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生命转折处

【作者:李佳音教三育四集 2007.01.07


已故英国思想大师鲁易斯在《四种爱》这本脍炙人口的着作中,对亘古以来骚动着人类的课题--爱是什么,做了完备的诠释。在鲁易斯看来,亲爱、友爱、爱情这三种爱,虽是珍贵不可少,然而少了圣爱的存在,前三者就无法绽放撼动人心的光芒。圣爱(agape),在希腊文中,意指最高层次的爱。而真正的agape是毫不自私的爱情,寻求至爱者的益处。原本我以为这样的爱,恐怕只有在天堂得见。然而就在我工作的职场,我亲眼目睹圣爱的发生,真真切切,感人肺腑!且听我娓娓道来。

家家是个甜蜜的唐氏症孩子。就像其他的中重度的身心障碍孩子一样,被安排在特教班学习。静怡老师和宜芬老师专业又认真,对家家的要求从来没有偷工减料,当然对他的爱也是一点不吝惜。唐氏症的孩子,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均较正常小孩来得缓慢,约有一半的唐氏症患者伴随先天性心脏病和智能方面的问题。他们抵抗力差、容易有呼吸道感染的现象,经常一个小感冒就能让家家妈妈紧张得半死,这样的担心,我们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

民国94年年初,学校方开学,我们就听闻家家病重,在加护病房观察,每天打一剂针剂的费用令人咋舌。当时我们问家家妈妈家中能够负担得起吗?妈妈连连说没问题。我们知道她是不轻易求助于人的人,为了不让她为难,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为家家祷告和祈愿。讵料,几天之后,家家病情加剧。

他过世那天上午,我们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告知家家刚刚走了,一股说不出的酸楚在每位老师心中流淌。静怡老师和宜芬老师将班上学生请托隔壁班老师一起上课,我们一行人匆匆赶到医院,只见家家妈妈早已泣不成声。看着家家小小的躯体,平静安稳地躺在病床上,刹时间我有种错觉,他并不是死了,他只是整了装、打点好行囊,准备去一个未知的国度旅行。我们这样的悲泣,在家家的眼中看来,是不是傻得可以?然而,他终究是离去了。离开同学的亲爱相伴,离开老师的切切叮咛,离开父母的时刻关顾。

我原以为家家之于福东国小特教班,只是一场美好的回忆。但是出乎意外地,故事延展了续集。家家过世之后,有一小段时间,家家妈妈因为要处理后事以及平复心情,没有在学校出现。但是就在学期中的某一天,我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穿梭在特教班的游乐场里,整理满树杂乱的枝桠。她抬起头,笑了笑,我慌乱地打声招呼:「家家妈妈早啊!」

尔后,我们三不五时看见她踩着沉稳的步伐,不疾不徐地开始她对特教班的「志愿服务」:用具有专业水准的技术帮我们的花草树木打理出全新的样貌、用丰沛的爱协助老师照顾生病的小朋友(她听说这个小朋友喜欢吃三角饭团,拔腿就跑到百货公司买了高档的三角饭团给小朋友吃,让我们老师羡幕不已,对于「生病」这件事产生正面的观感!)特教班小朋友每次见到家家妈妈,就像在凛冽的寒冬中乍见春阳,心头满是暖意。

老师们受到她的影响,在教学的元素中,置入了「无条件表达的爱」这样新元素;在我们崭新的眼光中,孩子们就像一粒粒宝贵的珍珠。而这些改变,就是因为一位伟大母亲全心全意地付出。

因着母亲的爱,家家幻化成另一种生命的样态活在我们中间。神学家尼布尔曾经写下这样一段智慧的话:「求赐我宁静,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求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够改变的。更求赐我智慧,去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家家妈妈选择做有智慧的事情。她没有沉溺在丧子的悲痛情结中;也没有藉着跟曾经和家家一起生活过的师长同学避不见面来忘记孩子曾经存在过的事实,以免伤痛更重。她决定真实地去爱、无悔地付出,让原本可能撰出的悲情篇章,转而成为撼动人心的美妙乐曲。虽然家家的肉身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家家妈妈用充满温柔和疼惜的眼光看着特教班这些美善纯真的孩子们,并且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实质关爱的行动,为家家的生命写出新的意义。家家妈妈对这些特教班孩子们的爱,一如她对家家的爱一般,真诚无伪,依然深挚。藉由这些有限的字句,我们向家家妈妈献上无限的敬意!


上一则下一则