣教60年紀念特刊》,頁4。

[10] 盧龍光博士主編,《基督教聖經與神學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頁65。

[11] 廖元威博士,〈重洗派與激進改教團體〉,華神院訊,2017年6月。

[12] 林鴻信博士,《基督宗教思想史(下)》,台大出版中心,2013,頁485-486。

[13] 岡察雷斯(Justo L. González)博士,《基督教思想史(第三卷)》,譯林出版社,2008,頁86。

[14] 比爾‧奧斯汀(Bill R.Austin),《基督教發展史》,種籽出版社,1991,頁287。

[15] 游斌博士,《基督教史綱》,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260-261。

[16] 雪萊(Bruce L.Shelley)博士,《基督教會史(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頁255。

[17] 岡察雷斯(Justo L. González)博士,《基督教思想史(第三卷)》,譯林出版社,2008,頁96。

[18] 林鴻信博士,《基督宗教思想史(下)》,台大出版中心,2013,頁487-489。

[19] 陳淑治(基督教門諾會聯會幹事),〈門諾會簡介〉。

[20] 林榮洪博士,《基督教神學發展史(三)改教運動前後》,譯林出版社,2013,頁264-269。

[21] 附圖引自〈沒錢看病都算我的!花蓮行醫40年薄柔纜病逝引各界感念〉,東森財經新聞,2019/08/20。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