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电视社会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下简称《我们与恶》)于2019年3月播出之后,引起广大回响与佳评。这部电视剧以无差别枪击杀人案件和思觉失调症病人为剧情背景,探讨病人、加害者家属、受害者与家属的痛苦与挣扎,特别刻划加害者家属与病人受到社会眼光和舆论的压力,以及描写医疗团队人员在面对病人、家属需求与社会各方期待的冲突与所做的努力。
剧中呈现了许多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重要议题,如死刑存废、媒体公审、媒体生态、精神病人歧视、男女地位不平等、罪犯人权、修复式正义、个案家属隐私等,让民众正视与讨论。
面对且找出原因
《我们与恶》的编剧吕莳媛女士在幕后专访[1]中,有一段提到关于她写这出剧本的动机很深刻的描述:「其实我觉得自己非常想做的戏,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恐惧。我好像很想要去找那个害怕的原因—譬如我写《我们与恶》是怕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通常我们遇到重大事件时会选择不看,或是咒骂,或是只要这个人消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好。其实我想的就是它很难停止,那我们要不要学着去面对,怎么样能够接住这些苦难的人,我自己觉得其实他们是辛苦的。…正义的标准是甚么?好人的标准是甚么?坏人的标准是甚么?它没有操作手册,它没有SOP,我希望每个人看到这个戏…能多一些对话的空间,而对话都需要学习。」
吕莳媛编剧也指出这出戏讨论的核心其实是「标签化」这件事:「标签让我们害怕,标签让我们对这个人完全不了解,而找出那个原因,就是这出戏的初衷。如果我们放弃的话,那这件事就永远不会有答案。」
扶持为「厄事」所苦的人
「恶」与「厄」常常是共生的,每一件我们所恐惧或不乐见的「恶事」背后都有苦难与受苦的人。酒驾肇事会导致伤亡与遗憾不已的人;凶杀事件更会造成加害人与被害者家属双方长久的愤恨与悲痛;灾难引发难以平复的创伤和伤痛的灾民;病变会促发不治之症和痛苦的病人与家属。
《我们与恶》期待观众和社会能够先不要急着论断「恶事」,或是一窝蜂要去惩罚「恶人」,而是用对话的态度,去深入去理解背后的缘由,并且伸手实际去关怀与扶持为「厄事」所苦的人。
医疗人员可能是距离「恶」与「厄」最近的一群人,我们应该是最清楚「恶」与「厄」的结果的专业人员。我们不仅天天与被疾病所苦的病人相处并与疾病奋战,更经常救治因为意外事故、凶杀攻击、灾祸、家暴、性侵害等而受创的伤者,陪伴及安慰幸存伤者与家人。
有时候医疗人员也会成为「恶」与「厄」的受害者。医疗暴力事件时有所闻,感觉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有些医护人员很不幸地成为病人或家属出气或非理性行为的对象。此外,有时候病家容易将非预期的医疗结果矛头指向医疗人员,衍生医疗纠纷,使得医疗临床人员承受莫大的误解与压力。
有时候医疗人员也会陷在「恶」与「厄」的自责漩涡中。医疗是一份道德与公益性质很浓厚的专业,医疗人员的使命感常以高专业标准要求自己,期望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对于病人于照顾期间发生的意外,常会引发自责与愧疚,无形中带给自己许多额外的压力。
比如为了营造病人安全的照护环境,每一家医疗机构和人员都致力于推动许多病安措施,确实相当程度避免了病人的意外伤害。但无论再如何努力,意外还是难免会发生,如果造成病人情况不好,照护人员常会认为是自己没尽到该注意的义务,未将病人照顾好,而怪罪自己。
事实上有些医院内病人意外事故的发生,并非临床人员的责任。比如台湾医院尚未实施全责照护,住院病人还是很需要陪病家属或朋友的配合照顾,然而有些病人没有亲友陪伴,离床活动需要别人协助,却未通知护理或照顾人员而导致跌倒。同样地,医院无法限制病人的行动,风险高的病人若没有亲友陪伴,有困难也不反应,憾事很难完全防范。
难以防范的憾事
十多年前花莲曾发生一场车祸造成一个男婴死亡,男婴父亲派人到门诺医院将受伤住院的对方男驾驶带离医院,挟持伤患到灵前拈香,谈判不成便围殴泄愤,事后再将病人丢回医院前面,医院立即急救,但发现病人左侧颅顶脑膜下血肿,昏迷指数为三,已呈现脑死。
事件被媒体报导后,门诺医院受到舆论诸多批评,认为医院未善尽保护伤患的责任,安全维护机制形同虚设,任由歹徒将伤患带离医院动用私刑致死。伤患家属更对医院提出民事告诉索赔,但法官详细查证事件过程,发现医疗人员当时曾询问挟持的男子带伤患外出有何事时,对方冷静回应:「只是要出去透气!」伤患本人也没有异议,仅表示身旁人士是朋友,因此没强制力阻挡。虽然最终法官认为医院医疗人员确实有尽到院方应查证的义务,不须负担赔偿的责任,不过整个事件仍为医院和相关同仁带来许多压力和不公平的评论。
每每有重大医疗事件发生,事件的医疗机构或人员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受到社会舆论批评和不明究理的谩骂,也许这是一种社会大众集体出气发泄的管道,类似在《我们与恶》剧中社会舆论对加害者家属或精神病患的对待方式,但这并非合理成熟的社会该有的做法。
期待社会大众不要那么轻率地对自己所认定的「恶事」下评断,特别不要随意论断任何人,甚至未审先判。耶稣也教导我们:「不要评断人,上帝就不审断你们。因为,你们怎样评断人,上帝也要照样审断你们。」(马太福音7:1-2)对于事件的原因与责任,应耐心交由能够深入检视各方证据的司法单位去厘清。
化恶为善 转厄为爱
医疗人员的敬业态度与对病人的责任感是必要且应该受到肯定,但是也不要过度要求自己,或给予自己太大的压力,决定病人状况与结果的许多因素并非操之在己,我们力求以忠心的态度尽心服事,其余就交托给神成就,不须由自己承担所有的成败责任。
医疗机构对于意外或异常事件,也应以「不责备」、正面的方式去了解,鼓励同仁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一起坦诚去探讨原因及共谋改善之道。机构更要提供关怀支持的网路,去扶持协助受事件影响的同仁,而非在事件中与当事人切割,推卸责任。
对于来到我们面前的病人与伤患,每一位都是受苦的人,需要医疗团队的专业协助,以及安慰关怀,就如同耶稣伸手医治每一位前来寻求他帮助的病人,并给予他们信心、力量和盼望,展开新的人生。
基督徒医疗人员是运用上帝所赐的能力与信心疗护病人,即使无法完全治愈病人,也能时时给予病人所最需要的照顾、关心和安慰。而实际地协助我们周遭的每一个人是上帝最美善的心意,他也要以此做为衡量我们的一生的终极标准,因为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
我相信,这世上虽然有「恶」与「厄」,但上帝也呼召与使用了许多忠心且有爱心的医疗人员,一起参与他的美意,化恶为善,转厄为爱。
注1《我们与恶的距离》:幕后花絮-编剧篇,网页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bwPpBny-Y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